繁体
首页

第三十二章 到底多少钱(1 / 3)

一夜的火车回到北京,袁帆回家稍作休息后,就联系了仍在学校读研究生的同学李叶锋,说自己要查资料写文章,让他帮忙去找那位历史老师问一下龙兴之地的具体资料。然后自己又去图书馆泡了整整一天,在历史区的书架上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看到头,期间用关键词搜索电脑档案都不知道搜了多少次了。却失望地发现这方面的资料难找至极——关于清朝的资料倒是多如牛毛。但绝大多数是讲述清的兴起和覆灭,或者讲述帝王情史,要么就是宫闱秘闻。后来忽然想起,其实应该在地理类图书找才对,换了地方,果然找到了一些介绍龙脉的书籍,其中一本特别介绍了长白山,还举例列出了长白山上几个‘风水胜形’的位置以及一些判断方法,尽管这些信息准确度不得而知,但总算聊胜于无,袁帆还是把那本书借了回去。

一整天的书看得有些头昏眼花,袁帆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打了个电话给他的同学李叶峰问了一下进展,李叶峰倒是高效,说资料已经找到,已经发到袁帆邮箱里了。

这倒是让袁帆有些喜出望外,心想终究是做学问的历史老师,资料还是齐全些。

坐上公交车,却很巧地遇上了一位同事——准确地说是前同事。这位同事见了袁帆打了个招呼,开口就问现在在哪工作呢,袁帆笑说自己还没找到,这位同事于是介绍起了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原来是进了一家大公司,拿到的薪水比之前的公司高不少。这位前同事在经过一通侃侃而谈之后,语重心长地劝袁帆:想开点,换个工作就是改变人生的机会……尽管,袁帆压根就没有想不开。

吃了顿便饭,袁帆回到住处,打开电脑,看了一下李叶峰发来的资料,资料是几张书页的照片,邮件内容里,李叶峰说清朝派人镇守龙兴之地正史上只有片语的记载,留下几个模糊的、只知道读音的地名,野史倒是有些记载,但这些记载多半都语焉不详,不过大抵位置可以确定,应该是在长白山主峰的北麓。并建议袁帆去当地文史馆查一下,可能会有一些收获。

袁帆看了这些资料有些哭笑不得,还以为历史老师那里能有什么详尽的资料,搞了半天,也只有‘长白山北麓’和一些破碎的地名信息。长白山脉延绵得有上千公里,这么一条信息,大抵就相当于在北京藏一块金子,然后给寻金人一个提示:金子在北京北部……不过转念一想,袁帆又觉这些资料也算是有很高的价值了,至少是确定了个范围,在半座长白山里找东西,总比在整个长白山里找东西要多少省一些功夫:本来要找二百年,这下找一百年就行了——尽管这区别不大,但总好过没有。而且,再反过来一想,这个龙兴之地的具体位置没有记载于正史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是要保护起来的地方,就不应该让太多人知道,这就好比一个风景胜地,如果想好好保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任何宣传,一旦宣传出来让大家知道了,那么一个月后风景胜地就会被人群攻占,想保护也保护不了了。

又在网上搜了一下地图看了一会儿,袁帆按照老师提供的资料,用排除法确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然后又上了网上图书馆,按照老师给出的那几个模糊的地名在长白山脉的地名里依次对比。想起之前在图书馆借的那本书,于是拿出来把‘长白山北麓’和那本书中提到的‘风水胜形之地’两个条件交叉了一下,再把觉得稍有可能的地名都标出来,这三个条件一叠加,再用自己曾经了解的一知半解的风水知识,在长白山脉的地形图上标记了几个位置,从地图上看,这几个点距离不远——当然,仅仅是地图上感觉不远,比例尺一放大就不好说了。而且这几个点都分布在主峰周围,看起来,倒是有那么一点靠谱谱。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三点了,袁帆只觉困顿无比,洗洗就睡了,之前连续跑了几天,所以这一觉睡得很香,一直到到第二天上午快十点才起床,吃过早餐,袁帆开了电脑,想看看能不能再进一步缩小一下范围。结果还没开查唐玉郎的电话就又来了——前一天袁帆在图书馆查东西的时候唐玉郎就给他打过好几个电话,追问具体位置找到没有,搞得袁帆都有些烦了。

“十三哥,那地方我还在确认能,等搞定了我第一个就告诉你。”袁帆接了电话第一句就这么跟唐玉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