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34章寻踪(2 / 2)

大学期间,袁帆学校的一位老师,曾经跟学生们分享过自己对晋商崛起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解释了钱的来源。

晋商,吸收了李自成的财富。李自成从起兵到失败,时间不长,但是在各地打土豪分田地,杀了好多好多皇族的人,朱元璋农民出身,定下了规矩:所有子孙后代都由国家供养,到了明末,朱元璋的后人成了数十万人的庞大族群,他们不事生产,却享受高额的俸禄。而且他们还越生越多,祖宗定下的法制有没法更改,这其实已经成了大明的一个死结。而农民起义的仇恨焦点之一,也在这些皇族身上。

李自成起义途中杀掉了很多皇族和土豪。积累了海量的财富,所谓‘闯王来了不纳粮’,其实农民要纳的粮,他们祖祖辈辈都给皇族纳过了。起义过程中需要的军需物资和军粮,闯王都是用市价购买,倒也算是一种财富的重新分配。

领兵打仗,处处危机,那些抢到的财富,当然不可能整天带着,而闯王从起兵到建立大顺王朝,当了几天大顺朝的皇帝天天过年不说,顺带着从大明的一大群“清官”——在崇祯面前争着哭穷的那群‘清官’家里,搜到了上百万两的银子以及无法统计的金银财宝。但直到九宫山兵败,这笔财宝的去向,却成了一个谜。带着清兵入关的吴三桂,最后的军饷还是借来的,到最后拿到的钱也是女真给的。

袁帆的那位老师相信,李自成军中的某个人或某一队人,知道这笔财富的去向。最后他们隐居山西,并凭钱庄票号这种形式,来运用这一笔财富,并且运作成功,成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商团’,与徽商、潮商一起,并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商帮。对后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对于这个观点,袁帆是倾向于相信的。那位老师可不是北京胡同里的吃瓜群众,那老师本身是研究明史的,对明末历史尤其了解,在国内都算得上是专家,他说出来的话,是总很多资料里总结出来的。而袁帆自己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明末,虽然传国玉玺早已失传,但异物的指向也并不一定是传国玉玺,或许是传国玉玺的仿品也说不定,被皇家贵族收藏的仿品,想来至少也不是凡品。袁帆倒是很想看看。

如今,平遥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平遥古城今天的古建筑天下闻名,但在几十年前,却险些毁了。是一个贫困的学者,东拼西凑,在九十年代搞了一百万买下了一整栋古建筑,自己花钱维持修缮,才使得平遥最经典的古建筑得以保存。因而,平遥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算是这人的私宅。而且非常罕见的产权清晰、结构完整。不知多少富商想要购买,但顽固的书生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在月收入几百块的时候敢举债九十多万支付梦想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钱打动的。不管多少钱,就是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