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03章 国难 黍离 (一)(3 / 3)

这个姿态可是有辱斯文,这是咱家老爷吗?仆人们彼此用目光探询着,灰溜溜地退到了门外,惊魂稍定,又听见黄子澄在书房大骂道:“都滚到哪里去了,没有用的东西,该用你们时一个都不见”。

眼前这局势能怪武安国吗?黄子澄自己也知道理亏。武安国遇刺消息传来第二天,是自己先怂恿建文帝下旨调动安东军北上济南府,做出积极防御之态的。谁料到没有吓倒燕王,反而把秦、晋两个混蛋王爷吓乱了阵脚。

可如果武安国不躲起来,这次肯定也和自己往常玩阴谋玩过了火时一样,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可偏偏武安国十余天不肯露面,太不顾大局了。自己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六艺经传皆能倒背,黄子澄觉得天下英豪都应该唯自己马首是瞻才对。从来没想过字都写不完整的武安国是不是就应该站在那里,伸长了脖子等着朝廷磨刀。

不行,明天早朝得安排周崇文再上一本,调动更多兵马到北方防御。河南那个周王与燕王走得近,万岁不一直看他不顺眼吗,干脆这次就以周王谋反为借口,杀个小鸡给猴看。黄子澄从书架上翻出一卷很少打开的地图,展平了,铺在仆人们刚刚收拾整齐的书桌上。此时必须让诸王们看到朝廷的决心,不能由着他们胡闹。这次干脆将开封的周王,荆州的湘王一并拿下,然后让晋王将受其节制的代王交出来表示忠心,否则就先拿战斗力最弱的威北军开刀。秦、晋、燕三王互相猜忌,只要朝廷抢了先手,未必不能将他们吓住,况且当年先帝倾力拉拢的靖远军还在晋王和燕王之间,保持着足够的威慑力。

“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羽翼,削周是剪燕手足也”,黄子澄提起毛笔,在给允文的奏折上写下了经过深思熟虑的削番策。如意算盘打完,他的心情约略平复些。只要熬过了这个难关,自己就将是古往今来第一名臣,青史上都会记载下自己今日的决断。黄子澄仿佛看到了三个趾高气扬的番王突然被朝廷的动作打得措手不及,狼狈应对的局面。那时候,像自己今晚这么难过的,一定是北方那个姓郭的家伙,谁让他沽名钓誉这么多年!

灯下移动地图,黄子澄的目光又放到与燕王封地接壤处。这次北上,还是能不惹燕王就不惹燕王,吓乎他一次,别真打起来最好,否则生灵涂炭,有损陛下仁君之名。这济南与开封之间的防御要加强些,那边没有高山大河作为屏障,打起来刚好任由燕王麾下的骑兵施展。

难啊,朝廷诸臣就知道和自己争论,每一个真正关心国事的。特别是那个自作聪明的户部侍郎卓敬,居然提出了擒贼先擒王,趁三个番王未能勾结在一起,准备不足的时机,调倾国之兵铲除燕王。燕王即去,其他诸王自然无力反抗这种笨办法。震北军的威名难道是吹出来的吗,这样的军队,只能智取!

为家国安全计,该考虑在开封与济南间修一条防线了。黄子澄用西洋毛笔沾了些墨水,在地图上平平地划了一条黑线。这又是一个大工程,好在武安国修路造桥时留下了很多如何组织施工的会议记录,条理清楚,让工部派些人手照搬照抄经验并不难。这事儿得抓紧,明天早朝后就招集几个亲信研究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屋子内的自鸣钟叮叮当当敲了十一下,将黄子澄从沉思中惊醒。该死,又借鉴了武安国的想法,可行与可靠。黄子澄使劲揉着眼睛,希望将这古怪的念头从心中赶出去。姓武的异端邪说就是毒,连自己这饱读圣贤书的人都受了他的盎惑,何况其他意志不坚定者?想着武安国平素坚持的那些准则,黄大学士又一阵心烦意乱。这施工么,当然要可行可靠了?可其他呢,那该死的平等!

‘平等’二字从黄大学士眼前一闪而过。武安国坚持的平等而不是礼教,那朝廷的忠信节义,长幼尊卑之礼就约束不了他。他的消失也合情合理。自己这么多年想尽办法设法陷害他,又默认了周崇文派人暗杀他,参照按平等理念,武安国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自己呢。想着,想着,黄豆大的汗珠子一粒粒从大学士脑门上冒了出来,带着凉气滚了满脸。

那姓武的家伙据说可是富可敌国,他要出钱买凶的话… …黄子澄突然听到自家屋子顶上瓦片被人踩动的声响,轻轻地,若有若无,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夜空中仿佛有无数支火铳对着自己,扳机慢慢扣动。

“来人,来人”!整个大学士府都被这声嘶力竭的呼喊惊醒,灯球火把亮如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