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961章 灭佛运动(2 / 2)

“佛教传入吐蕃,一开始就受到传统的本教势力的抵制,佛、本之间的斗争,历200余年而不息。赤祖德赞大兴佛教,并在王朝中重用僧人,甚至把国家大权都交给僧人,引起了贵族们的极大愤慨。于是,他们积极策划灭佛活动。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与赤祖德赞在藏文史籍中合称为“三大法王”。赤松德赞死后,他的儿子牟尼赞普继位。为了巩固王室集权,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提倡佛教。据史籍记载,他在公元798年被他母亲侧绷萨毒死,其原因有两个:一种可能是崇信本教反对佛教的贵族大臣指使侧绷萨干的。另一种可能就是赤松德赞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争夺赞普宝座的结果。但是这个就不需要去考究了,牟尼赞普死后,他的弟弟赤德松赞上台,在他父王发展的基础上,又增修建了寺庙,翻译佛典,特别优待僧人,王室成员可以出家,僧人干预政事等项措施。”

“但是,他的兴佛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王室贵族以所谓的下面即是普通民众的要求上达赤德松赞,这些要求的内容大致为:从占卜和梦兆说明不应该信奉佛教,如果信奉佛法就会使工作遇灾和对国家不利。设在王宫里的佛教道场应该丢在一边加以封禁,信奉佛教是不对的。这显然是本教企图复辟和拥护本教的贵族向他提出的挑战书。但赤德松赞拒绝了这些要求,为了扼制反佛势力的发展,他再一次领导王妃、小邦王子、贵族大臣发誓,尊崇佛教。 ”

说的故事不错,刘子洋听起来也挺有趣的,就是稍显啰嗦,但是杨光已经喝了不少酒了,能给刘子洋讲故事,他就挺开心了,何况,刘子洋知道这些故事对于那些传说,更是有牵连的,所以听的也很认真!

“赤德松赞死后,由他的第五子赤祖德赞继位。赤德松赞共五个儿子,大地藏玛信佛出家,二儿子和三儿子早死、四儿子就是朗达玛。据藏文史籍记载,朗达玛是一个“嗜酒喜肉,凶悖少恩”的人。朗达玛本名达玛,因为他反对佛教,教徒说他是牛魔王下界,因此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牛”宇,就成了朗达玛,以示对他的反感。 朗达玛为首的王室贵族反对佛教,首先把矛头指向出家的大哥臧玛。他们攻击臧玛虽出家但不守清规戒律,迫使赤祖德赞将他流放到远方去,接着这些贵族又造谣生事,说“作阐布”贝吉允丹和王妃文统萨贝吉昂粗私通,使赤祖德货在盛怒之下把“韩阐布”处死,王妃也自尽身亡。这些贵族大臣们将他的亲信们清除怠尽以后,发动了一场政变,并乘赤祖德赞喝醉酒时将其绞死。”

“朗达玛首先停建、封闭佛寺和破坏寺庙设施,把赤祖德赞时期已经开工修建的佛寺都停了工,桑耶寺、大昭寺等著名寺院神殿都被封闭,小昭寺被当作牛圈使用,凡是佛教活动的场所都遭到查禁。许多佛像从寺庙里取了出来,钉上钉子扔到河里,大昭寺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据说也打算扔到河里去,但因不易移动而再一次被埋起来。又因为文成公主将佛像由内地运来,才使吐蕃有了佛教,所以文成公主被说成是罗刹鬼转世。”

“寺内的壁画被抹掉以后,又在上面画上僧人饮酒作乐的画。接着焚毁佛经,有数量众多的各种佛经被烧掉,其中有少数佛经被僧人偷偷地埋入岩洞之中保存下来,这就是以后发掘出来的被称之为《伏藏》的典籍。还有些佛经被有些僧人带着逃到边远的地方去了。佛教僧人同时遭到镇压,僧人的处境惨不忍睹,根本无法在吐蕃生活下去,只得另找出路。印度来的僧人逃走了,有一部分吐蕃的佛教徒也跟着逃到印度,留在吐蕃的僧人被迫还俗或者是弃佛归本,不愿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就得带上猎狗,拿着弓箭去打猎。他们还被强边拿着本教的法器,去参加本教的崇拜仪式,而这些都是佛教僧人绝对禁止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