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682(3 / 3)

“我……”

谷梵见段巧晴伤心,也觉得自己的话太重了,又说:“我倒不是怪你,我知道你这样做一定心里也不好受,这样吧,你欠我的也算是还清了,以后你我就当是不认识,你过自己的日子去吧。”

谷梵的意思是要给段巧晴自由,可事实上谷梵从没有束缚过段巧晴,是段巧晴将自己给关押了起来,束缚了起来,她一辈子都欠谷梵的,她不想要那种亏欠的自由,段巧晴绝望的说:“王爷对我失望,我知道,我对不起王爷……”

“你好自为之吧,我只劝你不要一错再错。”

这是谷梵最后跟段巧晴说的话,他希望段巧晴能知错能改,日后好好生活,可是段巧晴做过的事情已经注定了她不可能好好的生活了。

苏七月看着蜡烛心慌,劝段巧晴说:“妹妹,我看你像是累了,这样,赞恩坐下来好好聊聊,好吗?”

段巧晴木讷得到看着苏七月,冷笑道:“我跟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吗?”

“当然有了……”苏七月努力的拼凑着语言,只希望能安全,“我看你拿着蜡烛这么长时间一定累了,来,放地上,咱们坐下来聊。”

说着苏七月慢慢的上前去,试探的凑近段巧晴,见段巧晴没有反抗才又慢慢的拿过段巧晴的蜡烛放在了地上,这才算是安心,苏七月故意悄无声息的让自己离着门更近了些,想着段巧晴是有功夫的,若是有什么问题自己跑不掉也好大喊,别人冲进门来的时候也能第一时间救下自己,刚才跟夏儿说叫她时刻警惕着,估计夏儿的性子这个时候一定不知道在哪等着了,想到夏儿苏七月的心安稳了些。

苏七月扶着段巧晴坐下来,问:“妹妹。你的爹娘一定是读书人,看你就知道了,知书达理,府里的人都说你是最和善脾气最好最贤惠的主子了。”

说起爹娘来,段巧晴的情绪缓和了些,她淡淡的说:“听爹说你我娘是个大户人家的,在京城……”说着段巧晴拿出来一个玉佩,在苏七月的面前晃了晃,说:“这是我娘唯一留下来的,当初我为了给爹看病当了,爹生了好大的脾气,是王爷后来听说了给我赎回来的。”

“王爷真是一个好人。”苏七月尽量的说谷梵的好话,生怕得罪了段巧晴。

段巧晴点点头,“王爷是我这辈子的恩人……”

苏七月打量着那个玉佩,做工真的很好,虽然烛火不是很明亮,可是苏七月在王府这么多年了,好东西也见了不少,看得出来这玉佩是皇家的东西。

玉文化在中国已有八千年历史。由玉源头兴隆洼文化出土玉玦到今天,玉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流布甚广。在先民心目中,玉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玉文化存在一个“巫玉—王玉—民玉”的演化轨迹。也就死说玉佩为主体的文化遗存,不仅是礼仪的载体,而且“是作为特权和等级的象征物。”

组玉佩做为成套组合而成的玉器,在反映礼仪等级制度方面非常有代表性。组玉佩起源早,延续时间长,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级明显,玉佩是集瑞玉、礼玉、佩玉、组玉于一体,具有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制度严格,等级明显等特点。作为组玉佩的佩戴者,贵族身份越尊贵,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组玉佩数量越多,结构就越繁杂。可以认为,组玉佩是中国古代特殊形式的重要礼仪玉器,是古代显贵达官彰显权利、身份、地位、等级的重要标志。

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数量众多,但成组玉佩并不多见,所见组玉佩多数是玉项饰或玉串饰,它是中国组玉佩的源头,或者说是中国组玉佩的最早形态,对后世组玉佩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玉璜在玉项饰中的使用,对周代以璜为主体的组玉佩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玉璜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组玉佩的重要构件,以璜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组玉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奠定基础,并开创以玉璜来区别身份等级的先河。

段巧晴的这块虽然不至于是皇上皇后会用的,但是苏七月记得这样的图纹肯定是也是皇家某一支的。

苏七月问段巧晴说:“你额娘是满人?”

“我不叫她额娘,娘说她从离开家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再是过去的她了,只是这块玉佩是娘亲的遗物她带了出来。”

苏七月在心里推算着,也就是说段巧晴的外祖母是个皇家的女子,说不定还是个公主什么的,这可不得了啊!

苏七月很诚恳的跟段巧晴说:“你的出身尊贵,本不该受这么多的苦,其实只要你悬崖勒马,我不说,爷也不会追究,说不定以后回到京城后我们还能帮你认祖归宗!”

“我才不稀罕,我娘不稀罕我也跟他们没有关系,管他们是设呢么人,我不在乎!”

“对……妹妹的品行自然不在乎那些。”苏七月看段巧晴又要激动,马上又劝了劝,安慰她。

这个时候的夏儿带着小忠子和信得过的几个下人正在一步步的靠近柴房,她一方面想冲进去,可是又怕自己耽误了事,只好在远处等候。

这个时候八字眉正好在院子里巡视,见到他们这一帮人,吓了一跳,“我当时山贼来了,原来是夏儿姑娘!这是怎么了?大晚上的不睡觉,怎么跑这来了?”

夏儿知道全府对段巧晴最好的就是八字眉,也不能说八字眉已经叛变了胤襸和苏七月,只是他对段巧晴是真的好,真的关心,那种情感很微妙,别人不懂,除了八字眉没人懂,谁又会在乎他。

夏儿也不了解,但是也知道八字眉对段巧晴很好,所以也不敢说实话,便说:“啊,主子觉得冷,我们来拿些炭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