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50节:狠斗私心一闪念(3)(1 / 1)

狠斗私心一闪念

佛教博大精深,一旦传入中国,智识之士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什么样的,却也不是很容易预期的,种种因素都会起到作用。正如男女生子,虽然和父母总要有相似之处,但是儿子总归有一些不同于父母的地方,也许更好,也许更差。

这里我想稍稍议论一下在"无私"这个观念上,佛教和中国原有的传统之间是如何结合的,最后产生了什么结果。

在无私以及相对应的自私这方面,中国古代有不同的态度:墨家的态度应该说是无私的,他们以兼爱的伟大精神,全心全意地为大众的福祉而奔波。墨家团体中,类似传说中的共产主义,有钱大家用,有饭大家吃。而杨朱的态度则是"自私"的,他的一句名言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过去我们都嫌弃杨朱过于小气,但是,现在想想杨朱的观点也很有道理。如果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应有的利益,有保护自己的一根毛的动机,则更容易建立起个人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保护社会中个人的合法利益。杨朱的表达也许比较夸张,但是他的思想实际上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颇为合拍,有利于现代公民意识。儒家在这方面的态度不同于墨家也不同于杨朱。简单地说,儒家最早重视的是"义"和"利"的区别,认为君子固然不排斥利,但是义更加重要。但早期儒家并不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只是后来的儒家逐渐变质,逐渐把义和利对立,贬低追求利的行为。并且,逐渐把"无私"和"义"混为一谈,把"利"和自私混作一谈,于是无私就成为了一种伟大的道德境界,而自私则逐渐被看作是一种罪恶了。

在儒家排斥"自私"和溢美"无私"的过程中,其实受到了佛教的一些影响,虽然这个影响未必是佛教的本来意图。

简单说来,就是从佛教"去我执"的追求中,以及禅定实践中,儒家受影响加强了对"无私"的追求。

粗略地说,"我执"大致上指的是人和其他生物的"自我保存本能"。出于这个本能,任何人和生物都有一种追求自我利益的倾向,也就是"自私"的倾向。有一本生物学名著叫作《自私的基因》,就是阐述在基因层面,这种为基因的自我保存和复制的倾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在一个社会中,必须有一种超越这种自我保存本能的原则,社会才能建立。如果每个人都仅仅为自己生活,那么社会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有一种超越于每个人的"私利"的"公义",而这个"公义"和每个人的"我执"是不同的。儒家的重视"义"正是这个原因。而为了"义"的实现,每个人必须"克己"——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术语是用超我抑制本我,也就是不完全按照自己的自私的欲望行动。

当然佛教"破我执"的目的和儒家不同,佛教的目的不在于社会,而在于个人精神的超越,破除我执,则精神就可以超越自我保存本能的限制,使精神的境界开拓。这是一种精神性的追求——我们不再是本能的奴隶,而成为了自由的精神。儒家和佛教,一是社会性的,一是宗教性的。

去我执的方法上,佛教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禅定。中国虽然也有类似的方法,比如道家的坐忘,但是毕竟佛教才有最体系化的禅定技巧。儒家吸收了这个方法,用于"克己"的功夫,使克己更有操作性了。

如王阳明《传习录》中有这样的描述: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力子!"是友愧谢。

这里的静坐时,将好名等根扫除的功夫,就是儒家的克己功夫。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佛教禅定和破除我执的影响在。传说中,王阳明前世是一个和尚,固然这只是传说,但是从象征意义上分析:所谓"前世"可以象征着"过去的时候"、"前面的原因"或者"思想的根源"等等。比如,我遇到十几年前的朋友,大家改变都很大,可以说"恍如隔世",在心理意象中或者梦中,也可以用"前世"这个意象来表达类似感受。王阳明的前世是和尚,在心理意象的表达上,其意义就是"王阳明的思想根源,有佛教的影响"。前人也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并且许多新儒家的人物,思想中也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王门弟子王艮的"满街都是圣人"的说法,明显类似于禅宗的"人人都有佛性"。"百姓日用即道",也颇似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王艮虽同意王阳明的"良知"说,却质疑王阳明的"致良知"说,认为"良知一点,分分明明,停停当当,不用安排思索",又何需去"致"?我们也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