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6章 踌躇不定(1 / 2)

���Y�“是观察,不是调查,在刘中义那我可没有调查权。”李国清纠正道,“有没生意,在他店里呆两天不就看出来了?他自己说受网购冲击大,我估计生意不咋地。”

“爸,刘中义那人低调谦虚,可能他故意说的,你别瞎猜。”李涛说。

“你们生意人哪有百分百的真话?我翻了你的账本心里才算真有底了。”李国清侃侃而谈,“我现在算看明白了,那些风风光光的生意人为啥说倒就倒了,因为他们早就不行了,面子上一直在撑着,是不是?咱农村有句土话叫‘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一趟我没白来,我支持你回家搞桃园,你俩好好商量商量。”

李涛和媳妇对视一眼道:“你去了刘中义那再说吧。”

把父亲送进高铁站后,李涛把车开到一个宽阔的阴凉地带,摁下车窗,打开了音响,播放着满文军的《懂你》,任心潮剧烈翻滚。

父亲生下地后,奶奶的奶水不够,村里凡是有奶的,父亲都吃过。奶奶说,父亲是吃百家奶长大的。父亲7岁那年,偷偷和几个伙伴跳进大塘里洗澡,差点淹死。老队长卢宏志把他们几个一个个救上来后,自己差点儿没爬上来。

父亲常常说自己的命是村里给的,是老队长捡回来的,他得报答村里,为村里多做好事。

土地承包制不久,老队长卢宏志去世,他推荐父亲接班。父亲一上任,马上推行“互助制”——农忙时互帮互助,见缝插针。干完活立即走人,彼此都不管饭,不把时间浪费在饭桌上,也彼此省了开支。

村民们积极响应,团结和睦。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外流人员日益严重,田地逐渐抛荒,村民以往的团结和睦也一并抛荒了。父亲为抛荒的田地费尽了心机,但不再团结的村民不思上进,靠子女打工过活,任田地荒草连天。

这次的桃园转让确实是个好机会。父亲专程南下又北上,明显是用心良苦。

可儿子呢?如果回老家,一切计划都落空了。房子还在涨价,这个不怕。但今年的河南高考人数达到了77.2万人,成了高考第一大省,河南高校却少得可怜。看形势,还会越来越严峻。儿子的成绩不大好,如果在广东考还有点儿希望;要是回老家,估计得泡汤……

这个问题让李涛瞬间烦躁起来。他关了音响,望向车窗外。天空像是浮着一层白雾,迷蒙不清。东莞的天空一直这样,灰头土脸,老家的那种蓝天白云只能停留在记忆里。

山顶上的似火朝霞,树梢上的酡红夕阳,雨后的如洗碧空,静夜的似水月华,春天的拂面春风……呼啦啦涌上脑际。东莞是没春天没秋天的,只有冬和夏。春和秋像音乐中的过门,过渡几下就没了。短袖褪下几乎就是夹克,长袖刚亮好相就退休了;夹克一脱就是短袖,对长袖直接越位。

老家的四季是那样分明,清晰地提醒农人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来东莞的这些年,四季差别不大,每天的日子也差不多。

父亲该坐上车了。他带来的何止是板栗的甜、花生的香,他把自己过去丢失的、迷失的,全都带来了。“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李涛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流,想到老家,想起这两句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