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22章 小小慈善(1 / 2)

李国清见状,像队长吩咐任务似地说:“那好说,难得你俩都这样大义。我和刘中义出钱,你出工,不就正好!盖房子是你的老本行,带着工程队,一个月不就竖起来了?”

刘中义说:“只盖三间一层的话,十几万就够了,工钱也得两三万吧,咱三个也就差不多持平了,多一点少一点,对谁都没所谓了。”他说完,庄瑶嚷着要去看看现场。

李国清说,一起去吧,趁着大家都在,可以把话说透。

孟萍是住在老宅子的几户之一,另几户要么是没儿子的,要么是没钱盖房的。他们没搬到马路边,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他们几个一路走过去。路上,刘中义对庄瑶说:“你就该来现场看看的,看现在的农村,穷人还有的是。咱这地方不是山区,算好的了。四川云南贵州的某些山区的孩子,没衣服穿、上不起学,多的是。中国要想彻底地、全面地脱贫,还需要一段时间。”

到了孟萍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摊断壁残垣。房子是土坯房,是孟萍前老公的上一辈留下来的。西屋山因长年遭受风吹雨淋,垮塌了。李国清说,前几年西屋山的中间往外鼓出来,用两根长木撑着,昨天下午终于倒了,好在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看着眼前的一片破败,刘中义想起今年初一挨家挨户拜年时,他到孟萍家的场景。

孟萍家的堂屋相当昏暗,因冬天烤火熏得发黑的屋脊、墙旮旯里杂七杂八的农具、凸凹不平的地面、缺角少边的老式木凳……把他带回到穷陋窘迫的青少年,他仿佛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土屋。

孟萍大女儿虽然口吃,倒是很爱说话,热情地欢迎着客人,端着瓜子花生尽着礼数。小女儿的兔唇大概使她自卑,她总低着头,不大说话。要不是穷,孟萍会把女儿的兔唇拖到17岁了还不做手术吗?做兔唇手术也就两万块钱上下,要不是穷,至于让女儿一直活在自卑里吗?

他当时就想,等桃园成功了,资助一下孟萍,叫她把女儿的兔唇手术做了。将来要是考上了大学,走上社会多影响心理呀!

曾经,在他外出打工的第五年,他家的土坯屋倒了。父亲已年迈,没能力再盖屋,就住进了二哥家,正好给二哥家带俩孩子——二哥二嫂都出门打工去了。

自那以后,他没再住过土坯屋。

沙场开起来后,孟萍家4口人,分到25660元,但孟萍没给女儿做手术,是在考虑盖屋吗?应该是的,这不,屋已经倒了。

当李国清说出孟萍的房子由沙场的3个老板出钱盖时,孟萍当时就哭了。她激动得泪流满面,说,我男人那么坏,你们咋怎么好!我曾经老是抱怨自己命苦,咋嫁到二里庄来了,现在再不抱怨了,嫁到二里庄是我的福分,你们这3个老板太好了。

一番筹划后,刘中义和李国清当即各拿出8万元,共16万元转给卢四海,卢四海第二天抽调工程队立即施工。

刘中义安排孟萍和马晓琼先住一个月。她俩都是离过婚的,同病相怜,应该合得来的。虽然孟萍只是小学文化,但她勤快、踏实、耿直,没有知识分子的肠肠肚肚,倒恰是马晓琼喜欢相处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