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5章整训(1 / 2)

从一个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变成一个职业军人需要漫长的时间转变,在王源眼里别说是刚刚招收进来的新兵了,就是王朴手下所谓的精锐也不过如此而已。

确实,单打独斗点话他们确实强一点,但真的以大兵团作战,他们未必打得过王源手下训练了不到一个月的新兵。

现代化的军事体系是成体系的科学的训练,从体能、技战术、知识、信仰全面培养的,培养出来的是一个有信仰、有文化、技战术水平合格的新时代军人。

而古代的培养制度下,只可能培养出少量的精锐部队,大多数还是民兵,只能当凑数的,打打顺风仗还行。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史观和价值观下的产物,有人说:“种花家五千年历史,不过是麦子熟了又割,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典型的英雄史观,他们狭隘而傲慢的认为历史是由精英造就的,也只能由精英造就,这种由辉格史观演化出来的精英史观天生就有缺陷,就是一个畸形儿,甚至是死胎。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子?大禹治水不是靠一个人治的,长城不是秦始皇一个人修的,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本人干过什么事情?他们的丰功伟绩难道不是由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的吗?

是“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是“盗跖庄矯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是“秋风萧瑟今有是,换了人间”,是“价值由劳动创造”。

训练部队三个月新兵就是练体能和队列,三个月也就基本上入门了,剩下的也就是长时间的打磨了。

王源要求要有整洁的仪容仪表,要有干净的衣服和整洁的床铺,要有洁白的床单,要求要有干净的房间,这才是一支军队。

至于要求更多,做到子弟兵那个水平,他真的做不到,因为他不是圣人,子弟兵是圣人赋予了军魂,他能做的仅仅是让自己的部队不去欺负老百姓也仅此而已。

实际上军纪往往和军队的保障制度有关的,如果军队管吃管住给高额的军饷,那么军队的军纪就一定不可能坏到什么地步,起码不至于沦为流寇。

这些天王源还是比较忙的,首先第一个伙食到了冬天要改变,不能再吃大米干饭了,得转变成以炖菜为主,主食也要转变为面食,这样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对抗寒冬。

炼油的事情也提上日程了,主要是捞的油太多了,已经有几百桶了,这些油用来当润滑油还是很好用的,起码不要钱,只是出了一点人工钱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因为取暖不当,地窝子着火了,又因为地窝子是以塑料为主,导致了在冬季的寒风下火势非常大,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地窝子被烧了几百个,三四千人无家可归,不得不紧急修了一批地窝子。

二连驻地

“快快快,不要掉队了,一定不能让四连的人把咱们比下去。”许勋催促着手下的人尽快跑完四百米。

作为曾经饱受地狱四百米摧残的王源,怎么可能不把四百米障碍搬过来呢?这些科目他可是记忆犹新啊,当年因为调皮,没少挨班长的练,今天终于轮到他来练别人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我淋过雨,也要把别人的伞撕烂的节奏(不是)。

四百米障碍跑能够训练一个人的反应能力、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尤其是在身穿二十多斤的铠甲的情况下的全装训练,层层加码之下,训练量连王源见了都头皮发麻。

再加上时不时还要搞夜间突袭,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这些精力过剩、血气未定、普遍只有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们每天都会被折腾的欲仙欲死、倒头就睡,这就是王源的目的。

夜间突袭是有历史渊源的,我军的特点就是夜战近战,就是二百米内真功夫,哪怕是到了异世界也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