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22章 结局(1 / 1)

第122章 结局

齐宣和十七年,齐国终于横扫诸国,一统天下。

未来国家将以大兴建设,提高子民生活水平为主,故改元建康,乃建设小康之意。

同年,大齐北海俊公李青山病故。

三月,敕封左愗凡为燕王,镇守燕京,世袭罔替。杨婵儿为燕王妃,杨娟儿为燕王侧妃。

自建康元年初,在大臣方寸土的建议下,帝杨御藩封禅于泰山,并大赦天下。

九月,齐帝魏王召各路藩王入京,一干重臣于金陵太和殿议事,燕王提及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此时大齐虽安,征服各路豪杰,但比试西方已有崛起之势,海上贸易兴盛,大齐已经落于仁厚。

同时大齐内部,也忧患重重,因为战事的过快结束,士大夫阶层势力强劲,地方土地兼并依然很严重,尤其是南国,几乎百姓无立锥之地。

因此各路藩王、重臣都认为,这种状态不利于大齐之长治久安,因为建议兴商贸,开海通商。

但此建议却遭到了诸多老臣的反对。

老臣认为大齐当以忠孝治国,要以耕读为本,兴商只会导致国家人心动荡,此乃灭国之道。

这种声音,很快被以燕王为首的重臣驱逐出去。

建康二年,齐帝接受燕王等重臣建议,改制科举,弱化八股文,取新兴的左学为根基,重务实,采取两榜科举制度,并预计五年内,逐渐取消旧榜。

建康三年,大齐与葡萄牙人与澳门发生海战,帝国进入战争状态。

大齐虽盛,但损失惨重,至此齐帝下定决心,大齐进入大航海状态,打造水师,南北同时开海。

建康三年春,王侧妃杨娟儿高龄产子,齐帝闻之大悦,赐兰陵伯,武安都尉。

数年后,杨婵儿之子,左文轩,以北海水师都督之职,与葡萄牙、西班牙联军战于夷州,夷州光复。

建康四年,李大牛以年迈请辞,推荐部下刘必荣掌羽林卫,帝允之。

建康五年,燕王北击蒙古,入捕鱼儿海,与罗斯国战,胜之。

这场战争中,年迈了李寅虎阵亡,样玄策病逝。

建康六年,燕王西扫西域,重置汉家西域都护府。

建康七年,齐国迎来丰硕之年,各地粮仓丰厚,百姓进献祥瑞。各藩镇亦欣欣向荣,尤以燕国兴盛。

建康十二年,改元大同。

老将逐渐凋零,老臣也逐渐离开朝堂,朝堂之上多以新生代为主,同年齐帝退位,将帝位传太子杨元良。

元良娶左愗凡与玉儿之女左文思为后,诞一子,为太子。

这些年,大齐国势兴盛,几与日月同辉,百邦臣服,万国来朝。

同年,太上皇游燕国,与燕王执鞭塞上,共游运河。

同年,大齐夺海上大岛,燕王增袋鼠岛之名。

大同二年,蒙古草原彻底平复。

同年,罗斯国再拜,国土大面积衰退,彼时大齐之领土,以亘古罕见。

同年,燕王侧妃病逝。

大同三年……

大同四年……

一直到大同十五年,在花费十五年的治理之下,高丽、扶桑民风渐淳,百姓安居乐业,以大齐子民自居。

此时太上皇也越发老迈,身边儿兄弟也相继去世,唯独燕王望之如同青壮。

一日太上皇在燕王府与燕王饮酒,笑道,“我与凡哥相交数十载,曾言他日我若为帝,终生不负凡哥,如今我已是太上皇,燕国鼎盛,我不曾负我昔日之言,希望我死去之后,凡哥替我照看齐国。”

燕王左愗凡与太上皇拥而泣。

次日,太上皇崩。

燕王闻之,喟然而叹,发文金陵,召新帝治丧。

依太上皇遗嘱,帝陵建于夷州武帝陵侧。

大同二十五年。

燕王于燕王府后花园小憩,忽然间烟雾缭绕。

醒目时,发现身边人皆是青涩之龄。

杨婵儿、杨娟儿、玉儿、杨御藩、杨玄猛、李大牛、李寅虎皆在近前。

“这是干啥?”左愗凡看了众人一眼,没好气道,“今日又要出去玩耍么?”

“我们是来来看你的。”众人道。

燕王左愗凡泪目,言道,“不必常来看我,他日我必去寻尔等。”

三日后,燕王薨。

齐帝发国丧,举国哀百日。

事后,燕王世子继燕国,增加国土,并遵谥燕王为文正。

后人评价燕王,说燕王有不世之才,乃仙人转世,与其妻杨婵儿、杨娟儿游历人间之余,解救民间之困,开大齐万世兴盛之基。

其离世后,燕王被塑神像,百姓祭拜者甚多。

甚至有无数海外信徒前来祭拜,尊其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