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06 唯有功夫不负人(3 / 3)

眼中见过千里阵云,内化,到下笔有动势;从眼中见天地,到胸中有丘壑,及至其画使人可游可居,生出画外意,这都是功夫。

北宋郭熙精准地阐述过: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4]

所以,功夫是客观世界由眼入心(自然布列于心中),再心手相应(不觉见之于笔下)的修炼。这感悟,在艺术史上真是老生常谈了,于我,才刚刚体悟到。

看待世界和人生,不可只见整体,须看得到间隙。即能如此,总有人要说你过度阐释,真如“下士闻道,大笑之”,人们习惯否定自己看不到的世界。

习字大半年,堪堪入门,而甜头已尝到不少。我向来对周遭环境的感觉锐敏、微细,于人于事,自认有一点因感知力而来的洞察力。

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弊,便是不耐糙烦。丑陋混乱的居室,不仅待不住,还迅速而直接地作用于情绪。因此,过去于外在环境,做不到随遇而安。尤其喜欢北欧、日本,多因环境臻于纯粹,单纯而干净。

每换一次房子,即便工作繁忙,也必大张旗鼓重新装修布置一番,非如此不能安顿生活。粗鄙脏乱繁杂之地,硬待也可以,但绝不能指望生出一丁点欢喜。故而过去人生,有许许多多忍受,忍无可忍,便逃避,便丢弃。

柳宗元《小石潭记》写山川泉林之美,末尾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于我,“其境过清”,简直是理想。

把习字当一门功夫练,最大的甜头是令我有了便利的安顿之地。不需安顿于舒心的环境,而是安顿于身心合一、专注忘我的一段光阴。从有形到无形,从忍受到享受,从受制于外境,到主宰身心的体验。经旷日持久的荡涤,能明白其尽头就是古人说的,得大自在。

我以为,但凡功夫,终点是一样的,都是使生命得大自在。《心流》一书,终章说“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是西方语汇中对东方“得大自在”的粗略对应: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

对生命胸有成竹的人,内在的力量与宁静,就是内在一致的最高境界。[5]

功夫中的玄妙,说白了,就是将一个人的所有经验、行动、精力,收摄于一个点,使生命能量不致白白消散或浪费掉。难就难在,有功夫的人,这是不必多言的常识,而对门外汉,又如隔着重重大山,难以为外人道。

或许每个人都在等待一个机缘。

张充和先生,抗战期间避难昆明、重庆,常在空袭警报拉响以后,写小楷。有张照片,是一九四〇年二十七岁的张充和,租住在昆明呈贡一户人家的佛堂,一块木板架在四个汽油桶上,上面摆放茶盏、陶罐,因陋就简。未来茫茫,当下动荡,可照片中人,娴静、安宁。功夫使人境随心转、随遇而安。如她诗句:“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每临大事有静气,就是这般模样,装不出来,非功夫不可得。几年前看到她的照片,于我,就是一个机缘。

唯有功夫,可将平生所有遭遇,尽数化为滋养,其质地与时光成正比。名声怕诽谤,财富怕动荡,权势、美貌,从无持久,珍惜的亲人,怕无常。

唯有功夫不负人,它是最后的安顿。

[1] 顾随:《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51、86-87、110页。

[2] 荆浩:《笔法记》,《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卷第四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第605页。

[3]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 五代名画补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8页。

[4] 郭熙:《林泉高致》,《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卷第四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第635、640页。

[5]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张定绮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350-3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