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叁 古今多少人物,风流最属文人(2)(3 / 3)

按惯例,每年冬至这一天,皇帝会率领百官到会庆殿去给刘太后祝寿。多少年没有人提出异议,结果第一次到中央工作的范大炮就上书反对此事:皇帝以儿子的身份给太后母亲祝寿,这个可以有,但在家里就行了。和大臣们一起以臣子的身份给太后祝寿,这就乱了尊卑。

见太后和皇帝不回复,范大炮再次上书,这一回也不回避,直接要求太后还政给已成年的皇帝。这种绝对得罪皇太后的话,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不敢提,老范却大剌剌地讲出来了。

推荐范仲淹入京的晏殊吓了一跳,责备道:希文啊!你太冲动了,难道为了名声,就这样轻率吗?你这样做,连我都给你害了!

范大炮却不客气地反驳:您举荐我,我每每怕自己不称职,会让知己蒙羞,难道今天因为直率就得罪了您?回到家里,他又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洋洋洒洒讲了很多大道理,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有过错,搞得晏殊还得向他道歉:是我的错,行不?

不用想,第二年范仲淹就又到外地去当地方官了。不过离得远不影响他关心朝局,到了地方上,范仲淹依旧不停地给中央上书,对各种问题出谋献策,这让宋仁宗记住了他。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仁宗立即把他重新调入中央工作。

这年冬天,郭皇后和其他后妃打架,一巴掌打在皇帝的脖子上,误伤了仁宗。仁宗大怒,要废掉皇后。宰相吕夷简和皇后有仇,支持仁宗,但范仲淹、孔道辅(孔子的四十五代孙)等大臣坚决反对。大殿上,他一把拉住吕夷简,问:皇帝皇后对臣子来说就是父母,哪有父母吵架子女劝离婚的?吕夷简哑口无言,只得说:你们明天见了陛下自己说。

第二天范仲淹等计划这样那样找皇帝理论,不料才走到待漏院,就有诏书来了,范仲淹外放睦州知州,其他人也都贬到外地。

忠直的范仲淹斗不过会揣摩圣意的吕夷简。

范仲淹就这样一次次进中央,再一次次被贬出来,可他还是大胆提意见,百折不挠。

朋友梅尧臣劝他少说话,老范写了篇《灵乌赋》作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03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国,公然挑战大宋,在三川口之战大败宋军,天下震动。仁宗命大臣夏竦任总指挥,范仲淹和韩琦为副帅,到西北对付西夏。

范仲淹的战略是“屯田久防”,在战略要冲建起一系列城堡困住西夏人,同时不和西夏进行贸易,用积极防守、步步为营的方针,把经济上弱小的西夏国困死。

但主帅夏竦等人不同意,朝廷也想一口气吃掉李元昊以彰显国威,遂决定直接发起反攻。

宋军气势昂扬地出动了,可结果却是接连在好水川、定川寨两战中被西夏击败,损兵折将,人们这才觉得这位文人出身的范将军说得太正确了。

范仲淹以大顺城为中心,接连建起青涧城、鄜城等一串城堡,切断了西夏军的东进路线,宋军依托这些城堡,非常有效地阻止了西夏的扩张。之后,西北的大小羌族在范将军的招抚下多数都归附宋军,西北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一步步朝有利于大宋的方向发展。

范将军一边巩固城防,一边还慧眼识英雄,大力提拔了中下级军官狄青、种世衡等,这些人后来成为北宋西北军的中坚力量。

范仲淹对狄青说,作为一名将军不懂得历史,那就是匹夫之勇,之后还送给他一本《左氏春秋》。狄青大为感动,潜心研究,成为大宋一代名将。

种世衡创立了名扬天下的“种家军”,自己和种家子孙都成为西北军的栋梁。《水浒传》中讲,鲁达、王进等人在“小种经略相公”和“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工作,这两人就是种家将的代表。

有好用的方法,又有称心的兵将,范仲淹的战略方针越来越显出力量,难怪后来西夏军也对他极钦佩,说范老儿胸中有百万兵。很快,西夏经济上撑不下去了,战场上又得不到便宜,终于对大宋称臣,签订了“庆历和议”。

西北边疆平静下来,范仲淹的军事能力举世瞩目。

0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句,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范仲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论在哪个州府为领导,他都全身心为人民服务。

举一个例子,当初在泰州当市长时,他征集了四万多民夫,用五年时间,修筑了全长两百多里、跨越三个州的“捍海堤”,使沿海百姓的生活生产得到有效保障。为了纪念他,当地老百姓把这条堤取名叫“范公堤”。

用现代话来说,范仲淹做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如今西北局面稳定,范仲淹回到中央任副宰相。一回朝中,没有半句虚言,他立刻开始大刀阔斧地淘汰那些不称职的冗余官员。大臣富弼说:您大笔挥一下,可就有一家人要哭喽!范仲淹则答:一家人哭,总比一个县、一个市的人都哭要来的好嘛!

范仲淹虽然看上去直脾气,不会拐弯,其实是个宽厚的人。他和富弼当政时,一伙海盗劫掠到高邮,高邮晁市长料到自己挡不住这些坏蛋,便动员了富户出钱,给海盗送吃送财,有了“慰劳”,海盗高兴地撤退了。

晁市长的做法有投机取巧之处,让朝廷觉得丢尽了脸面。富弼建议要“从重从严”地惩罚,但范仲淹说,如果高邮有兵力可以对付海盗,这样做就该杀,可如果高邮兵力不足,就样做就不能杀。仁宗听了范老的意见,从轻处罚了这位晁姓官员。

宋仁宗不愧是得了“仁”字做庙号的皇帝,处事一向仁和。有一次,仁宗又手软不忍下重罚,富弼对此不满,范仲淹却在和稀泥。

富弼从来都很尊重范老,叫他“六爷”,但这一次却当场发了脾气:六爷你想当佛爷吗?慈悲为怀是不是?

范仲淹却不生气,笑着道:等会再和你说,我有我的道理。

富弼脸臭臭地跟着他下朝,走到无人处人,范仲淹才对他说:现在皇帝很年轻,咱们不能教他轻易杀人。如果现在杀人杀到手滑,以后咱们这些人的脑袋只怕也保不住。

一席话让富弼心服口服,直鞠躬致礼:您太高明了!

范仲淹为国为民,但也食人间烟火。他在饶州任上,看中了官妓中的一名小姑娘。小姑娘年纪太小,回京时他没带上,可心里实在惦记,就给朋友魏介写去一首诗:年年常有别离恨,已托东风干当来。

老魏是个明白人,看过信后把小姑娘给老范送了过去。

1052年,六十四岁的范仲淹死于徐州,朝廷赠给他的谥号是“文正”,这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能得到的最高表彰。

后世金元期间,才子元好问经过范仲淹的祠堂,景仰之至,写道:文正范公,以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这话说得半点没夸张,是对“宋朝第一人物”范仲淹的真实评价。

黄道周:不愧一代完人

1644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献出了山海关,清兵大举南下。大明王朝许多平时道貌岸然的官员纷纷屈膝跪倒迎接多尔衮,投靠了清朝,中原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就此覆灭。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膝盖都是弯曲的。

有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是态度坚决的抵抗派,并且最终也用行动诠释了绝不屈服的精神,就连他的敌人也对他赞誉有加。

这个人是一个书生,叫作黄道周。

01

黄道周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福建人,祖上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桂州刺史黄岸,但是到了黄道周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可以算得上贫寒。

黄道周自幼聪敏好学,十一岁即“善文章”,十四岁游学广东博罗,被称为“闽海才子”,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学问为人敬仰。然而他却不愿意做官,二十五岁的时候带着老母亲迁居到漳浦县城,一直隐居在此教书。

天启二年(1622年),黄道周出山,参加了当年的科考,一举得中,进入翰林院。当时的翰林院工作作风散漫,所有人上班都是无所事事,这让他深恶痛绝,当即写下一篇《矫轻警惰文》。从此之后,翰林院的状况大大好转,黄道周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

黄道周通晓天文地理,工书善画,曾先后在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等书院讲学,世人尊称其为石斋先生。对于他所涉及的领域之广泛、学问之精深,《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评价: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02

然而,黄道周最令人称道的也许并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铮铮铁骨!

崇祯年间,因为受到袁崇焕的牵连,大学士钱龙锡被皇上定为死罪,当时朝中大臣没有一个敢站出来为钱龙锡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崇祯,引来杀身之祸。但是黄道周站出来了,直接跟崇祯说: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

你动不动就杀一个朝中大臣,知不知道这样对于国家来说伤害有多大?

崇祯本身就是脾气暴躁的人,一听黄道周这话,当时就怒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皇上还是你是皇上?我咋治理国家用你教?你给我把话说清楚。

黄道周既然敢站出来,就不怕皇帝降罪,当时就发表了一场现场演讲,强调自己只是凭着一个臣子应该有的良心为国家、为社稷着想。

可是崇祯不管他这一套。

之前杀了那么多都没有人敢吭声,你黄道周算什么啊,敢跟我叫板?给我滚蛋吧,别再让我看见你。

黄道周说,让我滚蛋可以,但是钱龙锡就是不能杀。

最终,在黄道周的再三坚持下,钱龙锡躲过一死,但是黄道周也因此被罢了官。直到四年后,大臣们被杀的杀、关的关,朝中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就算暂时还在职的也由于惧怕皇帝喜怒无常的性格,个个噤若寒蝉、明哲保身,黄道周才又被推荐出来,重新回到朝中。

不过这一次的官场起伏,并没有让黄道周学会闭嘴,反倒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03

当时的天下千疮百孔,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犯上作乱,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疲于应付。

1638年,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建议先跟清军议和,把李自成等人收拾了之后再去跟清军死磕。

黄道周一听这个缺德主意就冒火了:这不是卖国吗?这不是丧权辱国吗?我们怎么能去跟外敌议和?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励精图治,内忧外患一同消灭啊!

其实当时崇祯皇帝的心里还真是倾向于杨嗣昌的提议的,因为他已经应付得心力交瘁,只是因为碍于祖训,又顾忌着大明王朝的脸面,这才不敢答应和谈。

现在好不容易杨嗣昌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谁知道又被黄道周骂了个狗血淋头,崇祯心里那个恼火呀:怎么啥事儿都有你?你这一生的学问,我看就靠的是你那张破嘴吧?

一生学问只办的一张佞口。(《明史》)黄道周一听皇上这样骂他,也发飙了,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直言崇祯忠邪不分,实在是没有治理天下的能耐,并且说了一句让崇祯无法反驳的话: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馋诌面谀者为忠乎?

崇祯哑口无言,但是自此他也算把黄道周给恨透了。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到江西去当了个芝麻官。再后来又有人举荐黄道周,崇祯二话不说就将举荐他的人发配充军了。

不过这场辩论之后,朝堂之上也再无人敢提和谈的事。

04

即便崇祯苦苦支撑,大明王朝终究还是没有躲过覆灭的命运。明朝灭亡之后,黄道周在朱由崧的弘光政权里继续服务,只可惜弘光政权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玩儿完了。

黄道周又进入了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的内阁。隆武帝还是比较奋发图强的一个皇帝,也比较信任黄道周,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但是很可惜,隆武帝当时内有骄横跋扈的郑芝龙操控,外有鲁王的牵掣,一身抱负施展不开。

黄道周心急如焚,为了尽快打开南明小朝廷的局面,手中无兵又无权的黄道周毅然变卖了自己的所有家产,组织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北上抗击清军,而这支队伍出发时仅仅有十来匹马和一个月的粮草。

出发之前,他的夫人蔡氏长叹:道周死得其所了。

明知是螳臂当车,明知此去必死,还奋然前往,可谓真英雄也。

只是那时候,明朝的正规军尚且抵挡不住清军的铁蹄,节节败退,黄道周组织的这一支队伍又如何能与风头正劲的清军抗衡呢?很快,黄道周的队伍就被击败,黄道周也被俘了。

清军派洪承畴来劝他投降,黄道周一脸蔑视地看着洪承畴,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承畴)。

将史可法和洪承畴相比,让洪承畴羞愧难当。劝降不成,他上疏请求免了黄道周的死刑,清廷不准。

黄道周在狱中坚决不吃清军的食物,绝食十二天,这期间他的妻子蔡氏曾经来信,不提其他,只说了一句: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放心去吧,家里一切都好。

05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行刑的日子到了,黄道周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了一幅长松怪石,并给家人留下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跟随他多年的老仆人在旁边痛哭流涕,黄道周安慰他说:“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

没什么好哭的,我是为正义而死,这是在尽忠。

去往刑场的路上,走到东华门的时候,黄道周停下了脚步,跟刽子手说:就让我死在这里吧,这里离高皇帝的寝陵比较近,不用去别的地方了。

接着黄道周向南方跪拜,撕破衣服,咬破手指,留下一封血书给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临刑前黄道周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据说,他的头被砍下来之后,身体仍然久久没有倒下。

消息传到福建,隆武帝“震悼罢朝”,特赐谥号“忠烈”,赠“文明伯”,并且下令在福州为黄道周立闽忠庙,另外在漳浦又立了一个报忠庙。

差不多一百年后,乾隆即位,编纂《贰臣传》,将那些为清兵入关尽心尽力的大明降臣们纷纷录了进去。乾隆对这些人深恶痛绝,却对黄道周赞不绝口,夸他“不愧一代完人”,并且改谥号为“忠端”。

06

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黄道周的做法。顾诚在《南明史》中说:“黄非栋梁之材,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对于这句评论,我深以为然。

比如1638年(离明朝灭亡只有六年了),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有家丧,崇祯帝因形势危急故,“夺情”起用,结果黄道周天天骂这三人不守孝道!

当时李自成、张献忠已经把国家搞空了,明朝无力支撑两边作战,清廷也有议和的想法,但黄道周说议和就是卖国,却又拿不出一点儿行之有效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后人常有假设,倘若当初明朝议和或迁都到南京,有崇祯在,也许还有机会。

最后他自己带着家丁殉国,这种精神在封建时代绝对是要提倡的。乾隆夸他,初衷非常简单,就是要弄一个忠君爱国的标杆给大臣学。那时候清廷已入关多年,社会稳定了,需要这些。可夸归夸,谥号却给得非常普通,“忠端”意思就是忠诚端正,换一个角度理解就是除了忠心没啥实际能力,对比乾隆给袁崇焕改谥号为“忠定”就可见了——以虑安民才可称为“定”。

铁铉:逆向而行,孤胆书生

01

公元1399年八月六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反。

所谓“清君侧”,是指建文帝身边有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个“谋害皇室亲族”的奸臣,朱棣认为自己不能让他们继续害人,必须从肉体上予以消灭。

满朝文武那么多,朱棣为什么要拿这两个人做借口呢?因为正是这两个人撺掇建文帝削藩的。作为朱元璋亲封的藩王之一,朱棣自然不甘心任人宰割,诸多藩王中他的实力最强,有本钱与朝廷赌一把,于是他决定平定国难(靖难)。

朱棣还把他的这个决定写了一份报告发给了建文帝朱允炆,然后也不管皇帝批复不批复,就开始了行动,发动了“靖难之役”。

早在两天前,朱棣就控制了北平。那天,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奉密诏派兵包围了朱棣的燕王府,结果被朱棣用计抓住,和他府内的几个叛徒一起砍了头。之后朱棣当机立断,连夜攻占了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城。

那以后,朱棣的大军势如破竹,仅仅用十二天时间,先后拿下通州(主动归附)、蓟州、遵化(主动归附)、密云(主动归附)、居庸关、怀来、永平府(位于河北卢龙县,也是主动归附)。后来,为了防止大明的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朱棣又用反间计促使松亭关发生内讧,守将卜万被逮捕下狱。

扫清北平周围后,本来实力就不弱的朱棣兵力又增加了不少。直到这时候,朱允炆才接到朱棣造反的报告,决定镇压。

02

要打仗了,朱允炆这才发现自己无将可用,因为可用的将领基本上被他爷爷杀得差不多了。无奈之下只好赶鸭子上架,六十五岁的老将耿炳文担起了平叛重任。

这个担子太重,起码有两千斤,而这位老将充其量只能担五十斤。耿炳文和他的三十万人马败得一塌糊涂。

耿炳文不行,朱允炆立即换人,这回换的是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朱允炆拜其为大将军,并增兵至五十万。

得知消息,朱棣高兴坏了,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名将之子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绣花枕头。他料定赵括之失必然重演,燕军必胜,并提出李景隆有五个“必败”:一、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必败;二、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皲瘃,甚者堕指,又士无赢粮,马无宿槁,必败;三、不量险易,深入趋利,必败;四、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必败;五、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必败。

朱棣大概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了。

李景隆满怀信心地率军奔赴战场,不料出师不利,当年十一月初五,两军会战于郑村坝(位于今北京东二十里),李景隆丧师十多万,大量物资落入燕军之手。

李景隆打了败仗,退回德州。朱棣先是用反间计把辽东守将吴高弄下台,消除了东北方向的后顾之忧,然后决定打大同,目的是让政府军疲于奔命。

大同是代王封地,而且军事地位极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李景隆必须去救,不然就算朱棣弄不死他,朝廷也不会让他活。谁知他的军队刚出紫荆关,朱棣又带兵返回北平去了。李景隆带着军队在冰天雪地里马不停蹄地奔波了一个多月,最终白忙一场,兵力和装备都损失巨大,士气也跌到低谷。

欲哭无泪的李景隆居然写信给朱棣请求暂停:咱们别打了,休息一下行不?

03

此次佯攻大同,朱棣收获不小,一是使李景隆的军队成了疲惫之师,二是收编了从蒙古来投降的军队,三是保定府降燕。

建文二年,李景隆的兵力增至六十万,两军继续对阵。

政府军先是占了便宜,大败燕军,大将郭英还在燕军撤退之路上埋了地雷,导致燕军撤退时再遭重创。但在后来的战斗中,李景隆的帅旗被一阵旋风刮断,军中大乱,朱棣趁机绕到李景隆后方放火,大败政府军。李景隆和其他几股残军分别向西、南两个方向撤退,十多万人投降燕军,所有辎重一件也没带走,全部成了燕军的战利品。

大胜后的燕军不给撤退到德州的李景隆喘息之机,猛攻德州,李景隆不敌,再次逃跑,前往济南。

占领德州后,获得大量粮食补给的燕军紧接着直扑济南。此时的李景隆仅剩十多万残兵败将,人心涣散,战斗力几乎为零。再次吃了个大败仗后,李景隆带着剩余的人马,丢下济南城不顾,继续往南逃跑。朱棣率领燕军,把济南围得铁桶一般。

原以为济南城指日可下的朱棣万万没想到,他在济南遇到了克星,并且打了整整三个月,也未能攻下济南。

这个朱棣的克星名叫铁铉,时任山东参政,负责为李景隆督运粮饷。

李景隆跑了,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守军也都望风而溃,铁铉这个文弱书生不但没跑,反而火速赶往济南。此时的济南城中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的少量人马,这也是个热血汉子,他接过铁铉递过来的血酒,一口干了,决心要和铁铉一起“以卵击石”,死守济南。

04

铁铉,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在太学读书时,因为成绩好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工作期间解决了不少悬而未决的案件,深得朱元璋器重,获赐字“鼎石”。

从他的履历上看,这是个货真价实的书生。

朱棣大概也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用不着打,吓也会把他吓跑。可是这个书生不但没被他的大军吓跑,还把溃败的士兵收拢起来,准备和他死磕,这不是笑话吗?朱棣不忍心看他的笑话,就给他写了一封劝降书,命人用箭射进城内。铁铉也给他回了一封信,却是一篇《周公辅成王论》,意思是:亲爱的朱先生,你就别造什么反了,还是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老老实实辅佐你侄儿吧。

给你面子你不要,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劝降不成,朱棣下令攻城。没想到几个残兵败将在铁铉的领导下,居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比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还难对付,一连攻了三个月,济南城依然纹丝不动。

这太不科学了!

无计可施的朱棣决定玩儿阴的,他打算掘开黄河大堤,引水灌城。如果这招得逞,济南全城百姓都得遭殃,铁铉这才“服软”了。

算了,你别掘堤了,我们投降就是,反正打不过你,最后总归要投降,晚投不如早投。

为了显示投降的诚意,铁铉命人把城防设施全部撤掉,然后从百姓当中选了几位老大爷做使者,派他们到朱棣的大营跪伏请降。那些老大爷的演技不错,按照铁铉的吩咐,一到朱棣大营就跪下了,声泪俱下。

他们对朱棣说:都怪朝中那些该死的奸臣,不然大王您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做这种事情。您是高皇帝的亲生儿子,我们则是高皇帝忠实的臣民,我们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何必要搞得像两家人呢?我们都真心向您投降。再说城里大多是老百姓,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打过仗,哪里有力量与您为敌呢?见了您的大军,我们都吓坏了,生怕自己死于非命,老百姓嘛,没别的追求,只希望保住这条小命。希望大王您能把大军退后十里,然后您单骑入城,我们一定恭迎您的大驾!

这才像话嘛。朱棣看着哆哆嗦嗦的几个老头,安慰了他们几句,让他们回去,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苦战几个月,朱棣和他的燕军也累了,不想打了,如果能不战而取济南,那是再好不过的。

待那几位老人走后,朱棣果然命令军队移营后退,他自己则骑着高头大马,像皇帝出巡那样大张黄罗伞盖,仅带了数骑护卫,大摇大摆地走过护城河桥,径自从西门入城受降去了。

05

来到城门前,果见城门大开,守城的士兵都聚集在城墙上往下看,像看稀奇之物一样,见了朱棣一行,都齐声高呼:千岁到!

眼看就要把济南收入囊中,一脸笑意的朱棣朝城墙上的士兵挥了挥手,不料这时从门拱上突然落下千斤铁闸,把朱棣的马脑壳砸得稀烂。朱棣吓得摔下马来,这才明白中了计了,急忙换了一匹马,在众人的护送下落荒而逃,捡了一条命。

暴跳如雷的朱棣集中所有兵力攻城,铁铉不但不怕,还伏在城头大骂朱棣反贼,不得好死,要下十八层地狱。气急败坏的朱棣调来军中所有的大炮,朝城内猛轰。

就在城墙即将被攻破之时,急中生智的铁铉命人拿来朱元璋的画像高高挂在城头,又亲自动手,写了一大批朱元璋的神主灵牌,这个垛口放一个,那个垛口放一个。燕军见状,哪里敢开炮打他们的高皇帝,只好住手。

济南城暂时得以保全,双方处于相持态势。

铁铉自知硬扛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另辟蹊径,于是把一些身强体壮的士兵组织起来,出其不意对燕军展开袭击,大破燕军,以至于“燕王愤甚,计无所出”。

这下怎么办?朱棣可怜巴巴地问军师姚广孝。

此时此刻,这个奇才也无计可施了,说:如今我们只好先回北平,然后再做打算。

看来也只好如此。朱棣长叹一声,下令撤军。

06

燕军撤了,铁铉却没想放过他们。他与大将军盛庸一起乘胜追击,收复了德州的几个郡县。朱允炆没想到这个书生如此了得,“遣官赐金慰劳济南守军”,铁铉官升一级,加兵部尚书衔。免于战火的济南百姓对铁铉感激涕零,称他为“城神”。

建文四年(1402年),在北平缓过气来的燕军再次南下进攻山东,却再也不敢碰济南,而是绕过了这块差点要了朱棣小命的硬骨头。他们很快便拿下了东阿、汶上、邹县、沛县、徐州等地,一路势如破竹,直到攻占京师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立为帝,是为明成祖,大明帝国从此进入了永乐时代。

这时候的济南成了一座“孤城”,称帝后的朱棣自然不会允许它存在,终于挥师复攻济南。济南终因寡不敌众被攻破,逃到淮南的铁铉中计被俘,押到京师后被朱棣凌迟处死。

那一年,铁铉三十七岁。

抓住铁铉后,朱棣曾命令铁铉给他跪下,但铁铉非但打死也不下跪,还骂不绝口。朱棣大怒,新仇旧恨算在一处,对铁铉进行了非人的折磨。朱棣命人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塞入他嘴里,问他好不好吃,铁铉厉声回答,忠臣孝子的肉当然好吃。

铁铉被凌迟处死后,朱棣仍不解恨,吩咐左右架起油锅,把铁铉的骨架丢进油锅里炸。朱棣咬牙切齿地说:活着的时候你宁死也不屈服,如今你死了,非叫你屈服不可!

太监闻言,急忙用铁棍夹着铁铉的骨架,打算让其转身朝向朱棣,没想到油锅里突然传出一声巨响,爆炸的滚油像子弹一样射向太监们,太监们被烫得杀猪般叫起来。

油沸蹙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

直到被炸得焦黑,铁铉的骨架也没有朝向朱棣。

朱棣称帝后,我该何去何从?

1402年七月十三日,燕王朱棣扛着一杆“清君侧”的大旗,率领大军攻破金川门,占领了南京城,靖难宣告成功。

新公司要成立了,原来的老板朱允炆跟江南皮革厂的黄鹤一样一去无音讯了,咋办?

跟着新老板朱棣干?这可是个造反派啊,跟着他,村里的小母鸡会怎么看,鸭会怎么看,大鹅会怎么看?以后还要不要在圈里混?

可要是不跟着朱棣干,老东家朱允炆都不知道跑哪去了,一家老小不要吃喝吗?

01

就在朱棣进入南京城的前一晚,有几个人正在深深地焦虑着,其中一个就是解缙。

解缙是明朝有名的大才子,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器重的一个人,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受到老朱的亲自接见。在胡惟庸案发,老朱大开杀戒,遍地血雨腥风的时候,满朝文武都缩着脖子低着头装鸵鸟,是解缙气势汹汹地跟老朱说:你个当老板的整天没事老是折腾员工,以后谁还敢跟着你干?杀红了眼的朱元璋居然没有生气,并且还微微一笑接受了他的批评。

老朱识人是真有一套的,他明白地看出解缙是个人才,但是老朱也是有手段的。这么一个有才华青年他偏偏没有重用,而是在三年后将解缙赶回了老家,只撂下一句十年后再用。

解缙蒙了,灰溜溜地回到了老家,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他不明白老朱的心思,老朱却知道他是个人才,只是觉得他太过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想要让他回去沉淀沉淀脾气,打磨打磨性子。老朱不用他,是想把他留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不到十年,老朱死了,在老家昏天黑地过了七年的解缙觉得机会来了。他赶紧给在朝廷中的朋友写信送礼,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帝都,在翰林院当上了一个小官。

可是这才干了几年啊,朱棣造了反,皇帝又要换人做了。

现在怎么办呢?是舍弃这好不容易重新得来的一切,留下一个好名声,还是把脸皮扔掉投靠新主?解缙决定找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来商量一下,这两个朋友也是他的老乡,一个叫胡广,一个叫王艮。

解缙是第七名进士出身,在我们看来算是相当厉害了,因为这可是全国所有考生里的前十名了,可是与他两个老乡相比,解缙这个进士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胡广是状元,王艮是榜眼,两人还是同一届的。第三名探花郎叫李贯,也是王艮和胡广的老乡,不过这一天晚上解缙只叫来了王、胡二人,所以李贯并没有出现。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胡广的第一名其实本应该是王艮的。当初胡广和王艮在科举中都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皇帝面试这一关,也就是殿试。在殿试中,王艮的功力更深厚一些,获得了第一名。真是可喜可贺!十年寒窗终于有了回报,锦绣前程正在向王艮招手,当然也有他身后的胡广。

然而,意外发生了。老板朱允炆一看王艮,心里很不爽,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王艮长得寒碜。于是老板大笔一挥,将本来是王艮的第一名改成了胡广。

可见,“看脸”这个事并不是现在才有啊。

以往,这几位曾经的举子会凑在一起回忆往昔、畅想未来,事到如今,树倒猢狲散,谁也没有心情再去吟风弄月玩文艺了,都在心里默默地思考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02

他们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是最起码解缙和胡广的发言都表明了一个观点:誓与反贼朱棣不共戴天,就算是死也不跟造反派同流合污。

这话说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真让人动容,只有王艮什么都没说,他只是坐在那里默默地流泪。

这也难怪,当年堂堂正正的状元因为长相不好,头衔就被老板一句话给了别人,王艮的心里不可能不对朱允炆有怨恨。

这一晚上的聚会是在胡广和王艮的邻居吴溥家中举行的,三个人结束聚会之后,在隔壁屋里的吴溥儿子钦佩地对自己的父亲说:“胡叔能死,是大佳事。”能够舍生取义以死殉国,真叫人佩服。

吴溥微微一笑,摸了摸儿子的头:儿啊,太天真啦,如果这三个人真的有人会殉国的话,那一定是你王艮叔叔。

吴溥的儿子很不服气,刚想跟父亲理论一下,就听隔壁胡广的家里传来一句吆喝:外面乱得很,到处都是人,你们把门看好啊,别让谁钻进来把咱家猪给偷跑了!

外喧甚,谨视豚。

这声音不是别人,正是胡广。吴溥回头看了一眼儿子,面色沉重地说:想想看,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关心着一头猪,他会去以死殉国?笑话!

两个人正在沉默,那边王艮的家里传来了哭声,原来王艮已经喝下毒酒,死了。

03

没有人知道,其实在朱棣即将要攻破南京城的时候,王艮就已经给妻子儿女留下了遗言:我的老板是朱允炆,是朱允炆给我发工资的,拿了人家的钱,就要对人家负责任,现在公司破产倒闭了,老板也找不到了,我也不打算活了。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无不可复生矣。

王艮用他的死表示了他对造反者朱棣的蔑视:你可以用武力夺取你想得到的,但是你不可能得到正义之士的心,我用死来告诉你,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正气。

而曾经红光满面、慷慨激昂演讲的另外两个人呢?

大才子解缙回家之后没有片刻耽误,连夜收拾了东西到城外投靠了朱棣,跑得比兔子还快。史书中说“缙驰谒”,这个“驰”字用得可谓是非常传神。

另一个夸下海口说要殉国的胡广,则在第二天也干脆地投了降。不过胡广还是比解缙稍微硬气一点儿,毕竟是朱棣派人来喊他的,只是一喊就去了。

召至,叩头谢。

不知道他们得意扬扬地站在朱棣面前的时候,可曾想起过昨晚在王艮面前信誓旦旦讲的那些话?

03

顺便再提一下刚才说过的探花李贯。

李贯也投降了,这都可以理解,毕竟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得来的功名,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想想自己的老婆孩子。

但是这个李贯实在不太会办事。

朱棣的新公司组建成立,在一次上班的时候,朱棣翻出了以前朱允炆的一些文件,很多都是当时的老员工(现在重新投靠了朱棣)写给朱允炆的,内容大同小异:强烈要求将朱棣的小公司封杀了,因为他想要造反,自立门户。

朱棣开玩笑地问:说说吧,都有谁写过这样的东西?没人敢吭声,因为差不多在场的所有人都写过,但是他们不知道,其实朱棣只是想开个玩笑,用意也不过是要敲打他们一下——你们以前做的那些破事我都知道,以后老实点,咱们还能一起愉快地玩耍。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时候李贯说话了:我没写过,我从来没写过!语气甚是傲娇,说着还斜眼睥睨了一下周围那些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的同事。

李贯自觉是个聪明人,他深信自己的这份聪明会给自己带来回报。

当然了,回报肯定是有的——老板朱棣走到他跟前,“啪”的一声把所有的文件摔在他的脸上:你觉得骄傲是吧?你还要不要点脸?作为前公司曾经的员工,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不想办法替老板出主意渡过难关,光领工资不干事,你怎么还有脸说出来?来人,把他给我拖下去弄死!

04

解缙在投靠新公司之后确实也被老板朱棣重用,负责修撰了《永乐大典》,然而骨子里喜欢投机的大才子却在自己不该过问的政治事件上犯了错误,被关进了大牢。

最终朱棣还是没能放过他。偶然一次,朱棣看到了监狱服刑人员的名单里居然有解缙的名字,他并没有大发善心将《永乐大典》的主编释放,而是说了一句看似莫名其妙的话:“缙犹在耶?”

这个解缙还在啊?

善解人意的锦衣卫纪纲明白了朱棣的意思——怎么他还没死?于是锦衣卫回到监狱,请解缙美美地喝了一顿大酒,把解缙灌得酩酊大醉,然后把他埋在雪堆里,活活冻死了。

气节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平常没事的时候,谁都可以把它挂在嘴边,不时拿出来炫耀一下,然而这不是真正的气节。

真正的气节是在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的,也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把气节演绎得惊天动地。

比如王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