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28章 :诗的力量(2 / 2)

最好的写照就是华夏民族从黄河源头的一个小部落发展成一个大族群,不断开阔和征服的文明史中,适合生活的中原被华夏占领了,可以耕作的淮南被插上了王旗,就是在这种不断征服的前提下,华夏民族拥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除了有限的几个朝代之外,几乎每个华夏朝代都有开辟或者从其他族群那里抢占土地。

而在当时,“君王”其实就是“国家”,既是说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国家的疆土,并不是说族群里的人不允许拥有私人的土地。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被创造出来的时代,它是属于春秋时期,那个时候君王之下还有臣(诸侯),臣就是领主,拥有土地治理权的权利,领主之下还有大夫、武士等阶层,他们只要有能力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天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变成了“所有土地只属于君王”的奴隶式社会,一个充满了征服欲望的民族最终变得只剩下守成和不思进取。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有已知的国家,包括异族建立的政权,他们都是华夏需要去征服的对象,在军队的征战下,所有国家都将被打得臣服,拜倒在华夏君王的脚下。

如果了解这句话的历史含量,那么将知道是什么给予汉人力量,使得他们前后改变那么大。

这就是诗的力量!

正所谓将是兵胆,冉闵的骁勇使悍民军忘记疲惫只顾向前,同样有很高“武力值”的刘彦,他此刻却“受困”了,根本无法畅快地厮杀,无时无刻不是费劲心力在协调本部的动向。

虽然没有率领数万人厮杀的经历,可是刘彦有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是知识,晓得一些为将者的基本常识。

为将者并不需要多么强悍的武力,将领的主要作用就是协调军队,约束部众不溃散的同时指明进攻和防御的方向。其实仅是这些也就够了,只顾冲杀不会协调的那叫斗将,斗将所指的是猛士、勇士,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将者,懂得协调才是真正的将领,更高明的是帅才。

悍民军刚刚防御姿态时是不动如山,转为主动攻击姿态的悍民军再次发挥出使人战栗的强悍攻击力,成锥形的攻击阵型不断破开挡路的羯军,他们冲杀而过留下的是遍地的尸体。

遭受猛烈攻击的羯军前阵竟是一击即破,刘彦所部即将冲进羯军本阵时,他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羯军的混乱已经演变成在沙尘中自相残杀的局势,悍民军兵力少只能不断冲阵而无法将羯军的混乱扩大,这时只要稍微“推”羯军一把,混乱必将扩大。

面对这样的好机会,刘彦没可能会错过。他当即改变冲杀路线,让那些司马率部冲击羯军混乱的军阵,制造更大的混乱。而他自己则是领着近一万人追着悍民军,径直杀向羯军最高号令台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