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六节 梦例:天与地的距离——难醒的噩梦(2 / 2)

是不是她的潜意识,那个可爱的小男孩,是提醒她不要“扔纸”,要捧着这纸继续读,好保证成绩继续在高处呢。不是,这个梦中,我们看到男孩子之坠落,并不是被扔纸所砸倒了,而是似乎毫无原因的“突然就掉了下去”,坠落的原因是“叠罗汉”似的这样一种攀登方式,太高了之后会使下面的“人”不能负载。学生在应试教育中,把人生其他的一切作为基座,只为负载一个越来越高的学习成绩,也同样很可能面临这样的命运。也许看起来无缘无故,包括学习成绩,甚至这个人的整个生活,都会突然就掉了下去——也许是身体垮了,也许是心理崩溃了。潜意识提醒我们的是,也许我们本不应“叠这样高的罗汉”。

如果我们熟悉中国历史和文化,就会知道“叠这样高的罗汉”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应试教育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所谓应试教育,只不过是科举制度的现代版而已。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之所以能够忍受甚至共同发力促进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早在千年以上的科举中,在我们每一个心中植入了这样的文化基因了。我们完全出于“为孩子好”的善意,却用不可思议的高压把许多孩子压垮,就是科举制度带来的文化流毒。现代的我到中学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教育孩子的话就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粱、锥刺骨”。要知道,这些提出要头悬梁、锥刺骨,泛舟在苦海中的古代前辈,并非文化大师而都是科举中人而已,他们这样吃苦的潜台词不过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中自有黄金屋”,而现代的应试教育背后,不说出来的思想也是和这些古代前辈如出一辙。

在明代,科举发展到其顶峰,当时是应试教育方式八股文喧嚣尘上的时代,有识之士说过八股如果不亡,大明早晚亡国。因为这样的教育,不能开启人的心灵,不能开启人的智慧,反而会把学子变成只能死读书的呆子,每个人都这样的话,国家整体也会受害。大明果然亡国了,证明了八股的失败。但是我们悲哀地看到,八股却没有亡。晚清爱国志士努力费科举,开设学校以进行真正有用的教育,他们认为八股总算亡了。东亚睡狮终于醒了。不过,悲观的人有时会担心,我们真的醒透了吗?八股有没有死而不僵借尸还魂?这样的悲观不时会被现实中的事件证实,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梦,以及我们常常听到的种种应试教育茶毒孩子的事例,以及我们身边每个孩子的经历,都在不时提醒着我们,科举和八股这个妖魔还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孩子会不会继续在梦中,甚至少数严重者在现实中、从高楼上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