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章 社会工程理论与研究方法(1)(2 / 3)

据此,我国有学者将大工程观所强调的侧重点归纳为三条:一是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多学科的背景以及多方面的能力;三是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大工程观是将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哲学层面来表述,大工程观的性质是以责任意识为导向的操作综合、价值综合和审美综合的统一。其中,责任意识是大工程观的灵魂,操作综合、价值综合和审美综合分别是大工程观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体现,三者的统一则是大工程观的系统性的全面展现。从工程层面来表述,大工程观是思维整体性与实践可行性的统一,是工程与科学、艺术、管理、经济、环境、文化的融会。其中,工程技术是主体,科学理论是基础,艺术手法和管理手段是辅助,经济效益、环境伦理、文化价值是统筹对象。

作为一种教育观,大工程观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和新的方向,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指导。这种大工程教育观的要点是:①教育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科学生,还包括各层次的非工科学生。②教育目标及教育方式多样化。其中,教育方式可采用: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书本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面向全体及面向个体相结合。③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来确定。

3.大工程观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突显了现代工程师的重要社会角色。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趋势,以大工程观来重塑高等教育。如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型大学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开发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并且视之为21世纪工程教育的前沿,纷纷实施了以5年或6年时间完成一个含有学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的计划,目标是要培养领军于美国工业界的现代工程师。欧洲工程师协会联合会甚至提出了“多样统一”的理念,并将其具体化为7年的欧洲工程师形成模式,包括至少3年的大学工程教育、至少1年的学习期间的工程训练、至少2年的初期工程经历,剩下1年可加到前面任何部分。据称,这只是从时间、知识层次和能力结构上的统一规范,具体做法上欧洲各国则各具特色。

从实践上看,大工程观在近10年来深刻地改变着工程教育的面貌。有研究者总结,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教育改革呈现出四个特征,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旨趣;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赵婷婷研究指出,面对科学综合发展趋势和大工程教育观,世界许多教育发达国家都在对自身的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改革。在各项改革中,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因为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工程人才的需要,必须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纵观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的趋势:其一是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其二是更加强调工程的整体性和实践性;其三是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

@@@二、与大工程观相契合的社会工程教育实践

1.大工程观与社会工程的契合

社会工程起初是机械工程的社会对等物,它的本意是产生和应用科学知识,以便在一个价值自由、道德中立的情景中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实际上,社会工程是为科学解决政治学问题而采取的相关尝试中的一种方法。Scott Nearing认为,社会工程是一种新的科学。因为“同一世界中的社会不可能是偶然事件。唯一的可能是借助于可利用的关于社会组织原则的知识一起被建构起来的。协商的、计划的,是社会建设的唯一目标”。持同样观点的Bela H。Banathy在其著作《Designing Social Systems in a Changing World》中详细讨论了社会工程的设计步骤、模型、方法、工具,以及社会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哲学基础,深入阐述了社会系统设计能力是怎样指导人类进步以及怎样推动创造一个真正的民主参与的。加拿大学者哈里?蒂根森认为,社会工程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对科学知识、技术、工艺的运用,它在个体行为和系统实践的双重层面上试图理性地规划与管理社会变迁。社会工程有两个主要分支,第一种基于行为主义和行动理论的生物/行为主义方法,其核心矛盾围绕行为主义的先验宿命论和行动理论的先验自由意志论而生;第二种是指向社会系统和组织的科学设计与管理,其核心矛盾与结构主义理论的先验可控性和复杂性理论的不可控性相关。

可以看出,社会工程以“问题”为核心,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整合和重构。因此,学术界认为社会工程学是介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政策研究之间的、以“工程”研究为视角的应用文科,其性质和形态恰好与大工程观相契合。

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工程学的研究,他们在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运用关于预测、管理、控制、规划方面的社会技术,对社会现象进行综合的和整体的研究。1966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首先设立了社会工程学专业,它以城市、地域等的空间计划和社会体系设计为主,课题涉及国土、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福利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果的研究,社会开发的目标设定、方法论的确定、效果的测定等广阔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与大工程观的讨论相呼应,社会工程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最为活跃和领先的高校主要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工程学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社会学系;日本筑波大学社会工程学科;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城市与环境系统系等。

2.日本大学的社会工程教育

大工程教育观不仅影响了工程教育实践,而且也在影响着社会科学教育。在与大工程观相呼应并得到了很好的契合之后,旨在培养应用文科人才的社会工程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世界范围看,日本各大学的社会工程教育堪称世界一流,其中尤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筑波大学为代表。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工程学科于1966年设置,这在世界上也是首创,具有先驱性。几十年来,该社会工程学科始终致力于以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工程学的技术、方法为基础,尤其重视在实践中开展演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政策制定、设计和规划立案的能力培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社会工程教育涉足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学生在修完基础课程后,可以选择自己所关心或感兴趣的课程,其选课的原则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题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了能发现社会工程学相关领域内的问题,学生从第二学年上学期开始,就不断地进行社会实践,教师在授课中也要介绍各领域的最前沿问题。社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面向:①社会学及与之深入关联的社会系统规划、人类科学概论、法律系统、公共系统设计等;②以经济学为中心的数理理论和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体系和政策论、公共经济学、项目的经济评价、环境经济和政策论、教育情报的多变量分析等;③包括空间、环境、感性、优美城市规划的设计理论,主要包括人类环境规划史、迁移和交流的系统设计、住宅土地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