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9章 工程社会学与社会项目评价(4)(3 / 3)

从收入分配方面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从初次分配看,经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计算,可以发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分配格局中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在第二次分配中,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大,最主要的再分配手段即社会保障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偏低。就第三次分配而言,我们可以拿美国做对比。美国人的第三次分配力度很大,就是有钱人把钱捐献给社会,许多亿万富翁,包括比尔?盖茨,实际上都是做慈善事业的典范。比尔?盖茨把他的财富几乎全部捐献给社会。美国的富翁们大多自觉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需要树立社会形象,担负起社会责任。先富起来的群体中,有许多具有社会责任并关心公益与慈善事业的典型,但也有一些不是这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第三次分配的路还很漫长。从社会保障体系看,尽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依然任重而道远,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都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和创新。

2.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回顾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三者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经济发展最快,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政治发展明显滞后,甚至呈现出孙立平所说的“断裂的社会”。这种发展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或失衡,致使我国在民生问题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体制、制度和机制方面的障碍。这些问题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诸形式突显出来。对其原因加以总结,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的结构失衡与社会政策的缺失,导致民生问题的凸显。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狭小,主要在城市,包括医疗、社会保障等,此外,社会保障的内在体系亦不完善。

(2)民众缺少基本的利益表达途径,民生问题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机制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微弱,同时他们的利益受损以后,也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和解决途径,这样就容易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民意表达不充分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在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中,缺乏系统的纠错功能有直接的联系。

(3)制度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原有的体制不断解体,而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需要一个过程,这必然会加剧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我国在相关制度建设和改革中还有诸多问题,尤其在医疗、教育、垄断行业等方面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社会和百姓的负担,甚至引起对改革的质疑。改革开始出现边际效用迅速递减、面临阻力逐步加大的局面。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基础性制度改革在我国体制改革总体中处于滞后状态,并成为体制改革深入的制度性障碍,不但对体制改革的推进造成影响,而且使改革效果产生了扭曲。

3.关于民生建设问题的一点思考

由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过程中权利、机会、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搞好民生建设工程。那种认为经济发展到财富积累足够多以后,再来解决民生问题的观点有悖于社会公正,可能会导致民生问题的恶化。关于民生建设的途径,我们认为:

(1)建立能够真正反映民众利益诉求和民生问题表达的社会机制。如果没有通畅的表达机制,政策的制定者就不知道老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所以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给民众充分的话语权,特别要重视弱势群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目前之所以出现很多社会问题,与民众的话语权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2)加快体制改革是民生建设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该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依据民生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政府是社会公平公正,充分表达政策机制的建设者,要重视对弱势群体民生的关注,真正把政府建设成服务型政府。其次,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和建立各项社会服务机制,尤其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机制以及民意正常传达沟通机制。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性职责,亦是民生建设的基本问题。民意传达沟通机制则是重点,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利益受损后又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则民生问题的解决会成为空谈,也容易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再就是要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注重公正。同时加强人大、政协、媒体、民主监督,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再次,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这是建设现代民生工程的财力保障。应该增加公共社会支出方面的预算额度,加大公共性支出的转移力度。通过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做好民生建设工程。另外,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诸多手段中,法律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是保证民生建设的连续性、持久性的一个基础性手段。

(3)民生建设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民生的改善、民生建设,最终还是要靠发展来完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未能对民生予以高度重视,沉积下许多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虽然可以摆脱贫穷,使大多数人受益,但却未必能使所有的民生问题都自然而然得到解决。由于市场机制在某些环节的失效以及其他社会原因,反映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民生问题还是会存在的,有时甚至相当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发展要有利于促进民生的改善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无视民生建设。只有民生安定,社会才能和谐,经济社会在整体上才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总之,民生问题的形成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民生建设不可能仅依靠某个方面的改进就得到解决,需要与民生问题相关联的社会结构、社会体制改革的支持。民生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从工程的社会嵌入性的角度来研究民生建设工程问题,可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民生建设工程活动的规律,研究民生建设工程实施的社会过程,对加强民生建设工程活动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对推动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辞海》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2]冯冰:《基础性制度成为深化改革的障碍》,社会学视野网2007年版。

[3]李伯聪:《努力向工程哲学领域开拓》,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7期。

[4]勤丛丛:《就和谐社会论民生问题》,载《科技创新导报(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5]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王宏波、张厚奎:《社会工程学及其哲学问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6期,第47-49页。

[7]王宏波:《社会工程研究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8]《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杨建科、王宏波:《论自然工程与社会工程的关系》,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1月第1期,第24卷。

[10]郑杭生:《抓住改善民生不放,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从社会学视角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有关精神》,载《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1]周玉萍:《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特点与政策需求》,载《学习论坛》2007年6月第6期,第23卷。

[12]赵文龙:《工程与社会:一种工程社会学的初步分析――以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为例》,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6期,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