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七节 人定胜天:二十亿老鼠闯洞庭的故事(1 / 2)

百万雄师,在士兵的数量上几乎已是极限。但是,这仅限于人类。

洞庭湖上老鼠对人类发起的这次战争,据说兴师动众,参战老鼠数量达到了20亿之多。

虽然都是些无名鼠辈,又都手无寸铁,也没有组织和计划,纯粹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我们人类也不能轻视它们的力量。毕竟鼠多力量大,采用了鼠海战术,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而且不带军粮,从敌人那里夺取军需,“老鼠们所到之处,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水稻成片枯死,场面十分惨烈”,“尽管当地政府鼓励人们大战老鼠,并出台了每消灭一只老鼠就奖一毛钱的规定,但经过半个月的鏖战,也只消灭数百万只,与20亿只的数字相差甚远”。(《江南都市报》,2007.7.12)

老鼠自古就有,但是过去并没有发生这样的鼠灾,为什么现在会爆发成灾?我们都知道,是生态系统失衡了。遵循科学家引经据典的习惯,我引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波的说法。李波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三次大爆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还有筑堤灭螺)改变了湖区的生态环境……为东方田鼠种群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滋生场所。其二是本来栖息在远处湖滩的东方田鼠在洪水来临时大部分被淹死,数量难以累计;围湖后堤内进水受阻,被围部分既能进水形成沼泽,来水却又不猛不大,变成东方田鼠的安乐园,数量逐年累计膨胀终致爆发成灾。其三是大小堤坝倒塌后废弃,成为汛期东方田鼠的中途岛和中继站,迁移时得以休息、取食,不至于衰竭而死……这也和近两年三峡大坝蓄水、泄洪关系密切。”也有人说,上世纪50年代围湖造田的时候,也是有过科学家反对的,只不过是反对意见没有被接纳。

如果我们对上世纪50年代的形势有一点点了解,就会知道科学家反对意见不被接纳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当时的口号是向荒山要粮食、向湖水要粮食、以及向所有能要粮食的地方要粮食。垦荒围湖,各种能增加粮食生产的方式都一时并起。为了避免粮食损失,甚至出现了试图消灭麻雀这个物种的全国行动,全国人民发动起来,用人民战争的方式来捕杀麻雀,包括敲锣打鼓,让麻雀吓得不敢落地而活活累死。——我现在看到在路边蹦蹦跳跳觅食的麻雀,不禁想如果他们的祖先也会讲故事,说起那场噩梦的故事来,现在这一代的麻雀是否能相信,据说如此聪明的人类曾干过这样残酷而愚蠢的行为。而关于生态破坏,那个时候的决策者更不担心,因为,那时他们坚信“人定胜天”。

因此,我们现在讨论各种生态破坏,不论是洞庭湖或其他地方围湖造田的生态破坏,还是内蒙等地开荒的破坏,或者三门峡水电等工程所带来的破坏……都必须要知道,这背后关键的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这个成语常被解释成“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其实这里有误读,原意中“定”的意思并非“一定”,整个词的意思也不是人一定能胜过天,而是“人定”的时候能够胜过“天”。我不打算在训诂上花力气,而想说说现代理解的“人定胜天”所反映的心理状态。显然,人的意志要改变自然的性质,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在现代强大的科学的力量下,人的意志对自然所能施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现代人定胜天的口号背后,潜在的一种心理是,极度夸大地相信人的意志的作用,轻视甚至蔑视自然规律。同样是在那个时代,有人喊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也是这同样一种心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