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八节 打小人和斩妖魔(1 / 3)

香港至今还有“打小人”的习俗,中心地点是铜锣湾鹅颈桥下,什么时间都可以打,不过最主要的“打小人”日期是惊蛰日,有“专业打手”,手操旧鞋烂鞋,打残打烂放在砖头上的纸人。内地不提倡这些“迷信活动”,也就没有这样公开的民俗,但是暗地这样做的人,为数应该不少。到网络时代,互联网上还有了“打小人”的线上游戏,可以用“拖鞋”、“大头针”、“熨斗”、“蟑螂”等“打小人”。

“打小人”属于一种巫术,更确切地说属于一种“交感巫术”。交感巫术的原理是,古人相信相似的就会相互感应。比如,干旱时人们舞龙求雨,是认为当人们做一条假龙舞动时,由于感应,真龙就会随之舞动并带来雨水。再如,播种时,有些民族会在田地边做性的活动,是认为人的繁殖活动会感应土地和庄稼,使庄稼也增加繁殖活动。而“打小人”的原理就是,纸人和现实中的某个小人形状相似,通过打纸人,现实中的那个人就会因此受到打击。

任何原始民族都有各种各样的巫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社会中巫术的地位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至今依旧比较原始的民族比如印地安人中,还使用着各种巫术。在天主基督教传统占上风的地区,巫术是被排斥的。因为一神论的宗教中,我们只需要对唯一的神效忠。但是实际上,基督教的种种仪式实际上也有巫术的影子,比如我们向耶稣的塑像祈祷,也是一种交感巫术,塑像不是耶稣但是和他形象相同,所以可以感应真正的耶稣。再比如圣餐喝红酒,是用红酒象征基督的血,通过喝酒(血)我们就和基督有了直接联系,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另一种“接触巫术”原理上的仪式。

中华民族对巫术的超越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上儒家已经明确地指出,巫术只是仪式而并非有现实效果。中医也很早就已经和巫术有了相当大程度的分离。因此,中华民族实际上是世界上少有的很早就具备了理性精神的民族。但是,巫术在中华民族却不可能消失,实际上,方士的各种方术、阴阳五行家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种巫术。秦始皇寻求不死之药时,那些到处去寻找仙药的方士,都是早期的巫师。而他们寻找不死药的失败,也成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一个诱因。

在秦代的文化大破坏之后,巫术继续附丽于各个学说而存在。比如附丽于儒家思想,而产生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董氏儒学。这号称儒学的学说中,交感巫术的原理成为了最基本的原理,即所谓的“天人感应”。据说天和人有许多相同之处,人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天地,因此天和人有种种感应。人的善行可以感应出种种吉祥的征兆,而人的恶行也会感应出干旱洪水等种种灾异。《易经》研究也附丽于儒家而继续。巫术和道家结合形成道教,道教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大多都是巫术。当然,在民间也有一些独立存在的巫术活动,比如各种民俗中的巫术,比如上述的“打小人”、“跳大神”、扶乩(以及其现代变种“碟仙”)、圆光术、看相、占卜、风水术等。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人对这些巫术的爱好是比较高的。因此,在西方科学刚刚传入时,新文化的推行者就发现了中国传统的鬼神“迷信”对科学的普及有阻碍。因此,他们对这些鬼神迷信都十分愤恨。

科学出现后,以其对物质世界超乎寻常的解释能力和奇迹一样的干预物质世界的能力,在和全世界的各种巫术的斗争中,都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为了学习、普及和推广科学,对各种巫术进行了无情的打击,使用巫术至少在中国大陆是一个严重的禁忌。新中国把各种巫术称为“封建迷信”,并利用各种方法试图彻底消灭它们。实际上新中国对“迷信”的打击,是沿袭了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先驱者的思路,为了推广科学而必须战胜“迷信”的巫术活动。

如果从科学角度解释,各种巫术对世界的解释当然是不科学的,没有根据的。不过,如果我们从心理学(也是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巫术从功能上却有一定的心理调节和干预功能,对心理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正确使用巫术或者使用某种类似巫术的仪式或活动,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而不恰当的使用巫术,则可能带来心理上的问题甚至疾病。

还是从“打小人”开始说,从心理学分析来看,这个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宣泄。当人对别人有愤怒、怨恨、仇视等消极情绪时,如果强自压抑,则有可能伤害自己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压抑愤怒,在生理上容易导致肝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在心理上,可能会导致长期积怨,以后在某些时刻突然爆发;也可能不对别人发怒,而自怨自艾,转而成为抑郁者。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最恰当的、公正的和适度的方式,向那个激怒你的人表达你的愤怒。这样,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可以让对方知道他的错误,而且由于方式恰当而公正,一般也不会伤害双方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实中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达愤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做不到。因此他们只好避免表达愤怒。在这样压着难受、发出来危险的两难处境中,如果我们使用了打小人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宣泄愤怒,也不至于有什么现实的危险,对缓解愤怒等消极情绪,改善心理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当然有人说,这样的方式是以怨报怨,显得器量太小。但是如果一个人就是器量太小,你让他怎么力、呢?因此,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我认为这样的一些民俗虽然不应鼓励,但是也不必强行压制和取消,虽然它并不能彻底解决心理问题,毕竟,它对缓解心理压力也还是有一点暂时性的用处的。当然,如果长期使用这个方法,会鼓励一种归咎于人、仇视别人的倾向,对一个人的性格会有一些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