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后记(2 / 2)

还要感谢的是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料室的老师们、陕西省扶贫办郑文峰处长、陕西省教育厅惠朝阳处长、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何积育处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姚金川先生、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副区长董军让先生、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袁建岐处长、米脂县人民政府王丽华县长、国际计划项目办公室孙磊主任、惠宁顾问、渭南市劳动局吕秀存科长、华秦律师事务所白景科律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惠卫阳老师、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罗兆红校长、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沈东曙校长、邢文毅副校长、陕西长安职业技术学校刘建昭校长,湖南智远电脑学校汪玲君校长、咸阳扶贫职业技术学校苏凤金校长、蒲城城市职业中学郭化成先生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我的同学王胜利、高雷虹、王选庆、崔彬、宋文献、王文莉、桑晓静、董银果、王玉环、陈大鹏、陈至发、夏显力、高建中、屈雷、门中华、杨学义、郑传贵、窦鹏辉,学妹郑曦、陶艳梅和我就论文进行了探讨、交流或者帮助我查阅文献、提供资料,我的父母、弟弟君锋、妹妹君维、亚维也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在此也一并致谢。

2004年我完成了学业,获得博士学位,来到了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和教学工作。陆学艺先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在跟随他做研究的3年里,先后去北京怀柔区和朝阳区、浙江宁波的江东区和鄞州区、广东佛山的顺德区和南海区调查,都涉及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民工问题,使我获得了更多的资料,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农民以及农民就业问题,对我修改完善书稿有很大的帮助,陆先生的教导以及他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和入世精神对我多有鼓舞。常务副院长钱伟量教授在工作中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大力支持本书的出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张玉霞女士为这本书也付出了编务辛劳,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致以谢忱。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曾经跟许多游走在城乡边缘的农民工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他们的苦恼、困惑、希望以及智慧也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思想的源泉之一,也在这里对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