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大工程观下的社会工程人才培养问题(3 / 3)

筑波大学素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未来发展方向,有志向、有深刻见识并具有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为更好地实现这个理念,筑波大学进行了组织创新,将以前依靠授课制度支撑的院系结构转化为具有各自特色的、作为教育组织的所谓“学群·学类”层级机构。1977年4月,筑波大学设置了第三学群,由工程基础学类、国际综合学类、社会工程学类、情报学类和工程系统学类构成。其中,社会工程学主要是利用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目标是培养对制订规划有所贡献的研究者和高级专业人员。该学科主要设置了三个专业领域:社会经济系统领域、系统情报数理领域、城市与环境系统领域,各专业领域包括社会经济、公共政策、计量财政学、数理工程学、情报系统、经营学、城市与地域计划、环境系统、国际关系等。在社会经济系统领域,以近代经济学为基础,采用情报处理、操作研究等工程学方法,致力于理论研究和实证计量分析;在系统情报数理领域,通过对社会、经营组织、情报系统等进行记述、分析、设计、构筑、运营、评价等基础性方法,对所研究的现实问题做深入扩展分析;在城市与环境系统领域,从人们身边的住宅、交通、防灾、环境保护等各种问题入手,甚至到国土计划、地球环境等世界性课题,都纳入了社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

3.西方国家社会工程教育的特点

就总体而言,西方和日本关于社会工程的理论和应用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在日本是一种整合式的发展模式,即将相关学科整合在社会工程这个概念之下进行面向问题的集合式研究。而在西方,则呈现出一种分立式的发展取向,即把社会工程作为自己学科的一个扩展的综合化视角。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学者由于其自由主义倾向一般很难接受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一词中较强的设计、控制、工艺含义。如哈里·蒂根森就特别强调,政策制定者、社会科学家应当摒弃对社会行为和过程工程化控制的追求,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背景下,以努力强化和系统化调节社会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

@@@三、我国的社会工程人才培养问题

1.我国高校的社会工程学研究

在我国,最早明确提出社会工程学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门知识体系系统阐述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认为社会工程是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和管理社会的科学,其目的是把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的技术,社会工程学属于工程学范畴的技术,其对象是社会系统。目前,国内一般把社会工程学视为社会科学与管理学、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并且已有一些研究者和机构开始把社会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其中,研究者较为集中的机构有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成立于1999年的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的社会工程学研究机构。经过近10年的探索,该中心对我国社会工程理论和方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形成了其前瞻性、交叉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研究特点。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曾经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第一项有关社会工程的课题《社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主持召开了全国首届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显示了其在国内社会工程领域的先行者地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04年设置了社会工程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社会工程博士授权点。围绕该博士点的建设,整合了一批科研骨干,形成了较强的学术团队。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已被批准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致力于面向高技术的社会工程学研究,把高技术系统看做是一个由技术、社会、经济、政策等要素所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目标是利用社会工程学的视角和方法,面向高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技术的、社会的、政策的问题,从理论、组织、规划和管理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该中心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二届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和2007社会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已发展成为我国社会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工程哲学研究见长,在理论上多有建树,目前已将社会工程列入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2.我国的社会工程教育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除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置的社会工程与管理博士点外,西安交通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也将社会工程列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尚无高校设置社会工程本科专业。不久前,南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工程与管理学院,并将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等学科整合到该建制之下,显示了其在社会工程领域的强劲势头。

必须看到,在大工程教育观来临的时代,社会工程作为一门对社会设计、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的交叉学科,其专业设置有极强的职业教育价值与学科建设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它可以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种社会设计、规划与管理人才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将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之上,并提出了促进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的新思路。从社会宏观发展看,社会将越来越需要能够运用社会工程的思维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它是21世纪大学教育向社会、技术与管理综合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的结果,也是对大工程教育观的积极回应。第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国大学的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与管理学科的学科教育资源,并且有助于创造一种新的具有整合性的应用文科教育模式。

为此,我国高校应尽快设置社会工程本科专业,并将其归入“交叉门类”之下。该专业可按照“融合社会思维与工程思维、整合社会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的模式,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的,具备社会学、管理学、政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运用工程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建设社会和管理社会的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咨询机构、企业策划部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等从事政策制度设计、社会项目规划与评估、区域发展评价、社会事务咨询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