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工程社会学视野下的民生建设问题研究(2 / 3)

@@@二、民生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面上。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如郑杭生所说的那样,“民生问题就是一个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用来支撑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概括起来看,民生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衣、食、住、行等关乎生存的基本方面。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民生问题的第一个层面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民生工程要确保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在第一层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获得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生存下去,还要获得生存下去的能力与条件。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等等。第二层面民生问题的解决在我国目前还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许多的条件尚不成熟,这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条件,优先解决可以解决的部分内容,逐步发展。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民众良好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主要注重的是民众的“生活质量”问题,即:一个社会在解决了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随着现代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全面完善,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高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更为全面的社会福利,比如,公立高等学校的免费教育、免费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医疗、普及性住房公积金、全面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等等。这是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我国目前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无论哪个层面的民生问题,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民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建设问题,更是社会建设问题。另外,民生的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建设。

郑杭生指出,社会建设一方面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的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地研究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因此,社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它涉及包括改善民生在内的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培育社会组织等等方面的内容和任务。

民生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种类型,就是要通过改善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条件,持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将社会风险降到最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工程社会学视野下的民生建设

民生建设是我国进入21世纪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像其他工程活动一样,民生建设也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之中的,民生建设不仅要受到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体制的约束,只有把民生建设置于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之中,置于社会的变迁之中,才能实施好这项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工程。现阶段我国的民生建设问题,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内容错综繁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政府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特别是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从6.7m2提高到25m2,农村从8.1m2提高到29.7m2;从1982年到2005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年提高到8.5年。

1.民生建设现状

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涉及一些初级层次的民生问题,主要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之忧,属物质生活层面的基本保障。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指标的攀升无法掩盖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以及相关民生问题不同程度恶化的现象。就基本的民生问题而论,更是如此:就教育方面看,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从就业方面看,现阶段,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则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城市化率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说在2020年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达不到70%以上,也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70%的城市化率来建设,就意味着农村将有4-5亿人口转移出来,如此庞大的人口是在未来10到20年中不断转移出来的。可见,就业形势不但现在严峻,在未来十多年都将相当严峻。而就业问题解决不好,民生问题也就受到影响。

从收入分配方面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从初次分配看,经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计算,可以发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分配格局中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在第二次分配中,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大,最主要的再分配手段即社会保障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偏低。就第三次分配而言,我们可以拿美国做对比。美国人的第三次分配力度很大,就是有钱人把钱捐献给社会,许多亿万富翁,包括比尔·盖茨,实际上都是做慈善事业的典范。比尔·盖茨把他的财富几乎全部捐献给社会。美国的富翁们大多自觉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需要树立社会形象,担负起社会责任。先富起来的群体中,有许多具有社会责任并关心公益与慈善事业的典型,但也有一些不是这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第三次分配的路还很漫长。从社会保障体系看,尽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依然任重而道远,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都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