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二十五章(2 / 2)

“是的,伯伯说得对。”长文答应道。他随任木子上了吉普车。

车子开往北边的白岩坪。白岩坪离城三十里,这儿是块小盆地平坝,中间有座古城,听说汉代就建过府,后来成了县。四周有城墙,城高三丈五,里面有二千户人家。原本是江佑县老县城。解放后,通了铁路,县城南迁,这儿改成乡,叫白岩坪乡。从县城到这儿本是一条土路,专供马车走,解放后扩成公路。

那天正好是圆月之夜,长文看见车外,收了水稻的田里并没种麦子,不远处竹林丛中住家屋檐下,树下都搭满用破席子、被单撑的帐篷,地上铺上谷草睡着人。

“这里睡的全是炼铁的民工。”任木子说道,“十万人住在这方圆不过十平方公里的坝子里,哪儿盖那么多宿舍,只好在房檐下、树下、竹林里搭个蓬蓬住人了,艰苦呀。”

长文此时才真正为厂里工人们庆幸,好歹厂里为单身工人用红砖盖起简易平房做宿舍;有家属的则搬进了楼房住。不至于像这些民工连床都没有,临时搭个蓬蓬把。叹了一口气,长文说:“这些民工太艰苦啦!”

车子穿过白岩坪古城,看见街上房檐下都睡满了人。出了古城就看见远处火光冲天,一座一座土高炉排成一字长蛇阵。

“看见了吧,这就是十万大军百座炼铁炉的阵势,壮观吧!”任木子介绍道,“每县十座土高炉,高的五、六米,矮的三、四米,昼夜不停,从十一月十号到今天,足足干了一个多月,连一两铁水都没烧出来,我能不上火焦心?长文,找你,就是让你替我拿主意的。”

吉普车在一块没种麦子的田前边一块平地停了,前面不足二里地矗立一道三百多米高的石灰岩石壁,白色的,故称白岩。石壁后面便是那座二千多米高的云雾山,山里有铁矿石。这白色石壁下一字排开的土高炉,绵延十余里。任木子的总指挥部就设在这块两个篮球场大的平地上,这儿原来是生产队的打谷场。平地上栽上几根木桩,四周围上苇席,头上铺上一层谷草,就成了办公场地。长文进去一看,没电,点支蜡烛照明,把从山上砍来的木头,改成木板,钉了一个大长桌,就成了办公桌。锯了十几个树桩就是凳子。角落里搭了一排大通铺,铺上谷草便是床,上面有四、五人每人盖一床烂棉絮,搭一件破大衣睡得正香,鼾声如雷。唯一可以证明有官方味道的东西是桌上三台电话,红色电话连通专区和省的,蓝色是各县炼铁指挥部的,黑色的是外线的。

“长文,别笑,这儿只能如此。”任木子自嘲道,“比打游击强一些,毕竟有电话呀。”

“没事儿,任哥,陪我去各县的高炉上看看。”长文说道。

两人肩并肩走进高炉阵中。长文几乎看了一半的土高炉,发现简直是五花八门、“争奇斗艳”啊。砌高炉的材料有农村砌猪圈中的青砂石条,有盖房子的青砖,有石砖,有石灰石块,有石英石块,有干脆用土砖坯外面再糊上泥,……不过尺寸都大致一样,内径两米五,外径四米五,高的有三、四米有七、八米的,上料的全是用土堆的坡道。每个高炉都有四台人工拉动的大风箱,八个人一班不停地拉风箱往炉内吹风。

“任哥,这里烧的是什么?”长文见炉内火势很大,火焰熊熊,黑烟滚滚,问道。

“原来说要烧木炭,后来嫌麻烦,烧的是木头。把树木锯成两米多长一截一截码一米五高,放一层半尺厚的矿石。原来是一尺厚,怕烧不化,改成半尺厚了。然后又是一层木头一层矿石,一直塞满整个炉子。原先是两台风机,后来改成三台,现在是四台一个劲往炉内吹风,一个月过去了,没见一两铁水流出来。”任木子边说边跺脚,“真愁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