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17章 赢在机智,情商决定命脉 (1)(2 / 3)

一次,德国剧作家莱辛的仆人听到有人敲门,他看了看窗外,因为天色很黑,他没有认出敲门人正是莱辛,就随口答道:“教授不在家。”莱辛当时也是心不在焉,就应道:“哦,那好,我下次再来吧。”

世界上受过高等教育、身负光荣使命的人很多,可是,很多这样的人因为缺乏机智与常识,竟然连在社会上立足谋生都很困难。

不久前,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牧场中,人们看到有三个大学生在那里打工。这三个人中,一个来自剑桥,一个来自牛津,还有一个是德国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人们都非常惊讶:居然让大学生来看管家畜!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要做领导众人的领袖,而现在却在这里“领导”羊群。牧场主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对什么书本、理论一窍不通,却知道怎么饲养牛羊。他雇用的这些学生,虽然满腹经纶,能说好几门外语,能讨论深奥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论,可是,要说挣钱却不能和一个农场主相比。他整天谈论的只是他的牛羊、他的牧场,眼界十分狭隘,但他却能够赚大钱,而那些大学生却连谋生都很困难。尽管大学的名字很好听,其实什么实用的东西也学不到。这是一场“有文化和没文化、大学和牧场的较量,而后者总是能够占上风”。

我们对书本不应该寄予太高的期望。培根曾经说:“读书的目的不在它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够获得的处世智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就是这个道理。曾经有一个法国大学者,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他被自己的才华淹没了”。接受的教育太多,对实际经验一无所知,实际是降低了一个人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让他变得弱不禁风。书本教育往往使一个人发展出过分的批判能力和自我意识,甚至使他变得过于谨慎和缺乏自信,而这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艰苦劳作来说,就显得态度太文雅、外表太奢华、教育太精致了,不能用于日常生活方面。

书本和大学里的文化教育确实可以使人提高,但这种文化常常是伦理意义上的文化,它的获得常常是以牺牲人的活力和个人意志为代价的。仅仅有书本的教育,会使人实际的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最终这方面的潜能就会被扼杀。所谓的书呆子,都是些没有个性的人,他们的脑袋里充斥的是各种各样的理论,浸透了别人的思想。一个人在刚刚离开农场时,他的心灵可能还充满了活力;然而一进大学,这种活力就无影无踪了。等到他再离开大学,进入社会时,他会突然发现,他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了,他好像不具备理解的能力了。

与一个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却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熟知人情世故的文盲相比,那样的学生显然要打败仗。一个大学毕业生常常会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分量,他往往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王国里,而这个王国实际是没有那些人情世故的位置的。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往往并不在意他拥有多少高深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时代的弄潮儿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适应现实的人。

据说,哥伦布在美洲新大陆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当地印第安人对哥伦布和他的下属越来越不以为然了。于是,哥伦布对印第安人的酋长说:“我们相处已经有好几周了。确实,开始你们是把我们当朋友招待的,可是,现在你们不像以前那么欢迎我们了,甚至有些嫉恨我们,想赶我们走。从前你们每天早上都给我们带很多吃的来,现在却很少,而且一天比一天少。你们这么做触犯了圣灵,它非常愤怒,它决心让太阳消失,作为对你们的惩罚。”哥伦布心里很清楚,很快要发生日食了,他就把“让太阳消失”的时间告诉了印第安人,但他们不相信他的话,供应的食物仍然一天一天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