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163篇:锁石琐话(2 / 2)

‘跳过去。’年青人不假思索的回答。

此时,只见四爷双脚一并,一跃而起落在流水甚急的水坝里,狼狈不堪,口中不住的嘟咙:‘年青人不学好,却学坏,欺骗老人家,是谁家的孩子?’

‘没有骗你,我是叫你跳过去,你老人家怎么双脚一并呢?要一脚先跨。’

‘还说没骗,双脚并胧而起谓之跳,一脚先行而起谓之跨’。

可悲的是四爷饱读诗书,咬文嚼字,今却为之害得不轻,只好幸幸而归。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发生。时逢甲戌年大旱灾,田里颗粒无收,家家都为‘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发愁,平时靠教书持家,还算殷富的如庭家,此时也揭不开锅,只好向王族的富有人家借米为生计。凭着‘王族出头人’的头衔出去借租自然顺利成章,王家人也不好难为头面人物——四世。

有一次,四爷外出借米度日,几经折腾总算不枉走一趟,一家人也可吃上三五日。可在途中遇到了意外,几个讨米、借米过日的人,一见四爷喜出望外,只手伸向四爷。过不了几分钟,借来的一袋米,全部散给讨米、借米的人,最后只好拎着空袋回家交差。

等米下锅的老婆见他拎着空袋回来,甚为闷纳,一家白白等饿。一问原由,才明白原来借到了米,又全施舍给讨米、借米的。无聊的叹息道‘自己也不留一点过活?几口人等着你的米下锅呢!’‘唉,我还有地方借,别人借的地方都没有!’四世无力争道,只好又拎着空袋外出借米。

解放以后,政府解散了族姓和私人学堂,办起了学校。在锁石也不例外,借用王姓的祠堂办起了锁石完小,全称是‘锁石完全小学’。学习新的内容—白话文,以前的‘五经四书’在课本中无影无踪。由于教师的缺乏,王如庭自然也在聘请之列,以补充新的教师队伍。据说当时王如庭被分教小学一年纪,在上课时,王如庭先生打开课本一看,大吃一惊,略略翻阅以后,略作镇静,干咯二声,然后说:‘同学们,课本上的内容明明白白,你们自己读吧!我给你们讲点离骚。’幼稚小学生一面的疑惑,在最后听课的老师们也不敢大声笑出声来,可故事却很快传遍当地,最后,王如庭先生自然逃不了打道回府的命运。

王如庭饱读诗书,一手隶书字也在当地人口称碑,当地的有关文书的俗事,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张姓写个神位,李姓写寿联…也是应接不暇。有一次,有一个家境较好的李姓要请他第二天去重新写一神位。王如庭一口答应给写,可是‘明天’硬是不行,他条条是道:‘祖先的神位是非常神圣的,沾污不得,需选黄道吉日,写之前,书写者必须沐浴三天,这三天内不得同房,否则,沾污了祖先。’李姓只好‘马首是瞻’,一切遵照执行。到了正式书写的那一天,只见王如庭先生穿着讲究,堂屋中摆一方桌,从袋里取出一只未化开的新毛笔,用温水慢慢化开。一手拿毛笔,一手拿点燃的线香,拿着线香把毛笔薰了毛笔,向李家神位鞠了三躬,取出一条新的红线出来,量出纸长,拆了十一等份。放在书写字位置的旁边,然才开始动笔书写。只见王如庭笔走龙蛇,一个四平八稳‘位’字出来了。细心的主人发现写这个字时,四爷是站着写的。叹息道‘原来那么多的规矩,我们这些作农人真是孤陋寡闻!’只道王如庭先生不理不采依就运笔如风,一会儿写好了神位。主人又有新的发现,别人写神位是从上写到下,可是这位四爷恰恰相反,从下写到上,不禁问过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样抽开了四爷写神位的话题,只见他侃侃而谈:“写神位规矩多,象写这个‘位’字必须站着写,不可折纸…从下写到上,寓意是‘步步高升,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主人一听到‘步步高升、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喜笑逐颜开,自然多给些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