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1章 我的职工大学生活(1 / 2)

八十年代初期,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整个社会充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普通工人,白天在日渐增多的施工项目中忙碌,晚上则急匆匆地去总厂夜校学习。生活工作很忙碌,却充满着希望。

为了提高职工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总厂职工大学要招收电气和机械两个大专班。这个消息对我这个渴望学习、继续提升理论和技术的普通工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由于学历低,高中的数理化基础太差。我四处打听请教济钢中学的数学尹老师和化学徐老师,我奔波在备考的道路上,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希望。

记得当时对这次职工大学招生热情都非常高。电气班、机械班只招收六七十人,可报名人数却达到千人之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但我没有退缩,我知道,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被录取。我白天上班,午休时把头伸向工具箱那个寂静的小空间里复习数理化,晚上在夜校认真上课,回家后继续挑灯夜战。那段日子,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激情和希望。

幸运的是,在几位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终于考取了职工大学电气班。

我们这代人是吃苦的一代,也是幸运的一代。当时厂里用人需求量大,社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全国有很多国企自己办职工大学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年的大专学习拉开帷幕。大学的学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我们这批人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先工作后上学,当时还是带薪上学。对人生中有一次这样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倍加珍惜。大家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预习,那刻苦钻研、刨根问底的劲头,常常令老师感动。

我的入学成绩在班里排名比较靠后,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我知道,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刻苦地学习,除了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和资料,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我考入职工大学之前,父亲因病突然去世了。每到周末我都会去六七公里外看望母亲和弟妹。母亲很希望我能多在她那里待一些时间,可我记挂着复习。有一次还与母亲闹得不愉快,她说:“周末不就是休息吗?你都考上了,还这么用功?”见母亲不理解我,我一气之下骑上自行车就回了自己的家,现在想起来后悔当时处理不得当。

现在回忆起那段在职工大学的生活,最先让我想起的是那些辛勤的园丁---我们的老师,是他们无私给了我们知识、信心和力量。还有那些在一起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同学们。

记得教我们班自控系统和电机拖动的刘教授,他那略显消瘦的身体,往讲台上一站,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记得当年刘教授在讲电机拖动这门课时,把电动机负载特性分析的清清楚楚,致使多年以后我在工作中用到电动机位式负载和风机负载时还记忆犹新。还有刘教授在自控系统涉及的单环控制和双环控制都对我后来工作中有很大帮助。刘教授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榜样。毕业后工作中遇到难题多次向刘教授请教。

教我们班模拟电子、检测技术的庞教授,带着一副金边眼镜,有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仿佛他脑子里有无尽的知识。记得毕业设计时,庞教授是我们组的课题辅导老师。我做的项目是钢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在轧钢行业是一个颇受关注和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它涉及多个检测和控制器件。在第一次课题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庞教授针对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当得知我是第一次接触测厚仪和测宽仪时,庞教授把两个检测设备的作用和原理一一讲解,还把他以前阅读过的资料借给了我。感觉在博学多才的庞教授那里永远都没有难题存在,毕业了我遇到问题还向庞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