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20 没在深夜总结过人生,无以语明天(2 / 3)

将人生的危机延后,并非良策。我宁愿一切苦痛都趁早到来。若上天有安排属于我的荣光,可等雨打风吹后,陌上花开缓缓归。

人生的干枯,比人生的苦痛,更令我感到恐惧。干枯,大致等于,内在世界麻木萎缩,没有想探究的东西,不再感动,停止生长,体制化(自我的面貌被系统模式化)。

每个人都有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对于我,更依赖内在世界的繁荣。至少,外在的凡尘俗世与内在的精神世界,同等重要。当内外冲突严重到当时的我无法两全时,常选择先顾及内在世界。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同时也是可再生的。有限,所以要学会节能;可再生,所以要学会续电。

人生的长度和质地,取决于能量的输入输出关系。

人生的究竟,在于不断突破成长的边界。最好还有能量推动他人成长。这件事,是再微小的个体,也可以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禅宗里,没有大与小的二元分别。从万物更高层次的联系看,一个原子也有着等同于宇宙的可能性。人如蚁,也如神。

佛教哲学中,“戒定慧”系统简单又玄妙,统领大部分有关自我成长的方法论。

与之相对应的,艺术与手艺领域,有“守破离”。生命的阶段和格局,有“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根儿上说的是同样的东西。

这个系统,我几乎运用在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夫妻关系,家庭运转,学习成长,修习技艺,自我管理等,屡试不爽。

一切成长,开始于自觉的戒。它是生命能量的节能模式。

“戒”这个字看着有点凶,可见是要对自己下狠手,不容易,但如苦口良药。

林语堂总结:“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西方讲“精要主义”,日本有“断舍离”,说的都是戒。

自觉的戒除,为使一个人的生命能量,集中于最易产生价值的领域,有一个词总结,叫“贡献峰值”。当主动地决定个人贡献峰值所在后,戒,是斩除一切障碍,以执行那些最重要的事。

现代科学估算出中枢神经系统处理资讯的速限:

大致而言,我们顶多能同时应付七组资讯。大脑一秒钟顶多能处理126比特的资讯(我们听懂他人说的话,就需要每秒处理40比特的资讯),一小时大约50万比特。

一生若以七十年计,每天十六小时清醒时间,一生可处理的资讯便是1850亿比特。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所有的思想、记忆、感觉与行动。[1]

数字大小暂不详解,只看它告诉我们一件事:意识是有限的,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在说戒的必要性。

于我,外在世界的戒有:

戒速成。如果不是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做成的事,那就不做了。

戒机心。已经生存无虞,也不处在你死我活的世界,那么动用机心,无非为名为利,或为使事情好办,那就不必了。

追求简单的人,每一次动用机心,都会使道路变长。犹如错误的动作造成肌肉记忆,后面须花数倍力气矫正。

内在世界:戒畏难,戒潦草。

日常生活,戒的就更多了,因人因事而异,不细说。

戒,还有个必要前提,试错。青少年时光,奋斗是底色,尝试是主题,都为了在成本低的时候尽情试错。没有追逐过星辰大海,不太能真的享受日暮清野。

中年开始,不再说“坚持”二字,选好了要做的事、走的路,戒是甘愿为之的习惯性动作,而“坚持”,包含勉强的意味。所有路背后,都该有清醒的理由,若勉强为之,便不必走下去。

戒可生定,又不必然生定。此中还差着一大步功夫。

以前听一位师父说法,戒定慧是融合的整体,若单分出来,有戒无定,易生偏执狭隘;定不生慧,人就木讷。都是死法。

人很容易把戒当目的。

有四年时间,我吃素,为了确保营养均衡,没少研究配比。这种戒除,使我在时间严重不够用的那几年,能以较少的睡眠保持身体和头脑的良好状态,得以兼顾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确实是食素的好处。

随着了解深入,我渐渐对吃素这件事附加了道德评判,当有一天发现自己竟会以此去评判划分他人,才明白那位师父说的偏执狭隘。戒若不能使心更安定、更包容,那就是上了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