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导言(3 / 3)

[9]参见燕雏(张荫麟):《评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4期,1928。

[10]参见张荫麟:《王德卿传》,载《学衡》,第67期,1929;《刘淑英传》,载《弘毅》,第1卷,第4期,时间未详。

[11]素痴(张荫麟):《所谓“中国女作家”》,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59期,1929。

[12]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33页(1929年2月19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3]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6~7页(1928年3月7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4]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31页(1928年3月8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5]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132页(1928年9月20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6]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67页(1928年5月30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7]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19页(1928年9月20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8]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197页(1929年1月19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9]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196页(1929年1月16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沈卫威已注意到《学衡》此次编辑方式的变化,并较为强调朱自清介入的影响,参见其《〈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新文学姻缘》,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20]吴宓:《吴宓自编年谱》,258~25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1]参见张荫麟:《撰著提要·汉隋间之史学》,载《清华学报》,第2卷,第1期,1925。

[22]参见郑鹤声:《记柳翼谋老师》,见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103~106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庄泽晞的《“学衡派”的名、实之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2年本科毕业论文)已注意到本条史料。

[23]参见吴新雷等:《清晖山馆友声集——陈中凡友朋书札》,468~46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4]参见张其昀:《敬悼张荫麟先生》,载《思想与时代》,第18期,1943。[251张荫麟:《〈清华学报〉第五卷第一期》,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0期,1928。

[26]张荫麟:《答朱希祖君(附来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2~34期,1928。

[27]参见张荫麟:《答朱希祖君(附来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2~34期,1928。

[28]参见朱希祖:《<关于古代铁制兵器先行于南方考〉之讨论》(再致《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9期,1928;《〈关于古代铁制兵器先行于南方考〉之讨论》(三致《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40、41期,1928;《<关于中国古代铁制兵器先行于南方考〉之讨论》(四致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54期,1929。

[29]参见张荫麟:《再答朱希祖君》,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46期,1928。

[30]参见《本报对于此问题之结论》,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54期,1929。

[31]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132页(1928年9月20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21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19页(1928年9月20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3]马衡致容庚,1928年9月8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容庚档案“来鸿集录”。

[34]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11页(1928年8月28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51张荫麟:《答朱希祖君(附来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2~34期,1928。

[36]张荫麟:《答朱希祖君(附来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2~34期,1928。

[37][日]桑原骘藏:《读陈垣氏之〈元西域人华化考〉》,见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1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8]《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编辑部:《张荫麟君事略》,载《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7卷,第1期,1944。

[39]参见张荫麟:《答朱希祖君〈附来书〉》,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32~34期,1928。

[40]素痴(张荫麟):《评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48期,1928。

[41]张荫麟:《中国历史上之“奇器”及其作者》,载《燕京学报》,第3期,1928。

[42]素痴(张荫麟):《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8期,1932。

[43]此点经黎华赵指出,参见其《张荫麟研究:生平、著述及其史学》,278页,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师范大学,1981。

[44]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载《学衡》,第40期,1925。

[45]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载《学衡》,第40期,1925。

[46]张荫麟所用为G.G.Berry的英译本,当时已有李思纯参酌法文原本和英译本而成的商务印书馆中译本。参见李思纯译:《史学原论》,见陈廷湘、李德琬:《李思纯文集已刊论著卷》,成都,巴蜀书社,2009。

[47]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载《学衡》,第40期,1925。

[48]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载《学衡》,第40期,1925。

[49]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载《学衡》,第40期,1925。

[50]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载《学衡》,第40期,1925。

[51]参见王汛森:《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见《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52]参见卢毅:《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载《史学理论研究》,2004(4)。

[53]孙次舟:《敬悼张素痴先生》,载《中央日报》,1942-11-2。

[54]《古史辨》第一册的“中华民国十五年六月初版广告”写道,“《古史辨》第二册拟目(待印):答张荫麟先生(顾颉刚)”。但最后未出。

[55]张荫麟:《评〈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论文》,载《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2卷,第19期,1928。

[56]张荫麟:《评〈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论文》,载《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2卷,第19期,1928。

[57]张荫麟:《〈中国哲学史〉(上卷)》,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76,177期,1931。

[58]岑仲勉:《禹与夏有无关系的审查意见书》,载《东方杂志》,第43卷,第2号。

[591岑仲勉:《禹与夏有无关系的审查意见书》,载《东方杂志》,第43卷,第2号。

[60]岑仲勉:《禹与夏有无关系的审查意见书》,载《东方杂志》,第43卷,第2号,1947。今人彭国良的看法颇多与之暗合者,参见《一个流行了八十余年的伪命题——对张荫麟“默证说”的重新审视》,载《文史哲》,2007(1)。宁镇疆有专文反驳彭说,参见其《“层累”说之“默证”问题再讨论》,载《学术月刊》,2010(7)。后来又有数文加入讨论,意见各不相同。参见乔治忠:《张荫麟诘难顾颉刚“默证”问题之研判》,载《史学月刊》,2013(8);周书灿:《“默证法”与古史研究》,载《史学理论研究》,2014(2);乔治忠:《再评张荫麟主张的“默证之适用限度”及相关问题——兼评周书灿〈“默证法”与古史研究〉一文》,载《史学月刊》,2015(10)。

[61]燕雏(张荫麟):《评〈请史稿〉》,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期,1928。

[62]燕雏(张荫麟):《评〈清史稿〉》,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期,1928。

[63]燕雏(张荫麟):《评〈清史稿〉》,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期,1928。

[64]燕雏(张荫麟):《评〈清史稿〉》,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期,1928。张氏已注意到克罗齐的Zur Theorie und Geschichte der Historiographie(此书有英译本)。

[65]张尔田:《与大公报文学副编者书》,见许师慎编:《有关〈清史稿>编印经过及各方意见汇编》,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77页。

[66]参见张荫麟:《论史实之选择与综合》,载《思想与时代》,第18期,1943。

[67][美]甲斯丁·斯密士:《论作史之艺术》,张荫麟译,载《国闻周报》,第6卷,第42期,1929。

[68][美]甲斯丁·斯密士:《论作史之艺术》,张荫麟译,载《国闻周报》,第6卷,第42期,1929。张氏对于“整理国故”运动的批评尚多,如其《评杨鸿烈〈大思想家袁枚评传〉》,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43期,1928;《洪亮吉及其人口论》,载《东方杂志》,第23卷,第2号,1926。

[691张尔田:《与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者书·论作史之方法与艺术》,载《学衡》,第71期,1929。

[70]张尔田:《与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者书·论作史之方法与艺术》,载《学衡》,第71期,1929。

[71]参见素痴(张荫麟):《中国书艺批评学序言》,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71~174期,1931。

[72]张荫麟:《〈古石刻零拾〉序》,见容庚:《古石刻零拾》,1934年12月容氏自印。

[73]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见《金明馆丛稿二编》,27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74]陈寅恪:《挽张荫麟二首》,见《陈寅恪集·诗集》,3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75]素痴(张荫麟):《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8期,1932。

[76]李蜒:《张荫麟先生传略》,见[美]陈润成、李欣荣:《天才的史学家:追忆张荫麟》,18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7]张荫麟:《评冀朝鼎〈中国历史中的经济要区〉》,载《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5卷,第1期,1937。

[78]参见陈寅恪:《致傅斯年》,见《陈寅恪集·书信集》,46~47页(1933年11月2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79]曹家齐:《师门受教忆点滴》,见张其凡、李裕民:《徐规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8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