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章 用有担当的人生供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3 / 3)

没有哪一个小孩是充话费送的。

父母给孩子的最珍贵礼物

让孩子相信自己被爱着

天下父母心,大多数父母都是一心为孩子好的。当看到孩子那么小那么脆弱,又对父母那么依恋,不知道多少父母一时间会觉得:“我愿意付出一切让这个小小的人儿幸福。”

但是为什么事与愿违,我们常常看到,好多孩子长大了并不幸福。即使父母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给他们买房,帮助他们带孩子,辛辛苦苦为孩子做了很多,还是无济于事呢?

原因当然是各种各样,不过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孩子共有的,那就是在他们婴幼儿时期,没有能建立起“我是被爱的”这样一个基础的信念。

孩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心里就开始会有信念。那种信念不是用语言表达的,只是一种感觉。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他感觉到了父母的爱,感觉自己被爱,就会对爱有信心。相信爱,就成为他的信念。相反,他感觉不到被爱,就会对爱没有信心。

爱是一种基本的信仰,信爱的人就会有爱,而对爱没有信心的孩子,长大后几乎很难得到幸福。因为不论他得到多少,都不相信自己会被爱,因为他不相信这个世界有爱。

一个不相信爱的人,就不会享受到爱。

听说过一种叫“作女”的人吧。一个作女,有幸遇到了一个很爱她的男子。她也知道男朋友对自己挺好,但是她莫名其妙地总要去做一些伤害他的事情,或者一些破坏双方感情的事情。她会挑剔,会找碴吵架,会故意触怒对方。为什么她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要破坏自己的生活呢?因为她要考验对方,看对方是不是真的爱她。

一般来说考验一下对方也无妨,只不过考验应该有一个及格标准,一旦发现对方通过了及格标准,考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作女们却不是这样的,当对方通过了考验,她们就会变本加厉地做更过分的事情,来冲击对方的底线。就像我另外一篇文章所说,破坏性检验的结果一定是破坏。最后她们的爱情生活一定是以失去爱而告终。为什么这些人会这样做呢?往往原因是她们在内心中不相信爱,而她们的不相信,带来的结果就是生活中真的没有了爱。

因此,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不是在他们长大后给他们多值钱的东西,而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 —通常是三岁前 —给他们足够的真正的爱的感受。

在很小的时候得到了爱,他们就相信爱,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在随后的人生中,得到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欣然接受,并且每一次接受爱都强化了他们对爱的信心。而他们也会很自然地付出爱,不求回报地付出爱,而这往往会给他们带来爱的回报,更加强了他们对爱的信心。这样,他们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中,让他们的爱心一天天增长。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让孩子感觉被爱呢?

给出这个礼物的第一个前提,是你自己有这个礼物。父母想让孩子感觉到爱的前提,当然是自己真的爱孩子。

如果父母因为婚姻不满意、生活不快乐、心理不健康等,烦恼太多以至于无心去爱,那么父母首先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给孩子爱。

有的父母有一个心理的误区,她 \/他会说:“我的生活不可能好了,我不可能快乐幸福了,我这辈子完了,不过我想知道怎么做更好。”这种想法中当然也有爱的成分,但如果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爱,他们所做的很难有用。因为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的感觉,如果孩子感觉到父母看着孩子的时候,心里并不是充满着爱,而是充满着愁苦烦恼,那么孩子只会愁苦烦恼。因此,这些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先想办法让自己的问题减轻—比如去做做心理咨询。

还有就是让孩子直接看见你的爱,父母要尽量多地去直接爱孩子,而不是间接地做“对孩子有用的事情”。

弱者的武器

夸大牺牲、以退为进,是弱者与别人竞争的心理把戏

晚上无聊时,看了一部电视剧,剧中的人物像现实中的人一样,在玩着他们的心理把戏。剧中有两个姐妹,剧作家似乎很赞许姐姐,但是,我们在做心理分析后,就发现事情可能不是这样简单了。

让我们从剧中一段最高潮的情节做分析:

做公司总经理的妹妹遇到了巨大的难题,姐姐想到了一个帮助她的方法,就是找自己的情敌帮忙。姐姐有一个情人,是有妇之夫。情人的妻子为了保护婚姻,也愿意做一个交换,她帮助这个妹妹,让姐姐必须离开这个城市,离开她的丈夫。

这一对姐妹的关系中一直有一个冲突存在,姐姐一直对妹妹的做事方式不满意。虽然姐姐远远不如妹妹成功,但是姐姐表现得比妹妹善良。

这一次,善良的姐姐当然选择了善良的人的行为:她答应了情敌的要求,让对方帮助她妹妹。她也答应第二天就离开这个城市。

在这一天,姐姐和情人告别后,就见了一个朋友,一个和她们姐妹俩很熟悉的、为人很热情的大姐。她和大姐谈到妹妹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是还是有一点不满意的意思。然后,话题一转,她告诉大姐说她要离开这个城市了。

大姐对她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虽然你妹妹的做法你不同意,也不应该这样做……这个大姐认为她要离开城市,是和妹妹怄气,对她的行为有些不满意。

姐姐委屈地忍了忍,终于忍不住说:“你以为我愿意走吗?我在这个城市有理想,有爱情,你知道离开这个城市我有多痛苦吗?但是……”她告诉了这个大姐事情的来龙去脉。

如果对妹妹的爱心真的是像她表现的那么深重,她完全不必让别人知道她做出了牺牲。而实际上,她在心里追求的恰是让别人知道,她做了多么大的牺牲,她是多么善良。一开始别人对她的误会有多少,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衬她的委屈和牺牲有多大。

大姐听了这话,才知道误会了她。

实际上大姐并没有误会,大姐的直觉感到她的离开是出于对妹妹的不满是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我们毫无理由的直觉更正确,而听到的解释越多,知道的事情越多,反而越容易看错。

于是大姐忙道歉。

姐姐也在控制她对大姐的情感,在唤起对方的内疚感,仿佛在对这个大姐说:“看你冤枉我多么厉害。”而大姐在内疚的情感作用下,对她的行为必然格外感动,而对那个不知感恩的妹妹不免有些不满了,她会把自己的内疚感转化到那个妹妹的身上。

姐姐对大姐说:“这件事你千万不要告诉我妹妹。”

当一个人说“千万不要告诉谁”,这几乎就是提示说这件事应该告诉谁。何况这样的话说出来,大姐感到的是这个做姐姐的是多么善良,很自然感到妹妹对这个姐姐应该领情才对。

果然不出人所料。不久妹妹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被别人批评为“忘恩负义”。妹妹感到非常惭愧,又知道姐姐要悄悄离开这个城市(实际上,有一大帮人送行),便赶到火车站来,悔恨地痛哭着找姐姐。

妹妹终于被姐姐比下去了,你多么成功也没有用,因为姐姐比你善良。

这时火车已经开了,姐姐听到妹妹追着火车喊姐姐,她犹豫一下,还是没有答应。剧终。

姐妹之间有时会有一种潜在的竞争心理,小时候在父母面前竞争,大了在生活中仍旧有比较和竞争,只是不那么明显。心理学家肖斯汤指出,弱者的竞争方式往往是以退为进。夸张自己的牺牲,通过这样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善良,并且唤起别人的内疚感,使别人感到自己有罪,亏待了他。

这个姐姐就是这样的一个弱者,“善良”就是她战胜妹妹的武器。这样,她最后就可以得到她要的东西:别人的赞扬,别人对她妹妹的指责,隐含的报复的快感,以及别人给的同情和帮助。

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的心理困扰,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生

孔子回顾一生时说过一句话:“三十而立。”于是 30岁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有种特殊的意义。

我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许多人在临近 30岁时都要回顾自己的过去,评价自己的现状,并且认真地问自己:“三十而立,我‘立’了什么?”

所谓“立”,在人们心目中,或指自己事业上有成就或有了基础,或指自己有稳定或称心的工作,或指自己有幸福的伴侣。“立”了的人,自然心平气和,而“三十难立”的人,则不由平添了不少烦恼。

一个 28岁的小伙子说:“我现在有种失落感,快 30岁了,没什么成就,生活不安定,家里又催着赶快找个女朋友,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没劲。过去我爱学习,爱好体育和音乐,也热心社会工作,现在我干什么也没精神。有次我来参加活动,那些 20岁左右的男孩女孩都很快乐。我站在窗边,没有人注意到我,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无法和他们一起玩,我觉得很凄凉。”

第一次遇到这种人的时候,我觉得好像有点无能为力。我不能为他们介绍对象,也不能为他们找个好工作,而且他们的挫折感也都有很现实的原因。我曾希望孔子没有说过这句话。

但后来我发现,这种烦恼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件好事。因为他们之中有些人在生活形态、适应方式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结婚往往是由于他们对爱情有种不现实的想法,或是由于他们缺少人际交往的技能,或是由于他们过于自卑或过于自负。事业上的不成功也往往是由于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问题,如过于固执己见、不善合作等。而烦恼正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推动他们或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或者自己,去发现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这种烦恼会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目标。有的人会发现,他原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不是自己认真考虑而得出的,而是盲目地从外界接收的,有些他原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有的人会发现,他原来的生活目标是错误的或不现实的。这种重新审视有助于他们重新确立更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目标。

也有少数人在适应方式、生活目标等方面都没有大问题,他们之所以“三十未立”往往是由于缺少机遇或其他偶然原因带来的挫折。这种人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使他们走出消沉。

“三十而立”这句话,给我们带来了西方人所没有的烦恼。同时,这句话也促使我们做出有效的自我评价和回顾,给了自己一个契机,使自己能够修正人生航向,更好地去生活。所以,我们也许应感谢孔子说过这句话:“三十而立。”

“老色鬼”们的自述

性骚扰者其实都是胆小鬼

说到底我们这些性骚扰者,都是色大胆小。如果色大胆也大,我们何必要用骚扰的方式?我们干脆找情人去了。因为胆小,又好色,心里不满足,性压抑,所以遇到机会,就想占点女孩子的小便宜,南方话叫作吃吃小姑娘的豆腐。为什么叫“吃豆腐”呢?因为豆腐比较软,也就是说,那些比较软弱的女孩子,是我们的首选。

我们这样的人多得很。你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吗:汽车开过一个漆黑的隧道,男孩子对他的女朋友说:“早知道这个隧道这么长,我应该吻你一下。”女朋友惊奇地说:“原来你没有吻我!那吻我的是谁?”这个笑话说明,如果有机会,你身边想占点小便宜的人多得很。

我最喜欢的场合是公共汽车,可以挤一挤、摸一摸,如果发现对方不敢有什么反应,还会进一步。有时,我甚至可以达到性高潮。如果对方指责我,我就借口车挤,我不是有意的,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假如车不挤,我也可以装作“无意”碰碰同座的脚,伸懒腰后又“恰好”把手落在同座的手上。不一会儿,假装睡着了,脑袋自然搁在同座的肩膀上……

这是最常见的性骚扰者,他们的心理很简单:找机会占点便宜。因为他们胆子不大,而且也要面子,还想装正经人,所以在骚扰时,总是要为自己准备后路。

对付他们的方式,关键是勇敢和坚决。比如你瞪着他,严肃地指责他:“自重一点,手拿开!”而且不要管他唠唠叨叨解释什么。如果他继续骚扰,你可以用高跟鞋踩他一脚,或用其他方式打击他一下。他们最怕被别人发现,受到教训,他们也就老实了。

熟人之间,她总不好意思翻脸吧。利用这个机会,就可以动手动脚了。而且女人装得正经,心里也喜欢。

我准备了很多荤笑话在女人面前说。有时也以开玩笑的方式搂搂抱抱。

就算女人不高兴,她们脸皮薄,也不敢怎么样。

人生要享乐,有机会有更多的女人,才是最大的享乐。

这些性骚扰者的心理特点是以己度人,认为女性也像他们一样好色,利用女性的害羞、要面子和不好意思翻脸的心理。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可以正色告诉他们“不要这样,我讨厌”,态度要坚定,要敢于翻脸。他们当时会给自己解释,但是之后他们就不敢再骚扰你了。

我怕谁?再说了,女人胆子都小,怎么敢惹我。

这样心理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街上的流氓地痞。他们的胆大妄为是因为自己是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态度。性骚扰的方式比较直接,或者污言秽语,或者是尾随纠缠;还有一种是掌握了一定权力的人,比如领导。他们相信被骚扰者不敢轻易惹自己。

遇到在街上的性骚扰,最重要的方法是不要搭理。因为你害怕或者厌烦的样子都会强化他们的行为,他们喜欢刺激,而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给他任何反应,这样他们会感到没有趣,性骚扰会相对减弱。

领导中的性骚扰者,会用小恩小惠来诱惑下属。他们的心理是“她有求于我,就不会反抗”,所以你只要不贪心,就会减少危险。

小女孩也不一定懂,而且就算懂,也不好意思。大的女孩不好对付,小的还不好办吗?

对幼女进行性骚扰的人,要么是老年人,要么是格外胆小的人。这些人在性骚扰时,最怕的是被别人知道,所以讨好和欺骗女孩的手段用得很多。

还有一些性骚扰者是性变态者。如果让他们自述,他们会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自己是心理有病才这样。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他们的心理是有问题,但还没有达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地步。

性变态包括裸露癖、窥淫癖等。裸露癖喜欢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性器官,而对正常的性行为没有什么兴趣。他们认为异性是喜欢看他们的性器的,他们也很喜欢看到异性害怕的样子,感到那很刺激。

如果一个裸露癖暴露自己后,女性表现得若无其事,他们是最扫兴的,性骚扰的行为就会减少。

窥淫癖则喜欢偷看异性的裸体。这些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得很内向,甚至很腼腆,看起来不像“坏人”,但是在有机可乘时却绝对不肯放过性骚扰的机会。

性骚扰者的心理,说到底是害怕的,毕竟如同一个贼,是见不得天日的。如果遇到性骚扰者,拒绝的态度必须明确,要表达你的不满和厌恶,请对方尊重你,也请他自重。但要平静从容,反应不要过于强烈,尤其不要用激烈的言辞,以免惹恼对方,激起对方的攻击欲和暴力行为。

是谁害死了诸葛亮

胃溃疡,是你的心“吃不消”

诸葛亮是被别人害死的吗?没有史料记载有谁害死了诸葛亮,是胃溃疡害死了诸葛亮。诸葛亮那么年轻就去世,多少让人感到惋惜。“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通观《三国演义》,诸葛亮得胃溃疡并非偶然。

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许多疾病与其说是生理的原因造成的,不如说是心理的原因造成的,这类疾病叫作心身疾病。高血压、胃溃疡、皮肤病、癌症等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心理因素关系很大,都可以归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根据《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主要症状是吐血、昏倒。

诸葛亮第一次犯病是在他听到张飞的儿子张苞阵亡的消息时。当时他放声大哭,昏倒在地,从那以后就病得卧床不起。这次病得很重,诸葛亮对董厥、樊建等人说:“我自己觉得昏昏沉沉的,没法处理什么事。”怕司马懿追赶,当晚就悄悄班师回了汉中。后来的表现还有“自觉神思不宁”。到去世前,主要的症状还是吐血、昏迷、“心混乱”。

精神分析心理学发现,身体的疾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如一个人厌恶另一个人时,忍不住想吐口水,像要把脏的东西吐出去一样,这象征着要把那个人带来的肮脏感觉“吐出去”。

同样的原理,胃溃疡在心理上象征着“吃不消”。当一个人心理过于紧张焦虑,潜意识就会通过内分泌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作用于胃,通过胃溃疡告诉他:“你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

内科临床大夫认为,吐血是胃溃疡或胃癌的典型症状。而“心混乱”“神思不宁”等,在心理学家看来,是明显的焦虑症症状。根据这两方面的分析,我们不妨这样诊断:诸葛亮由于过度紧张焦虑,

引发了胃溃疡,而胃溃疡又导致了胃出血。可以说,害死诸葛亮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

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和蜀国的形势息息相关:早年,刘备的事业欣欣向荣,诸葛亮没有什么病;后来,伐魏一次次失败,蜀国大将日渐凋零,伐魏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诸葛亮的病就越来越重。

这显然是因为他内心的急迫感越来越重,焦虑越来越重。如果诸葛亮善于通过各种手段调节自身心理压力,同时在蜀国大将日渐凋零的时候充分调动身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由独立支撑变为群策群力的话,也许历史就将改写。

但这些恰恰是谋略超群的诸葛亮的弱项。

诸葛亮刚出山时,有过这样的小事:一天,有人送了一些牛尾巴来,刘备于是顺手用牛尾毛编织起帽子来。诸葛亮看见了,埋怨刘备不再有远大的志向。刘备很惭愧地把帽子扔到地上,讪讪地说:

“我不过是借这个散散心罢了。”当时刘备的兵力不过几千人,跟曹操根本没法相比,刘备正为此烦恼呢,随手编编帽子,诸葛亮却想不到这是减轻压力的方法。

任何手工劳动都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在现代都市里,“陶吧”“玻璃吧”逐渐兴起,人们掏了钱去弄得一身脏,一方面固然是想领略陶艺、吹玻璃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通过手工劳动解除烦恼,调节身心,也是一个重要目的。刘备自己编帽子,正是借编帽子这一手工劳动缓解压力。而诸葛亮却无法理解,可见他没有正视心理压力的存在,至于主动调节就更无从谈起了。

刘备死后,将阿斗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的压力更大,也更加辛劳,但他仍事必躬亲,不会分散压力。有一段故事很说明问题:

五丈原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司马懿问诸葛亮的使者,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日常事务怎么样。使者据实回答,说诸葛亮晚睡早起,小事情都亲力亲为,每天吃的却只是一点点。司马懿听了,环顾左右说:“诸葛亮吃得少,事情多,还能坚持多久!”诸葛亮听了使者的汇报,也非常感慨:“司马懿很了解我啊!”有人劝诸葛亮说:“我看您连文书都亲自校对,整天汗流浃背,怎么能不累呢?司马懿说得很对啊!”诸葛亮哽咽着说:“我并非不知道,但先帝托孤于我,我唯恐别人不像我一样尽心啊!”大伙都陪着他哭。从那以后,诸葛亮时不时地觉得“神思不宁”。

由此可见,诸葛亮事必躬亲的缺点,司马懿和诸葛亮自己都清楚,而诸葛亮之所以不能将手上的事情放手于人,原因是唯恐别人不像他一样尽心。正因如此,他对智勇双全的手下也一直心存疑忌,缺乏信任感。

别人不如他尽心完全有可能,但是像校对这样的事情,诸葛亮贵为丞相,实在是不必自己去做。

行为心理学家针对事务繁忙、压力过大的人提出了要把事情分类:A.必做的事;B.不那么重要的事;C.可做可不做的事。A类事应该自己做,B、C类则不妨假手于人。诸葛亮什么事情都亲自动手,必定十分疲劳,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诸葛亮最后几次伐魏的时候,天下已经比较太平,魏国政治也比较清明,蜀国内部从刘禅到李严上上下下都无心伐魏。伐魏实际上已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而诸葛亮强求成功,为自己规定一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怎么能不焦虑呢?诸葛亮早已意识到实现自己心愿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正因如此,在他的《后出师表》中,才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

不妨这样说,在内心深处,诸葛亮早已预感到伐魏的最后结局就是他自己先死,伐魏之事才算了结。

所以,是诸葛亮害死了诸葛亮。

席慕蓉、三毛和琼瑶

用天赋特长做最棒的自己

如果有人问:席慕蓉、三毛和琼瑶有什么共同之处?人们都会想到她们都是女作家,但是不大会有人注意到另一件巧合,她们都是“数字盲”。

“数字盲”这个名称是席慕蓉的首创。这个名称还真的很“恰当”。在《几何惊梦》一文中,席慕蓉描写了一个数字盲的表现:

在小学时代,我的脑子好像还可以,算术课也能跟得上,可是进了北二女后,数学老师教的东西,我没有一样懂。

那是一种很不好受的滋味: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同学在台下听得兴味盎然,只有我一个人怔怔地坐着,面前摆了一本天书。

席慕蓉的数学成绩是:“月考零分、平时零分。”初中毕业时,她理所当然要补考,补考时,老师把四道补考题给她,她不会做;

又请五个优秀同学教她,她仍旧不会:“干脆把四道题的标准答案写出来让我背,四道题之中,我背会了三题,在下午的补考试卷上得了七十五分……终于毕了业。”

三毛的故事不必细讲了,所有喜欢三毛作品的人都读到过她的故事。她也是怎么也学不会数学,每次考试都失败。但她比席慕蓉有毅力,把一本习题集每题的解答和答案都背了下来,结果在考试中靠这种纯粹的死记硬背得了满分。可惜她比席慕蓉运气差,数学老师怀疑她作弊,竟然用笔在她脸上画了个大零蛋,从而造成了她心灵的巨大创伤。

琼瑶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中学时的数学,也是极差的。

这三个人,大概都可以说是典型的“数字盲”。“数字盲”是一种主要由先天因素引起的智力发展异常。他们对数字理解及数学的运算能力低于常人,而且其原因并非由于不努力。

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智力虽然较差,但在其他方面却未必差,甚至往往会高出常人。席慕蓉数学、物理很差,但是语文成绩很好。她写道:“记得有一次,我得了全初三国文的阅读测验第一名,名字公布出来,物理老师来上课的时候,就用一种很惋惜的口吻说:‘可惜啊!国文那么通,怎么物理就不通呢?真是可惜啊!’”三毛从三岁就开始识字读书,语文也一向很出色的。琼瑶也是一样。从这三个人后来蜚声文坛来看,说她们的语言天赋超出常人,估计不会有错。席慕蓉的物理老师所不知道的是“国文很通,物理很不通”,正是“数字盲”的共同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人类存在着好几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他将其分为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智力。一个

人可能各种智力都较高,我们称之为天才。或者各种智力都很低,我们称之为白痴。也可能某种智力很高却有另一种智力很低,席慕蓉、三毛和琼瑶就是这种人。她们的语言智力很高而逻辑数学智力却极低。所谓“数字盲”实际上应称为逻辑数学智力低下者。

当然,多数人的智力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各种智力之间差距也不明显。智力发展不均衡的人,他们在学校学习中明显地表现为“偏科”,即有些科目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科目成绩却偏差。比如有些学生各门主课成绩都很差,但在体育上(身体运动智力)或音乐上却很出色。“偏科”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智力发展不均衡是其主要原因。

轻微的智力发展不均衡可通过教育弥补,但是如果某个人的某种智力严重落后,教育是行不通的。正如席慕蓉所说“数字盲是永远无药可救的”。这和我们无法教色盲画好水彩画是一个道理。

对这种人恰当的做法是因材施教,放弃弱项的学习而着重培养其强项,使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席慕蓉初中毕业后,就读了台北师范艺术科而不学数学;三毛自闭在家中一段时间后,去从师学画,然后又转而从事写作。她们都在无可奈何中,无意地走上了她们该走的道路。假如她们的父母硬逼着她们上普通高中,去努力学习数、理、化这些课程,那么她们必然会再次失败,会毁掉自信,不但学不好数理化,很可能会一事无成。

现在的学校中,一定仍有许多个“数字盲”无助地与天书一样的数理化课本搏斗,而且屡战屡败已灰心丧气。实际上,他们面前还是有一条出路的,那就是这三位“数字盲”走过的路。他们也许永远学不会数学,却可能会成为“席慕蓉、三毛或琼瑶”,或画家,或音乐家……

一个神秘故事

潜意识中有无尽珍宝

有一位外国作家,写了一个神秘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主人公是一个水手的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第一次随大人上船去玩。

他伏在甲板上看海,忽然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鱼。他指给别人看那条大鱼,但是没有人看得见。

大家想起来一个传说,说海里有一种怪物形状像鱼,一般人看不见。如果一个人能看见它,这就是不祥的,这个人将因它而死。

从此这个人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经常走到海边,每次他走过海边,都能看见这条鱼在海里出现。有时他走在桥上,就看见这条鱼游向桥下。他渐渐习惯了看到这条鱼,但是他从不敢接近这条鱼。就这样他生活了一生。

在他很年老,面临死亡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到鱼那里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他坐上一条小船,划向海里的大鱼。

他问大鱼:“你一直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大鱼回答:

“我想送给你珍宝。”他看到大量的珍宝。

他说:“晚了,我已经要死了。”

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死在海上。

小的时候,我读到这个故事,被深深地触动了。但是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这个故事象征什么,我觉得它象征着什么东西,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个故事就像一个梦一样不可理解。

在我学会解梦后,我知道像这种让人感到神秘的小说,都是作家的较深层的潜意识的产物,我可以把它当作梦解释。

“他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鱼。他指给别人看那一条大鱼,但是没有人看得见这条鱼。”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察见渊鱼者不祥。”在这里的海是潜意识的象征,海像潜意识一样浩瀚无边又深不可测,隐藏着无数的奥秘。大鱼就是大海的奥秘,是潜意识中的精神的象征,直觉的象征,大鱼就是我们所谓的“原始人”。

有些人和一般人不同,他们更容易见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天才的艺术家就是这样一种人。

如果一个人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就注定了不能过一般人的生活。进入潜意识中是有危险的。如果你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心理矛盾,你无力解决这样的矛盾,又贸然介入太深,你的心理平衡就会受到威胁。

精神疾病患者实际上就是进入了潜意识。精神疾病患者会听到我们听不到的声音,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种种人物鬼怪。而他们把这当成真的存在,却不知道这只是一种象征形象而已。精神疾病患者就是“醒着做梦而又把梦当真的人”。

天才的艺术家也可以说是进入潜意识的人,正是在潜意识中他们才获得了那么多新奇的想象。所以天才艺术家很像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区别在于:精神疾病患者已经完全不会和一般人沟通了,艺术家还会;精神疾病患者在潜意识的世界里充满了恐惧,天才艺术家在潜意识世界里如鱼得水。

那个孩子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鱼,让大家担心他。因为如果一个人能看见它大家看不见它,这是不祥的,这个人将因它而死。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他可能成了精神疾病患者,也可能成了艺术家,即使成了艺术家,他也可能像许多艺术家一样饥寒交迫,像凡·高一样几乎饿死。

于是,“他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经常走到海边,每次他走过海边,都看见这条鱼在海里出现。有时他走在桥上,就看见这条鱼游向桥下。他渐渐习惯了看到这条鱼,但是他从不敢接近这条鱼。就这样他生活了一生。”也许他从此找了一份一般工作,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经常走过海边,经常体验到潜意识和艺术的冲动,也许还玩票似的玩过艺术,但是他不敢让自己投入大海。

在他很年老,面临死亡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到鱼那里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永远逃避自己,既然他天生就可以看到潜意识,他总有一天会忍不住去探索它。

他问大鱼:“你一直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

大鱼回答:“我想送给你珍宝。”

他看到大量的珍宝。

他说:“晚了,我已经要死了。”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固然有危险,更有无尽的珍宝。如果那个人早进入潜意识,他也许已经是艺术大师了,他的心灵也可能更丰富了。

我们释梦,就是进入大海。不过,不是自己盲目闯进去,是在释梦技术这一指南针的指导下进入,我们可以规避一些风险,而得到极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