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章 用有担当的人生供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2 / 3)

等待,也可以不是焦躁不安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一次旅游,汽车在到达景点的半路“抛锚”了。大家都烦躁地等着修车。我偶一抬头,看到远处群山起伏,天上万里无云,草地上一群牦牛在安详地吃着草,这一幅画卷美不胜收,于是坐在草地上,读画直到开车。

在我们等着富裕,等着出名,等着许许多多东西的时候,有许多事情可以边等边做,这样我们就可以等得更耐心。

面对冰雪封盖的山坡时,春天并不曾用雷电的烈火去烧化它们,而只是吹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同时等待着。终有一天,所有的冰雪都会融化,只要等待。

快乐咒

懂快乐,心才是真的健康

有个咒语,可以让忧郁苦恼者得到快乐,这个咒语只有两个字:快乐。快乐来源于你自己的心。用不着到商店去买,也用不着向别人讨要,得到自己心中的东西,其实没什么难的。曾有人问我什么叫健康人格,或说什么样的人心理健康。我想了想,如果用最简单的话回答,可以这么说:懂得快乐的人。

可惜许多人不相信快乐咒。他们说:我怎么能快乐?我钱不多,没有爱情,有人排挤我,工作不顺心……他们找出千百个理由为不快乐辩护,倒好像这个“不快乐”是他的一个好朋友似的。

他们都以为快乐是心以外的一个什么东西,而且是很昂贵的奢侈品,非得花大钱才能买得到,有大运气才能让别人送给他们。境遇好时快乐,这很容易,境遇不够好时快乐,才是难能可贵的。心理健康的人,即使在极艰苦的境遇中,仍旧能够快乐。孔子曾被围困,连饿了七天。这七天里,人家竟然天天弹琴唱歌,把一次劫难当成一次野游、一次放假。

宋代的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那时候的海南岛可不同于现在,那是最蛮荒的地方。气候不适应加上传染病,以往官员把去那里当成死在异乡的同义词。可苏东坡到了那里,研究吃研究玩,烧松木实验做墨,也活得快快活活。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境遇应该说都不坏。没有挨饿,没有被批斗,也没有被发配到偏远边疆去。但是快乐的人有多少呢?他说:我要挣到大钱再快乐,出了名再快乐。其实何必要对自己这么严苛?她说:我要丈夫能变得完全如我意才快乐。这等于说她想烦恼一辈子,因为没有人能变得完全如她的意,人与人之间是难以完全契合的。

快乐很容易得到,你看孩子们,没有高级玩具时,用树枝作“宝剑”也可以玩得那么快活。

弥勒佛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下次去寺庙里,你应该看看他,然后,轻轻地念这句咒语:“快乐。”

都是谁的错

对待错误的正确归因方式是开放、不固守己见

做心理咨询的人,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我做心理咨询中,觉得最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人明明做了很过分、很伤害别人的事情,却可以非常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错”“难道我还有错了吗”。

虽然他们可能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母亲,一个频繁出轨的伴侣,一个恩将仇报的朋友,但是他们总能找到(在别人看来是强词夺理的)理由,证明自己没有错,错在别人。

虽然这种现象如此频繁地出现,我还是觉得难以理解。不过我现在至少能承认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了,我可以总结道:“说都是别人的错的那些人,实际上几乎都是真正的过错方。”

这个现象固然有种种层面的原因,我觉得有个原因是最根本的,那就是从来不看自己的问题,总是把过错归咎于别人的人,越来越容易行为失当。

在家庭关系或者其他人际关系中,有的人很善于看到别人的错误,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 —即使自己有些事情做得明显不好,也觉得是情有可原。这些人也几乎不可能得到幸福和快乐,因为他们会觉得周围的人总是不好。他们总是恨恨地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你就不能让我开心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也会这样,归咎于人而不肯反省自己,不愿意承认不好的结果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

比如一个人,他身边的人很生气地责备他不承认错误,甚至指责他的人品。这种责备就算是有道理的,却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责备更让他觉得,责备他的人太坏,不会让他真的自我反省 —人总不会去听一个对自己不好的人的话,然后去做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对不对?我们要做的,是理解这些人的心理机制,这样或许才能找到一些有助于他们改变的方法。从心理机制上看,一个事件发生之后都有一个归因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回归循环中的诠释阶段。而归因中最基本的一个分辨,就是向内或向外的归因。

当一件事情的结果让我们感觉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内归因就会得出结论,这是我的错。而外归因则得出结论,这是别人的错。

这两种归因中,外归因会让人更舒服一点。怪罪别人当然比自责要舒服一点,因为这样自我不必承受责备。因此,人本来都是更愿意对坏的结果做外归因的。

但从长远看,外归因则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归咎于别人而不自我反省,使我们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我们会发现,我们责备了别人之后,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好转。相反,由于我们责备别人,别人恼怒之下,常常会对我们发起反击。

发现了这个后果之后,我们当然还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加强对别人的指责,期望别人最后向自己屈服;或者选择一个新的策略,就是反过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错,是不是也有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加以改变。毕竟,在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说出我们的错误。别人的指责虽然让我们不愉快,但是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许我们可以采纳一下这个视角,从而得到好的结果。

简而言之,不认错虽然一时舒服,但是失去了改过的机会;而肯认错虽然不那么舒服,却带来了改过的可能性。

为什么有些人选择了加强对别人的指责,继续外归因,另外一些人选择了反省自己呢?这个选择有一定的偶然性或者自由意志的因素,也有一些是心理学可以给出的原因。我们知道了这些原因,就可以帮助那些不承认自己错误的外归因者转化。

比如,人在高焦虑的情况下,选择改变自己的概率更小。这是一个心理规律。因此在火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更容易拥挤到一个角落里,而不会想到可以破窗而出。对孩子的高考非常焦虑的父母,不会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因此,人对事情的“错”的大小感觉不同,选择的可能方向也会不同。在一开始,人们都是选择归因于外,如果后来发现也许需要改变这个归因,而错又比较小的话,人们就比较容易转变为自我反省。但如果错比较大,人们就不愿意转变了。

这就解释了本文开头所说的现象,为什么做了很过分的错事的人,更坚持认为是别人的错?因为,错越大,人越焦虑,改变的概率越小。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帮助者的原则,不要强调这个错误的危害,因为越强调对方会越不肯认错和改变。有些事情,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说成是很严重的错或者罪,而说成是一种失误,对方也许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还有,如果发现是自己的错,这个后果自己是不是有办法承担,也是能不能转变为内归因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一个人觉得,这个后果是有办法承担的,那么他也许可以冒险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错。如果他觉得,这个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那么他只好继续坚持归咎于人,这是保证他自己生存的不得已选择。所以我们希望一个人承认错误,需要先告知他,即使他错了也不用太害怕,因为他还是有出路的。最好,我们明确地告诉对方出路是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对方才有可能转变自己的归因。

还有的人之所以不转变,是因为他在外归因中有过获益,因此期望自己能持续指责策略。比如,他过去归罪于别人,向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即使这个要求不合理,身边的人也还是尽量去满足他—也就是对他溺爱,没有原则,别人接受了他的不正确的指责。这样,他就会被惯坏,继续期望“你替我承担所有的错”。

这种情况,表面上看这个人很受益,因为他在关系中持续地归咎于对方而对方也认账,这个人自己就没有罪恶感和内疚感的困扰了。但实际上这个人受害很深。因为归咎于人,他自己就学不会反省自己,学不会改变自己,学不会如何在错误中学习。他的这些能力不能进步,在心理能力上就如同残疾人。

这样的人需要永远有一个人替他背黑锅,替他负责。他离不开这个人—就如我们看到有的人永远抱怨自己的配偶但是对离婚却极端害怕。这种病态依赖让他没有安全感,这也严重损害了他的幸福。

作为心理咨询师,不会无限度地承接来访者的指责,而且会帮助对方看清归咎于人这种方式的危害,从而增加来访者转变的概率。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归咎于人固然是一种坏习惯,盲目地归咎于自己也同样是坏习惯。有些人凡出错都盲目内归因,其结果将成为抑郁症。真正健康的模式,应该是有开放性、不固守自己的先入之见,让自己对各种可能性都加以观察思考。

现实中的事情,很少有都是别人的错,或都是自己的错的,常常是我们和别人各有各的失误或不足。在行为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新的信息,可以用合理的推论来不断改进自己的诠释,这样假以时日,总会越来越准确地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向正确的方向进行自我调节,获得更美好的人生。

论贪婪

贪婪很多时候也能成为生命营养

贪婪的名声一向不好。佛家说世上有三毒:贪、嗔、痴,而贪婪居三毒之首。

说一个人贪婪,就等于说他不是好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漂亮聪明又有管理天才,只因犯了一个贪字,许多读者就把她看成了大观园里头号反面人物。可仔细想想,《红楼梦》里又有几个人不贪婪?大观园里的头号正面人物贾宝玉,其实比凤姐更贪得无厌,只不过凤姐贪的是钱财,是权势,而宝玉贪的是情。

凤姐放高利贷、收贿赂,弄的钱也还有限,并没想把荣国府的银子都装到她腰包里,弄权更无非是在奴才们头上弄,并没打算统治贾母、王夫人。

宝玉的贪婪却真是不得了,他简直是对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个个生情。不要说宝姐姐和林妹妹了,宝玉情为之动的小姐里至少还有湘云、宝琴,在丫鬟里就更多了,袭人、晴雯、麝月之外,还有莺儿、紫鹃、金钏、玉钏、四儿、五儿,另外加上寺里的妙玉,乡下的二丫头,梦中的可卿,刘姥姥编造的茗玉,以及别人的小妾香菱、平儿等。宝玉的贪婪,又哪里是区区凤姐所能比拟!林妹妹的衰弱,金钏的跳井,妙玉的被劫,晴雯的被逐,当然都另有原因,可也不能说和宝玉对感情的贪婪没有关系。

走出大观园,从古看到今,到处都有贪婪。中国古代有个商人出身的统帅,领兵御敌时把水井拦起来,靠卖水给军兵来赚外快。结果理所当然地打败仗当了俘虏,真是个挺有趣的贪人。还有个将军贪名,竟自封宇宙大将军和统管六合大元帅,更足以画出人的贪心有多大。

当代人就更不必说了。随手举个例子 —啊,还是不举了,免得打名誉权官司—只说说我自己吧。我就是个贪婪的人。我希望自己是个学者,能在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这几门学科里有成就。我还希望自己是个科学家,除了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外,还深通生物学、医学。我还希望自己是个艺术家,会写诗作文,绘画摄影,还懂音乐。当然,生活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做一回实业家,至少也要做做广告人。我还想做记者,做导游,做节目主持人,还有恋爱、交友、旅行……我何尝不知道,要做这些事我需要很长很长的寿命,还必须总得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 —对了,这一点也是我所希望的。

这么多我要关注的爱好,经常让我有疲于奔命的感觉。

可是,谁敢说自己毫无贪婪心呢?

生命免不了有贪婪,或者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贪婪,因为有生命就有爱恋,有爱恋就有贪婪。孩子爱玩,就会贪玩误了学习;成人爱财,就会贪财误了生活。“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可是不贪恋穿肠毒药,就没有了李白的豪放、刘伶的高逸、武松的刚猛;不贪恋刮骨钢刀,也就没有了柳永的缠绵、晏几道的深情、宝玉的体贴。贪婪的确是生命的大毒,但有时候它也是生命的营养。这真是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也许,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矛盾。

低速度原则

放慢速度,才能尽享人生美妙

尽管人们的身体可以很快启动,心灵和情感却需要慢慢唤醒,“低速度原则”正是心灵和情感所需。

企业家们都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懂得应该提高工作效率,懂得提高速度的好处。高速度是企业家的优秀品质之一,不能想象一个办事拖拖拉拉的人能够成功。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高速度原则”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人们要用飞机代替火车,用快餐代替传统的正餐,连恋爱都要“尽快进入实质性接触”,而不耐烦像过去的人那样等待日久生情。

高速度有它的好处,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做更多的事,从而得到更多的收益。在工作中,高速度原则是黄金原则。

但是在休闲和家庭生活中,有一个同样有益的原则 —低速度原则。有时,它比高速度原则还要有益。

如旅游。按高速度原则旅游的人总想在同样时间内多玩一些景点。一个景点到了,急匆匆地照相,又急匆匆地上车赶到下一个景点。一天下来,收获了一堆千篇一律的“到此一游”式的照片,收获了疲倦劳累,还收获了“这地方我去过了”或“这地方也不怎么样”的评价。

而懂得享受旅游的人是服从低速度原则的。他不在乎是否“跑全了景点”,只关心自己是否领略了景色中的妙处。他慢慢走,让心情一点点放松,让躁动平息,让自己融入湖光山色,融入林木花草,注意到细小的趣事,或一只探头探脑的松鼠,或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他也许玩的地方较少,但收获的却更多,他收获了宁静的喜悦和独特的感受。

这时候,高速度带来的是更多,低速度才能得到更好。

拉开易拉罐,你就可以解渴,但是如果你想品茶,就应该尝试茶道,经历那一道道繁复的程序,也只有慢慢经过了这些程序,你才能真正享受茶。

要得到性满足可以很省时间,但是无爱的性带来的只有感官享乐,随后便是空虚。如果要品味爱情,你必须花很多时间,慢慢地进入另一个人的心灵。

在心理学上把那些性子急、缺少耐心的行为叫作 A型行为。A型行为模式的人把高速度原则用到了休闲和家庭生活中,做什么都像在工作。在玩的时候也想着得高分,总是匆匆忙忙。他们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但是也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在心理上也缺少弹性,一旦工作上有了重大失败,也容易在心理上垮掉。

高速度原则往往伴随着情绪生活的苍白和麻木。能高速度体验到的情绪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消极的。人可以在一秒不到的时间内陷入愤怒,却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温馨或宁静。高速度的休闲不可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放松。同样,家庭中的亲情更需要时间慢慢地培养。一个总是高速度生活的人往往会被家人抱怨为冷漠无情。

为什么有些人会把工作中的“高速度原则”用到休闲和家庭生活中?

在大环境上看是因为工业化文明。工业化文明中有这种倾向,永远追求高速度。这一倾向使人们生活的品位遭到了破坏,正如它破坏了自然一样。

在具体的人身上,往往是一种习惯,一种匆忙生活的习惯。习惯了快,习惯了不去细细体会品味那些细致的情感。

另外,“快就是好”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对很多人有影响。有的人对任何低效率都不能容忍,认为那是“不好的”。

在内心深处,这些人都有种不安全感。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永远站在事业的顶峰,只有自己获得财富和地位,才会有人尊敬,有人爱。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没有休息的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他们不能慢,不能放松,因为他们认为那意味着被别人远远超过,意味着失败,意味着不安全。

我们应该让自己告别这些习惯和错误的观念。

生活中有应该快的时候,也有应该慢的时候。在该慢的时候快,同样是一种错误。

听说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星期天在地里劳动,结果受到了神的惩罚,因为那不是他应该劳动的时候。

依法治家

越任性的孩子,越想拥有会立规矩的父母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不听话,你和他说多少遍的话他都当耳边风,再多说几句,孩子还嫌你唠叨该怎么办。具体表现真是五花八门。学龄前孩子的家长大多是抱怨这些孩子任性,比如想要买什么东西就一定要买,如果父母不给买就大哭大闹;孩子上学后,主要问题就是孩子不爱学习,或者违反纪律,或者是早晨不肯起床等等。

家长问我有什么“心理学的秘诀”可以让孩子听话。秘诀其实有一个,很简单,而且是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就会的方法 —“法治”。商鞅曾经把一根木杆放在城门口,并且宣布说谁把这木杆扛到另一个城门就赏一大笔金子。大家都觉得这命令像一个玩笑,扛这木杆很容易,凭什么要给这样高的奖赏。有一个人试着扛了这木杆,结果商鞅真的给了他那些金子。从此,商鞅的任何法令大家都认真执行。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听商鞅的话呢?商鞅并不是他们的父亲,商鞅也没有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没有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地说,原因是商鞅说话算话,立了法就按照法令办事。

而家长大多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对孩子说话,从来都不认真。我们可以许诺说,如果你如何如何,周日我带你去吃肯德基。但是到了周日,我们有其他事情,就随意把去吃肯德基的承诺推翻了。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父母的话是不算数的,以后我们再说什么,孩子当然就不听了。这怨不得孩子,是我们“教”他们的,教他们不要把父母的话当真。

我们唠唠叨叨,孩子就知道我们的话是没有分量的,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的。

我们往往会很情绪化。在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可以从轻发落甚至一笑了之;假如正赶上我们心情不大好,我们可能就会大发雷霆。我们这样做,孩子就从我们的行动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关键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而是父母当时的情绪。”在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小心谨慎;而在父母情绪好的时候,不妨无法无天。

我们见到孩子犯错误,常常会忍不住愤怒。这会给孩子一个感觉,觉得父母不爱他们,或者至少是不怎么爱他们。这会使他们和父母感情疏远,而一旦和父母关系不亲密,父母的话他们更不听了—我们都喜欢听爱我们的人的劝告,而不会听不爱我们的人的话。

孩子大哭大闹,要买我们不让买的东西。我们一开始是讲理,后来生气了打他,再后来我们实在烦了,受不了了,就买了这东西打发孩子。于是孩子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哭闹,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上面这种种方式,都不是“法治”。“法治”的家庭中是有规矩的,父母和孩子都要守规矩。

很少遇到懂“依法治家”的父母,有一次,一个母亲说起她教育四五岁大的女儿的故事,让我很是赞同。

她的小女儿性格比较固执,想要什么就非要不可,不给她就会哭闹。她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决定要想办法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

一次去商店,女儿看上了一样东西,一定要。她先给女儿讲道理,告诉她为什么不能买这个东西。女儿能懂,但是还是哭着要。她就对女儿说:“我知道你想要,也知道不给你买你很难受。买是不能买的,但是我允许你哭。我是你妈妈,我会陪着你在商店哭。你要哭多久就哭多久,哭完了我们就回家。”

女儿在商店哭了两个多小时,她就陪了那么久。直到女儿说哭够了,母女两人才一起回家。家里人问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她们母女都没说。

这之后,女儿的固执行为明显有了改善。

我很欣赏这个母亲的做法,她的方法就是“法治”。她告诉孩子规矩是什么,而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她这规矩是不可以随便改的。不论你哭多久,我也不会改这个规矩。但是,母亲没有和孩子发火,而是表示理解孩子,愿意陪着孩子,所以,规矩虽然严格,孩子也并不觉得母亲不爱自己。这样,孩子会学会守规矩,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允许做的。规矩就是家庭中的“法”,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守法”,这不会影响父母孩子之间的亲情。

“依法治家”,可以解决非常多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不做作业,不守纪律,我们不必责骂,只需要定规矩。有进步如何奖励,有错误如何惩罚,都应该事先说清楚,说具体。在事情发生后,我们依法奖惩就可以了。当然,这个秘诀说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首先“立规矩”就不可以随便立。我们的规矩要合理,不能是全凭家长的喜憎来定规矩。如果孩子从内心中觉得这个规矩没有道理,他是不会遵守的 —假如他违心地遵守,反而会损伤独立性和自信心。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起立规矩。而且,规矩应该是孩子做得到的,是对孩子有益处的。有一次,一个家长做了一个计划,要求他的儿子照着做。我一看这个计划,全天没有留出一点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这样的计划怎么可以强迫孩子遵守?

其次,父母有时候会心软,不愿看孩子哭,就狠不下心来“照规矩办”。爱心令人感动,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溺爱使孩子没有规矩,有了坏习惯。日久天长,坏习惯就很难改变了,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这些家长不知道一个心理学知识:越是任性的孩子,在他内心深处越渴望有能管住自己的父母、有规矩的父母。因为这样的父母更有心理力量,更受孩子尊重和信赖,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试想,假如孩子发现父母拿自己这样一个小孩子都没有办法,他怎么能真正地尊重和信赖父母?年轻的父母不妨试试“依法治家”,你会发现孩子的行为更好了,亲子关系也更亲密了。“法”不是没有人情的、不自由的东西。

教师的焦虑

对未来的焦虑,才是学生负担的源头

中央三令五申要为学生减负,但是学生的负担却越减越重,那么是谁在为学生增负?如果说是教师,教师为什么偏要做这件事?教师也不是虐待学生的虐待狂,而且教师让学生增加负担,自己的负担也会随之增加。

如果分析一下教师心理,就会知道教师不敢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因。这个原因是焦虑感,焦虑感不解决,任何减负的措施都难以生效。

焦虑的来源是整个社会的焦虑感,人们都感觉到了社会发展的加快,感觉到了在以后的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媒体反复宣传的“信息经济”“知本家时代”,无不强化着这个感觉,所以从家长到教师,都希望学生能跟上时代需求。在家长和教师看来,多学习、上大学就是跟上时代的唯一方式。

“说一千道一万,升学是关键”,这是教师的想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希望学生能主动地多学习,但是他们往往又没有很好的激励手段。当他们发现学生对学习有些厌倦的时候,焦虑感就更强了。怎么办呢?他们本能的想法就是强迫他们多学,但越强迫,学生越厌学,教师只好更多强迫。这就像一个喂小孩子吃饭的母亲,孩子越不吃饭,她越急着让孩子吃;她越急着让孩子吃,孩子越讨厌吃饭,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焦虑和无有效方法的现状不变,继续的三令五申的效果就会被消融。我们可以让学校不公布学生名次,但是这样一来,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如何,心里没有底,他们的焦虑反而增加了。教师也失去了用排名来刺激学生学习这个手段,如果他们没有更好的鼓励学生学习的方法,他们对学生会感到无能为力,因此也增加了焦虑。他们也必然会有新的方法阻止学生放松自己,给学生加压。

真正解决学生负担,就不能把教师看作学生负担的源头。焦虑才是源头。我们也许应该通过更多的宣传,让家长、教师都知道,未来虽然是知识经济,但是未来首要的是人的创新能力。

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大量的教师培训,让教师懂得最新的教育心理学的成果,知道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知道不留那么多作业、不强迫学生苦读,也可以让学生像喜欢玩游戏一样迷恋学习。在新的教育心理学方法下,学生会不仅不会喊“负担重”,反而会求老师“让我们再学习一会儿吧,学习太有趣了”。

“充话费送小孩”是个谣言

骗孩子让成人有优越感,却使孩子失去自尊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有个谣言,必须认真地辟一下,那就是“充话费送小孩”: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没有过这种活动,充话费送手机是有过的,送耳机或者别的什么也都可能,但是从来没有送过小孩,而且以后也不会送小孩。

读者也许会说:“你傻吗?这也需要辟谣?谁都知道这是假的。 ”但是大家也许忘了,小孩子们未必知道这是假的,比如那些三四岁以下的小孩子,他们也许会真的相信。

也许有人说:“我们就是逗小孩,所以才这样说的。小孩子会当真,所以这才好玩。”

那么我要告诉大家,这其实并不好玩。

说起来,在“充话费送小孩”这个版本的谣言出现之前,还有更古老的版本,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小孩”。而小孩子们对这个谣言也会相信,这也让大人们觉得很好玩。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好玩呢?心理分析开始了(注意,以下所说的,未必符合每一个人,只是常见的情况)。

逗小孩有优越感。

人都需要有优越感,而优越感的来源就是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当有一定成就的时候,人的优越感就可以得到满足—不过用这个方式来获得优越感似乎很艰难。所以有人选择其他方式,比如笑话一下丑人、穷人,或者孩子。

喜剧中之所以要有小丑,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优越感。我们看到小丑笨拙、出错、受伤……有优越感了,所以哈哈大笑,真开心。

骗孩子,也同样快乐,因为骗成人并不容易。如果你想骗人反而被别人骗了,那就没有优越感只有自卑感了。

但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好骗,真的是好骗。骗孩子获得优越感,方便,真的是方便。

除了优越感之外,父母使用“充话费送小孩”谣言,可以让孩子变得“容易被管教”。

小孩子不听话、淘气,父母有时候真的是累,心里真的是烦躁,这点做父母的人都深有体会。

父母说:“你是我们充话费送的,如果你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这种方法相当见效,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孩子害怕了,就乖了,听话了,好带了。

既然这个管理方法这样好用,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辟谣”?让这个谣言代代相传,有什么不好吗?如果我们单从效果出发,传授这类方法给家长,让他们实现轻易管教成功的技术,还真的是管用。

但是,这种方法还真的有点不太好。因为这种方法虽然管孩子容易了,但毁孩子也容易了,孩子可能会更听话了,可是孩子的生命力也被挫伤了。这就好比慢性鼻炎不好治,但是也有一天就能治好的方法,那就是把鼻子割了,一刀下去鼻炎去无踪。

我们都不知道这个谣言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充话费送的、垃圾堆捡的 —意思就是不花一分钱,也就等于告诉孩子—你一钱不值。孩子将失去自尊感。

既然你一钱不值,你还敢放肆?还敢不听话?如果你不听话,我可以充话费的时候再领一个,反正也是免费的,没有成本。

你本来就是垃圾,有了父母,你才能成为一个人,你还敢违抗父母?

充话费送的、垃圾堆捡的 —意思就是父母给孩子的爱,随时都可能失去。孩子将失去安全感。惶惶不安中,孩子从此活得谨小慎微。

充话费送的、垃圾堆捡的 —意思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并没有深刻的、不可断裂的联系。因此孩子将损失归属感。他们来自手机或者垃圾,所以应该对手机或者垃圾有归属感才对。

偏偏成年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往往正好是孩子在思考“我从哪里来”的年纪,刚好有了一个答案,一个这样的答案。

如果父母真的知道这种谣言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还会愿意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管孩子吗?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的,也许很爱,只不过是有一点点无知。

也许有的父母说,这也太危言耸听了吧?我们都这样说过,也没见孩子都毁了。

这个呢,其实你说得对。横穿高速公路的人,也没都被撞。在野生动物园老虎区下车的人,也没都被老虎咬。告诉孩子他是垃圾堆里捡的,孩子心理强大而顶过来的也不在少数,孩子天生生命力强悍,从“垃圾堆长出常青藤”,这也不是不可能。即使很多父母无知并且粗暴,很多小孩子还是成功地愈合了自己的心理创伤。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当然知道充话费是不送小孩的,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不过会有一种感觉,觉得和父母不够亲。如果小时候其他心理伤害多,至多他们会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我想说的不过是:这个说法对小孩子的心理伤害值比你以为的可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危险的大小,比你以为的可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

选择,是你的。

如果是我,我宁愿到别处去获得优越感。当孩子惹我烦的时候,如果我没有好的办法,宁愿忍受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烦恼。我宁愿忍受孩子不听我的话。因为我的孩子,不是充话费送的,而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孩子独特的精神和心灵,是宇宙中最神奇的造物。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探索,需要尝试,需要自己去体会,而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生活。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大的危险父母需要管束他,但一些小的地方,父母只好忍耐,因为他有自己的意志。不管多烦,不可能抛弃他,也不可能不再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