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一卷 秦朝篇(1 / 3)

张荫麟

第一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一 吕不韦与嬴政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古风》之一)

这首壮丽的诗是一个掀天揭地的巨灵的最好速写。这巨灵的来历,说来话长。

当长平之战前不久,有一个秦国王孙,名子楚的,被“质”在赵。他是太子安国君所生,却非嫡出,他的母亲又不得宠,因此赵人待他很冷薄,他连王孙的排场也维持不住。但是阳翟(韩地)大贾吕不韦在邯郸做买卖,一看见他,便认为他是“奇货可居”。

不韦见子楚,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道:“你还是去光大自己的门庭吧!却来光大我的!”不韦说:“你有所不知,我的门庭要等你的来光大。”子楚明白了,便和他商量两家光大门庭的办法。当时,安国君最爱幸的华阳夫人没有生育的希望,安国君还没有立嗣。不韦一面献上巨款,给子楚结交宾客,沽钓声名,一面辇了巨款,亲到秦国,替他运动。不久华阳夫人便收到许多子楚孝敬的珍宝,不久她便时常听到人称赞子楚的贤能,不久她的姊姊便走来替她的前途忧虑,大意说道:“妹妹现在是得意极了,但可曾想到色衰爱弛的一天?到时有谁可倚靠!就算太子爱你到老,他百岁之后,继位的儿子要为自己母亲吐气,你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子楚对你的孝顺,却是少有的。何不趁如今在太子跟前能够说上话,把他提拔起来,将来他感恩图报,还不是同自己的儿子一般?”华阳夫人一点头,子楚的命运便改变了。

不韦回到邯郸时,子楚已成了正式的王太孙,不韦也被任为他的师傅。他们成功之后,不免用美人醇酒庆祝一番。邯郸在战国时以美女著名,不韦的爱姬,尤其是邯郸美女的上选,妙擅歌舞。有次她也出来奉酒,子楚一见倾心,便要不韦把她相让。不韦气得要死,但一想过去的破费和将来的利益,只得忍气答应。赵姬既归子楚,不到一年(正当长平之战后一年),产了一子,即是后来做秦王和秦始皇帝的嬴政。当时传说,赵姬离吕家之时已经孕了嬴政。但看后来不韦所受嬴政的待遇,这传说多半是谣言。

嬴政于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才十三岁。这时不韦是食邑十万户的文信侯,位居相国;他从前的爱妾已做了太后,并且和他私续旧欢。不韦的权势可以想象。他的政治野心不小,他招贤礼士,养客三千,打算在自己手中完成统一的大业。但嬴政却不是甘心做傀儡的。他即位第九年,太后的姘夫嫪毐在咸阳反叛,他用神速的手段戡定了乱事以后,乘机把太后的政权完全褫夺,并且株连到吕不韦,将他免职,逐归本封的洛阳。过了两年,嬴政又把他贬到蜀郡。在忧忿夹攻之下,不韦服毒自杀。

不韦以韩人而执秦政,他所客养和援用的又多三晋人,和他结交的太后又是赵女,这种“非我族类”的势力是秦人所嫉忌的。不韦罢相的一年(秦王政十年),适值“郑国渠”事件发生,更增加了秦人对外客的疑惧。郑国也是韩人,为有名的水利工程师。当初韩廷见亡国的大祸迫在眉睫,便派他往秦,劝秦廷开凿一条沟通泾水和洛水的大渠,想借此消磨秦的民力,延缓它的对外侵略。这渠才凿了一半,郑国的阴谋泄露。其后虽然因为嬴政知道这渠也是秦国的大利,仍旧听了郑国的话,把它完成,结果辟田百万多顷,秦国更加富强;但郑国阴谋的发现,使秦宗室对于游宦的外客颇有忌惮。嬴政于是下了有名的“逐客令”,厉行搜索,要把外籍的游士统统赶走。这命令因为李斯的劝谏而取消。但不韦自杀后,嬴政到底把所有给他送丧的三晋门客都驱逐出境,由此可见逐客令是和不韦有关的,也可见不韦的坍台是和种族之见有关的。

二 六国混一

嬴政既打倒了吕不韦,收揽了秦国的大权,便开始图谋六国。这时,六国早已丧失了单独抗秦的力量,不过它们的合纵还足以祸秦。嬴政即位的第六年,秦国还吃了三晋和卫、楚联军的一次亏。当时大梁人尉缭也看到的,假如六国的君主稍有智慧,赢政一不小心,便会遭遇智伯、夫差和齐湣王的命运也未可知。但尉缭不被祖国重用,于是他来到咸阳,劝嬴政道:“愿大王不要爱惜财物,只要您派人贿赂列国的大臣,来破坏他们本国的计谋,不过花三十万金,六王可以尽虏。”嬴政果然采纳了这策略,此后六国果然再不费一矢互助而静待嬴政逐个解决。

首先对秦屈服,希望以屈服代替牺牲,而首先被牺牲的是韩。秦王政十四年,韩王安为李斯所诱,对秦献玺称臣,并献南阳地。十七年,秦的南阳守将举兵入新郑,虏韩王,灭其国。李斯赴韩之前,韩王派了著名的公子韩非入秦,谋纾国难。嬴政留非,想重用他,但不久听了李斯和另一位大臣的谗言,又把他下狱。口吃的韩非有冤没处诉,终于给李斯毒死在狱中。

韩亡后九年之间,嬴政以迅雷烈风的力量,一意东征,先后把其余的五国灭了。这五国的君主,连够得上说抵抗的招架也没有,鸡犬似的一一被缚到咸阳。这期间,只有侠士荆轲,曾替燕国演过一出壮烈的悲剧。

秦王政十九年,赵国既灭,嬴政亲到邯郸,活埋了所有旧时母家的仇人;次年他回到咸阳,有燕国使臣荆轲卑辞求觐,说要进献秦国逃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最膏腴的地域督亢的地图。献图的意思就是要纳地。秦王大喜,穿上朝服,排起仪仗,立即传见。荆轲捧着头函,副使秦舞阳捧着地图匣依次上殿。秦舞阳忽然股栗色变,廷臣惊怪,荆轲笑瞧了一眼舞阳,上前解释道:“北番蛮夷的鄙人,未曾见过天子,所以惶恐失措,伏望大王包容,俾得完成使事。”秦王索阅地图,荆轲取了呈上。地图展到尽处,竟有匕首出现!荆轲左手把着秦王的袖,右手抢过匕首,就猛力刺去,但没有刺到身上,秦王已断袖走开。秦王拔剑,便剑长鞘紧,急猝拔不出,荆轲追他,两人绕柱而走。秦廷的规矩,殿上侍从的人不许带兵器,而殿下的卫士,非奉旨不许上殿。秦王忙乱中没有想到殿下的卫士,但殿上的文臣,又哪里是荆轲的敌手。秦王失了魂似的只是绕着柱走。最后,侍臣们大声提醒了他,把剑从背后顺力拔出,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便将匕首向他掷去,不中,中铜柱。这匕首是用毒药炼过的,微伤可以致命。荆轲受了八创,已知绝望,倚柱狂笑,笑了又骂,结果被肢解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荆轲离开燕国之前,在易水边的别筵上,当着满座白衣冠的送客,最后唱的歌,也可以做他的挽歌。

荆轲死后六年(前221年)是秦王政在位的第二十六年,在这一年里六国尽灭,于是秦王政以一道冠冕堂皇的诏令,收结五个半世纪的混战局面,同时宣告新帝国的成立。那诏书道:

……异日韩王约地效玺,请为藩臣,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所有六国的罪状,除燕国的外,都是捏造的。诏书继续说道: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国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在睥睨古今、踌躇满志之余,嬴政觉得一切旧有的君主称号都不适用了。

战国以前,人主最高的尊号是王,天神最高的尊号是帝。自从诸侯称王后,王已失了最高的地位,于是人们就把帝拉下来代替,而别以本有光大之义的“皇”字称最高的天神。但自从东西帝之议起,帝在人间,又失去最高的地位了,于是很自然的办法,就是把皇字挪下来。秦国的神州里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为尊贵,于是李斯等上尊号作泰皇。但嬴政不喜欢这旧套,他把泰字除去,添上帝字,合成“皇帝”;又废除周代通行的谥法(即君主死后,按其行为,追加名号,有褒有贬),自称为“始皇帝”,预定后世计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同时始皇又接受了邹衍的学说,以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火的水德;因为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又因为四时中和水相配的是冬季,而冬季始自十月,于是改以十月为岁首。邹衍是相信政治的精神也会随着五德而转移的,他的一些信徒认为与水德相配的政治应当是猛烈苛刻的政治,这正中始皇的心怀。

三 新帝国的经营

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都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而秦变法以来新设的少数封区,自从嫪毐和吕不韦被诛之后也已完全消灭,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在这帝国成立之初,丞相绾曾主张仿周朝的办法于燕、齐、楚等僻远的地方分封皇子,以便镇慑,但他的提议给李斯打消了。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当时朝里掌民政的最高官吏有丞相,掌兵事的最高官吏有太尉,掌监察的最高官吏有御史大夫。

这三十六郡的名称和地位各是什么,是现今史家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大概的说,秦在开国初的境域,北边包括今辽宁的南部,还有河北、山西及绥远、宁夏两省的南部;西边包括甘肃和四川两省的大部分;南边包括湖南、江西和福建;东以福建至辽东的海岸为界。从前臣服于燕的朝鲜,现在也成为秦的藩属。此外,西北和西南边外的蛮夷君长称臣于秦的也有不少。我们试回想姬周帝国初建时,西则邦畿之外便是边陲,南则巴蜀、吴、楚皆属化外,沿海则有徐戎、淮夷、莱夷盘据,北则燕、晋已与戎狄杂处,而在这范围里,除了“邦畿千里”外,至少分立了一百三十以上的小国。我们拿这种情形和三十六郡一统的嬴秦帝国比较,便知道过去八九百年间,诸夏民族地盘的扩张,和政治组织的进步了。峄山的始皇纪功石刻里说: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这些话一点也没有过火。

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统治权力,这是始皇灭六国后面对着的最大问题,且看他如何解答。

帝国成立之初,始皇令全国“大酺”来庆祝(秦法平时是禁三人以上聚饮的)。当众人还在醉梦中的时候,他突然宣布没收民间一切的兵器。没收所得被运到咸阳,铸成无数大钟和十二个各重一千石以上的“金人”,它们被放在宫廷里。接着他又把全国最豪富的家族共十二万户强迫迁到咸阳,放在中央的监视之下。没有兵器,又没有钱财,人民怎能够作得起大乱来?

次年,始皇开始进行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皆从咸阳出发,其一东达燕、齐,其一南达吴、楚。道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路身筑得坚而且厚,遇着容易崩坏的地段,还要打下铜桩。这宏大的工程,乃是始皇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他灭六国后为防死灰复燃,当然不会让各国余剩的军队留存,但偌大的疆土若用秦国原有的军队处处分派驻守,则分不胜分。而且若分得薄,一旦事变猝起,还是不够应付;若分得厚,就会渐渐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始皇不但不肯采用重兵驻防的政策,并且还把旧有六国的边城,除燕、赵北边的以外,统统拆毁了。他让秦国原有的军队依旧集中在秦国的本部,少数的地方兵只是警察的性质。驰道的建造,为的是让中央军在任何地方有叛乱的时候,可以迅速赶到去平定。历来创业之主的军事布置没有比始皇更精明的了。(1896年李鸿章骋使欧洲,过德国,问军事于俾斯麦,他的劝告有云:“练兵更有一事须知:一国的军队不必分驻,宜驻中权,扼要地,无论何时何地,有需兵力,闻令即行,但行军的道路,当首先筹及。”这正是秦始皇所采的政策。)

武力的统治不够,还要加上文化的统治;物质的缴械不够,还要加上思想的缴械。始皇三十四年(始皇即帝位后不改元,其纪年通即王位以来计),韩非的愚民政策终于实现。始皇在朝廷里养了七十多个儒生和学者,叫作博士。有一次某博士奉承了始皇一篇颂赞的大文章,始皇读了甚为高兴,另一位博士却上书责备作者的阿谀,并且是古非今地对郡县制度有所批评。始皇征问李斯的意思,李斯复奏道: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辨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者,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岁刑)。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以吏为师。

始皇轻轻地在奏牍上批了一个“可”字,便造成了千古叹恨的文化浩劫。

以上讲的是始皇内防反侧的办法,现在再看他外除边患的努力。

自从战国中期以来,为燕、赵、秦三国北方边患的有两个游牧民族,东胡和匈奴——总名为胡。东胡出没于今河北的北边和辽宁、热河一带,受它寇略的是燕、赵。匈奴出没于今察哈尔、绥远和晋、陕、甘的北边一带,燕、赵、秦并受它寇略。这两个民族,各包含若干散漫的部落,还没有统一的政治组织。它们在战国中期以前的历史十分茫昧,不过它们和春秋时代各种名色的戎狄似是同一族类,但它们是否为这些戎狄中某部分的后身,还有它们和各种戎狄间的亲谊是怎样,现在都无从稽考了。现在所知道的秦以前的胡夏关系史中,只有三个摇旗呐喊的攘胡人物的活动。第一个是和楚怀王同时的赵武灵王。他首先采用胡人的特长来制胡人,首先脱却长裙拖地的国装,而穿上短衣露袴的胡服,以便学习骑战。他领着新练的劲旅,向沿边的匈奴部落进攻,把国土向西北拓展。在新边界上,他筑了一道长城,从察哈尔的蔚县东北(代)至河套的西北角外(高阙),并且沿边设了代、雁门和云中三郡。第二个攘胡的英雄是秦舞阳(随荆轲入秦的副使)的祖父秦开。他曾被“质”在东胡,甚得胡人的信任。归燕国后,他率兵袭击东胡,把他们驱逐到一千多里外,这时大约是乐毅破齐前后。接着燕国也在新边界上筑了一道长城,从察哈尔宣化东北(造阳)至辽宁辽阳县北(襄平),并且沿边设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郡。秦开破东胡后,约莫三四十年,赵有名将李牧,戍雁门,代郡以备胡。他经过长期敛兵坚守,养精蓄锐,乘着匈奴的骄气突然出战,斩了匈奴十多万骑,此后十几年间,匈奴不敢走近赵边。

当燕、赵对秦做最后挣扎时,根本无暇顾及塞外,而始皇初并六国忙着辑绥内部,也暂把边事抛开,因此胡人得到了复兴的机会。旧时赵武灵王取自匈奴的河套一带,现在复归于匈奴了,而始皇三十二年,甚至还出现了“亡秦者胡”的谶语。于是始皇派蒙恬领兵三十万北征,不久就收复了河套,并且进展至套外,始皇在新得的土地上设了九原郡。为谋北边的一劳永逸,始皇于三十三至三十四年间,又经始两件宏大的工程:其一是从河套外的九原郡治起,筑了一条长一千八百里的“直道”,直通关内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从此至咸阳有泾、渭可通);其二是把燕、赵北界的长城,和秦国旧有的西北边城连接起来,大加修葺,傍山险,填溪谷,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境),东迄辽东郡的碣石(在渤海岸朝鲜境),这就是后世有名的“万里长城”。

始皇经营北边,有一半是防守性质,但他开辟南徼,则是纯粹的侵略。

现在的两广和安南,在秦时是“百越”(越与粤通)种族所居。这些种族和浙江的於越大约是同出一系的,但文化较於越远为落后。他们在秦以前的历史完全是空白。在秦时,他们还过着半渔猎、半耕稼的生活,他们还仰赖中国的铜铁器,尤其是田器。他们还要从中国输入马、牛、羊,可见牧畜业在他们中间还不发达。不像北方游牧民族的犷悍,也没有胡地生活的艰难,他们绝不致成为秦帝国的边患,但始皇却不肯放过他们。灭六国后不久(始皇二十六年?),他即派尉屠睢领着五十万大军去征百越,并派监禄凿渠通湘、漓二水(漓水是珠江的上游),以便输运。秦军所向无敌,越人逃匿于深山丛林中。秦军久戍,粮食不继,士卒疲饿,越人乘机半夜出击,大败秦军,杀屠睢。但始皇续派援兵,终于在三十三年把百越平定,并在他们的土地上,分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略当今广东省,桂林郡略当广西省,象郡略当安南中北部)。百越置郡之后,当时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差不多就完全归到始皇统治之下了。琅琊台的始皇纪功石刻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