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贰 出将入相不容易(2)(2 / 3)

大业五年(609年),特别喜欢东游西逛的隋炀帝突发奇想,欲巡察黄河以西地区。裴矩看到机会来了,派人游说高昌王麹伯雅与伊吾吐屯设等人,一番威逼利诱,使其遣使入朝示好。

三月,炀帝西巡到达张掖附近的燕支山(汉代匈奴人曾在霍去病的攻击下哀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而此时,裴矩已经搞了一个巨大的“面子工程”在等着他——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国国主披金挂银、身着锦缎,亲自侧身路旁大礼迎候,一路上香烛之烟四起,鼓乐歌舞喧天。当地的老百姓也被强行组织起来,穿着节日盛装跟随观看,人流涌动,车马相接,欢迎队伍竟绵延十余里……隋炀帝果然对此盛景十分受用,再进封裴矩为银青光禄大夫。裴矩食髓知味,决定搞一次更大的“形象工程”,让隋炀帝再高兴一次。

第二年,即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巡行东都洛阳。裴矩以“蛮夷朝贡者多”为由,将洛阳的主干大街变成了巨大的露天舞台。他召集了上万名来自各地的各民族演艺人员,展开众多表演项目,“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当地官员和百姓们如同过节一样,盛装出行,任意观看。更为夸张的是,在洛阳的主要商业区,树都用绸缎包裹装饰起来,还搭起了巨大的帷帐,里面摆满了珍馐美酒,对前来朝觐的人一律盛情款待,白吃白喝,分文不收。慕名前来的人当然赞叹中原是神仙之地,可在这番奢靡浪费背后,尚有无数生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过不管怎样,裴矩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他又得到了隋炀帝的赞赏。

见南、北、西都平定得差不多了,裴矩的眼睛瞄向东方。

这是裴矩一生最大的污点。他三番五次鼓动隋炀帝穷兵黩武,东征高句丽,而这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资治通鉴》有言:“卒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皆矩之唱(倡)导也。”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倾全国之力,调百万大军以及数百万后勤补给人员大举东进,然而却在辽东遭到痛击,尸横遍野,大败而归。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亲征,就在辽东城将下之际,后院起火,杨玄感反叛,隋军只好回兵平叛,东征再度功败垂成。

大业十年(614年),已接近疯狂的隋炀帝三度亲征,高句丽此时也是疲惫不堪,就干脆假装投降,隋炀帝赶紧借坡下驴,草草收兵。

经历了这三次大折腾,大隋已被彻底掏空。《隋书·食货志》说:“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疆场之所倾败,劳敝之所殂殒,虽复太半不归……良家之子,多赴于边陲,分离哭泣之声,连响于州县。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

大业十二年(616年),裴矩随隋炀帝前往江都(扬州)。此时已是天下大乱,民变四起,但炀帝的骄奢淫逸无半点收敛。裴矩对此心知肚明,却只是逢迎取悦,不敢有所谏诤。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当时,跟随隋炀帝在扬州的骁果军思家心切,无心恋战,纷纷逃离江都。又是裴矩出了个馊主意:将江都寡妇和未嫁女子配给士卒“恣欲”,连尼姑道姑等都不能幸免。兵士们在江南有了家眷,逃走的情况有所缓解。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骁果军统领司马德戡等人的煽动下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裴矩亦被擒,但因当初为骁果士兵娶妇之举得以幸免,还在宇文化及篡位建立许国后,被授为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并封蔡国公。

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裴矩又被窦建德所俘,竟也备受礼遇,在窦建德手下做了吏部尚书。

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在虎牢关之战中被李世民生擒,裴矩又降唐,被拜为太子李建成的左庶子,后改任太子詹事。

至此,裴矩已身历北齐、北周、隋、许(宇文化及)、夏(窦建德)、唐六朝,这期间刀兵四起,政权更迭,物是人非,杀戮频仍,而裴矩却始终以其长袖善舞的手段自保无虞,且备受重用,实是史上罕闻!

03

入唐之后,已然七十多岁高龄的裴矩再次令人惊愕地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这位给隋炀帝出尽了坏主意的裴公,竟然成了大唐初年有名的忠直干才,在很多重要的历史关头都有他的身影。

武德八年(625年),备受东突厥倾轧的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人入唐请求和亲,唐高祖因其远隔苍茫犹豫难断。对突厥形势了如指掌的裴矩劝谏:现在突厥东强西弱,我们应远交近攻,答应与西突厥和亲,这样就可以有力牵制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然后再徐徐图之。高祖深以为是。

武德九年(626年),祸起萧墙,秦王李世民突然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闪电般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作为“太子派”重要成员的裴矩值此生死关头,再次神奇地选对了边,迅速倒向了李世民的“秦王派”。

太子、齐王被杀后,二人的余党数千人退守东宫,欲做殊死一搏,裴矩受命前往劝说,竟令太子派残党土崩瓦解,为李世民上位立下大功。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裴矩继续备受重用,被任命为民部尚书,此时他已经年近八十,但是依然宵衣旰食,勤政不已。

更为重要的是,裴矩察言观色的能力一点儿没有因为身体的衰老而衰退。他很快发现,唐太宗和隋炀帝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想当明君,因此自然会喜欢诤臣(至少做出的姿态是这样的),于是裴矩开始了他又一次的“角色反转”。

唐初官场腐败严重,令唐太宗非常头疼,竟想出了“钓鱼执法”的下策。他暗中派人以财物行贿,试探官员,结果刑部的一个官员没禁住诱惑收了一匹绢,唐太宗大怒,要杀这个人以儆效尤。

皇帝在气头上,没人敢说话,不料裴矩站了出来,据理力争:官员贪腐,自然该杀,可陛下以财货诱之,令其犯错,这不符合圣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训诫。这一番话竟然说动了李世民,他还召集朝廷百官对裴矩大加褒奖:“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从此,裴矩又成了和魏徵齐名的诤臣!

不过,这是裴矩最后的辉煌了。不久后的贞观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时年八十岁。

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在历史风烟里一路走来,究竟应该怎么评价裴矩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他的评价比较中性:“佞于隋而忠于唐。”其实不是裴矩变了,而是皇帝品行不一样了。皇帝的喜好就像立在宫殿前的华表,而臣子就像华表的影子,影子的形状,取决于华表。

《新唐书》的作者之一、曾写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则对他评价很低:“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何哉?唯奸人多才能,与时而成败也。妖禽孽狐,当昼则伏自如,得夜乃为之祥。”

曾与裴矩同朝为官的御史孙伏伽,曾言辞激烈地弹劾时任民部尚书的裴矩,说他是“苟钓虚名,不知救恤百姓”之辈。与裴矩见风使舵不同,这位孙伏伽不但是国史可考的第一位状元,而且曾经拽着唐太宗的马缰死谏,是个真正的“硬骨头”。

总体而言,裴矩的历史形象复杂多变,难以定论,但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看重的气节而言,似有所亏。也正因此,同为所谓“诤臣”,魏徵死后谥号“文贞”,而裴矩死后却谥号“敬”,虽然都是嘉词,但在中国委婉而有深意的谥号表意体系中,还是有很微妙的不同。

更有意思的是,现代人也会拿这位传奇人物来开开玩笑。在黄易的著名武侠小说《大唐双龙传》中,裴矩竟成了魔门第一高手石之轩的化身。这则趣闻,也为后人对他的评价留下了一个看似荒诞实则颇有意味的注脚。

天生反骨吴三桂,在明亡明,事清叛清崇祯十七年(1644年)是个甲申年,也是让中国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

这一年里,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建立大顺朝;大明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大清皇帝皇太极去世,儿子福临被多尔衮等亲王拥立为帝,建元顺治。

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接连发生,有一个人一直处于时代大旋涡的中心,对历史的走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01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吴三桂提山海关精兵入关,捍卫大明。没想到走到一半,消息传来,北京城已被攻下,崇祯皇帝自杀。

吴三桂面临十字路口:是归降闯王的大顺政权,还是继续效忠已经亡国的大明朝?或者投向那个与他争斗了几十年的关外强敌大清?

正在观望犹豫之时,吴三桂昔日的战友大同总兵唐通带着四万两白银前来,代表李自成劝吴三桂投降大顺朝。他一同带来的,还有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亲笔劝降信。

吴三桂的家人都留在北京,包括他最心爱的小妾陈圆圆,如今都在李自成手上了。

唐通盛赞李自成礼贤下士,必成大业。吴三桂动摇了。

就在此时,他接到了吴家人从北京偷偷送出的一封信,信上告诉他,闯王大将刘宗敏已把陈圆圆抢去,还把吴襄投入狱中遭受酷刑,逼其缴付巨额赎金。

吴三桂大怒。大丈夫连自己的女人和父亲也保护不了,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于是他发兵突袭唐通部,得胜之后立即回到山海关,派使者向关外清兵求救。

吴三桂守宁远、山海关多年,与清兵大小打过几十仗,是多年的宿敌,现在他将与灭掉明朝的大顺兵决一死战,便转头向这个昔日强敌乞师。

历史就在这儿掉了一个头。

清朝当权的睿亲王多尔衮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重要时机,率八万八旗精骑兵,强行军数日到达山海关。

吴三桂开关迎接,多尔衮大摆仪仗,和吴三桂一起祭拜上天。双方约定,吴部士兵全部用白布缠在肩膀上作为标志,以区别于李自成的军队。此时,闻知吴三桂偷袭唐通的李自成早已率二十万大军直扑山海关。

双方在山海关一片石大战,吴三桂部先与李自成军交手,打到中午,双方都很吃力,吴军渐渐不支。

狡猾的多尔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乘着一阵大风,飞沙走石,天地昏暗,两支精骑各两万,从吴三桂军右边杀出,万箭齐发,飞射闯军。铁骑滚滚,如狂涛巨浪般势不可当,直冲进闯王军中,大顺军瞬间大乱。李自成在高岗上观战,见此情况大惊道:这是辫子兵啊!赶紧拍马下岗,带着亲兵逃跑了。

大顺军在八旗军凶猛的攻击下全面溃败,清、吴联军追击四十里,直杀得血流成河。

这一战打得闯王李自成一蹶不振,一路向西逃跑,吴三桂紧紧追击。他心中憋着一股恶气,因为小妾陈圆圆虽是抢回来了,可他父亲吴襄及全家大小三十多口已被李自成全部杀掉。

吴三桂跟着清武英王阿济格直追到山西,又从山西到陕西再到湖广,李自成被赶上了绝路,第二年在湖北九宫山被杀。

02

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鹿鼎记》中韦小宝骂他“高邮咸鸭蛋”就源出于此。他长得两道剑眉,一管高鼻,看着气势逼人,举止又从容有度,端的是风度十足。不过他打小在辽东长大,受当地民风影响,也雄健过人,武功超群,是崇祯朝的武举人。

当年,吴襄曾与五百骑被困于清朝大军之中,明主将祖大寿虽是吴三桂的舅舅,也知道再去救援无异于肉包子打狗,不肯发兵。

吴三桂苦求无果,大哭而出,飞身上马,率家将二十骑,奋勇冲入敌阵。诸人受他的勇气激励,无不以一当百,居然砍出一条血路,将吴襄几百人救出了清兵包围圈。据说皇太极远远看见,大为感慨道:“小吴将军真英雄!”

这一战让吴三桂名扬天下,时人称为“孝闻九边,勇冠三军”。

几年后,吴襄在一次战役中因为擅自撤退被撤职,而吴三桂则被提拔为总兵,这时他才二十七岁。

崇祯皇帝在北京召见了他,这个年轻英俊又潇洒勇武的边疆大将立即成为京城各大“趴体”的宠儿,人人以识得小吴总兵为荣。

大臣田弘遇在苏州采得能歌善舞的美女陈圆圆,献给每天眉头锁得紧紧的崇祯皇帝,想让他不要那么脸臭。但皇帝这个位置是真不好坐,陈圆圆这样的美人居然还是没让皇帝开心,被退回了田府。

小吴将军在田家的“趴体”上见着了美如天仙的陈圆圆。此女明眸善睐,歌喉婉转,小吴没有崇祯皇帝的定力,对她一见倾心。老田有心结交手上有兵的强权人物,便做了个人情,把陈圆圆送给了小吴。英雄配美人,成了一时佳话。

可惜好景不长,边关战情紧急,吴三桂又要奔赴前线。松山一战,大明朝最后的精锐在洪承畴手上,誓与清兵决一死战,吴三桂即为洪大将军手下八总兵之一,那个后来来劝降他的唐通也是。

然而现实很残酷,明军大败,唯吴三桂一军独存,他只得退守山海关,据自然之险继续抗击清军。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以前的一对敌手,如今联合起来打败了大顺李闯王,吴三桂已是骑虎难下,有进无退。

清兵入关打的是为崇祯帝报仇的口号,赶走了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大仇”已报,他们却不打算回去了。

这时候,清军定鼎中原的大好形势已经明朗,中原易主是铁定的事情了。

03

明末才子吴梅村写下《圆圆曲》,暗讽吴三桂降清引狼入室的举动,但后来的情况就不是这个书生能预料到的了。

顺治二年(1645年)后,吴三桂全心倒向大清。为表忠心,他不遗余力地剿杀抗清力量,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还是南明小朝廷的人马,全用血腥的屠杀手段“排头砍将过去”。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1662年,下令用弓弦绞杀了南明最后的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因为此功,他被封为平西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成为权倾朝野的一方诸侯。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年轻的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自恃力量强大,清帝年轻不经事,而当年那些的猛将精兵早已是东流之水,遂联合靖南王、平南王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

这仗一直打到康熙十七年,吴军由原来差点饮马长江的大好形势,渐渐变得局促起来。

吴三桂没有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当年残杀明军的行为尚历历在目,现在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反对削藩,这种两面三刀的作风,甚是不得人心。

另一方面,康熙皇帝出乎意料地了得,他在全国布置了一盘棋。别看他年轻,在用人和收服人心等方面,他都比吴三桂高出不止一筹。

吴三桂看情况不对,就有称帝“自娱”的想法,于是在衡阳自立,定国号为“周”。不过他在这年秋天就病死了,只过了一会儿皇帝瘾。

又打了几年仗,三藩被全部平定,已死多时的吴三桂被清廷清算。他们称吴三桂“明季罪人,本朝反贼”,简直罪大恶极。后来的史书又把他写成了当朝最大的逆子贼臣,就是要让他遗臭万年。

可吴三桂能得那么多人誓死效忠,头发白了还能再起兵争雄天下,不会只是见风使舵,唯利是图之辈吧?

有一本叫《庭闻录》的书,是吴三桂一个部下的儿子写的,记载了关于吴三桂的很多事情。

明末大臣傅宗龙是吴三桂的老上司,对他有恩。傅宗龙的儿子傅汝在吴三桂手下当差,随时出入王府,老吴当他是亲兄弟。

明将毛文龙原来也是老吴的上司,入清后家里势衰,被一李姓将军硬夺宅子。毛家一个老仆人千里迢迢赶到云南,请出吴三桂给他家做主。吴三桂果然帮助毛家拿回了家产,还让李氏赔偿了损失。

在富贵不忘故旧方面,吴三桂还是很有风范的。

有个王公良,从辽东就和吴三桂在一起,他也知道吴亲王所为不善,但他对别人说:我当然知道早晚要死,但这个人对我这么好,我不可对不起他。吴三桂兵败后,王公良自焚而死。

吴三桂大处不佳,于德行有亏,却能在小处收拢人心,得人死力。

其实,那些人效忠的只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模式,不是在效忠某个人。

用得着得捧,用不着就扔

彭越不死,朕心不安

他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式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被誉为“游击战始祖”。有人说,他的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与同时代的韩信相比虽然略逊一筹,他的功绩却并不比韩信逊色。

然而,这个刘邦手下最得力、功劳最大的将领之一,结局却异常悲惨。当他因病无法亲自带兵执行刘邦的命令时,就被人诬告谋反,最终被剁成肉酱分给诸侯尝鲜。

01

出生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的彭越本来与江苏人刘邦没什么交集,也没有大丈夫就要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如果非要说,他的理想不过是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小日子。

不过在秦末,要过上这样的日子,靠老老实实劳动恐怕做不到,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捷径”——做强盗。

当然了,他也有正当职业。他的正当职业是打鱼,做强盗应该算是兼职。

虽然他本人没有远大理想,但是和他一起做兼职的小兄弟有。小兄弟对他说:现在不少有本事的人都起来造反了,咱们也反吧,大哥你领头,带着咱们干!

彭越说造啥子反,有那个闲心,还不如多打点鱼,把生活搞好比什么都强。

小兄弟们再三鼓动彭越带他们造反,彭越不胜其烦,就找了个理由,说现在两条龙刚开始搏斗,咱们还是等一下,看看情况再说,这才把他们打发走。

彭越所谓的两条龙,是指揭竿而起的陈胜和项羽的叔叔项梁。

一年后,那些小兄弟又来纠缠,请他做他们的头儿,带领他们造反。这次彭越干脆直接拒绝:我不想和你们一起干!可是最后他实在拗不过,还是勉强答应了。

那时候,他身边聚集起来的小兄弟已经有一百多人,彭越觉得要管好这么多人,必须先立个规矩。

他跟他们说,明天太阳出来就集合,谁也不许迟到,迟到者杀头。

小兄弟们嘻嘻哈哈地答应了。他们平时散漫惯了,还以为彭越是开玩笑呢,便没把这个当回事。到了第二天,迟到者竟有十多人,一个最不像话的,直到中午才姗姗而来。

要杀这么多人,彭越做不到,但要他自食其言,他更做不到,那就机动灵活一点儿,把最后来的那个杀掉就行了。

可是彭越的让步,还是让人觉得可笑——迟到就杀头,这是什么事儿啊?所以当彭越命令手下执行时,那人吃了豹子胆不干,其他人则笑着说何必当真,今后不迟到就行了。

彭越不听他们啰唆,亲自动手把最后来的那个人杀掉了。

从此以后,那些人怕他怕得要死,他说东他们不敢往西,他说坐下他们不敢站着。

02

杀人立威后,彭越正式拉起了队伍,又逐渐收罗了一些散兵游勇,队伍很快发展到一千多人。

虽然彭越的队伍占了不少土地,但他似乎并未打算自立为王。也许在他看来,他不适合自己当老板,更适合给人打工。

他看中的老板是刘邦。

那时的刘邦正带领军队攻打昌邑,彭越带上自己的人马去帮忙。但是直到公元前205年春天,彭越才正式归附汉王刘邦,那时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三万多人。

彭越为刘邦收复了十多座魏地城池,刘邦便直接任命他为魏国国相,并让他独揽兵权。

刘邦当时的主要对手是楚王项羽,而彭越对刘邦的主要贡献,也是在楚汉相争之时。在这期间,彭越采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等许多游击战术,率部在楚军后方大搞偷袭,经常使项羽的粮食得不到补给,搞得项羽顾得了东顾不了西,陷于两面作战的窘境,不得不多次回兵救援。项羽的楚军被最大限度地牵制了,前线汉军被楚军歼灭的概率大大减少。

后人把彭越的这种游击战做法总结为兵法计谋的一种,称之“彭越挠楚”:分兵多路,一部分兵力从不同方向对敌人进行佯攻袭扰,牵制敌人,使其首尾不能相救,另一部分兵力绕道对其他目标进行实攻。

如果说,刘邦的最后胜利是因为他用“三条腿”走路的话,那么彭越在后方大搞游击战这条“腿”,无论如何也要算其中重要的一条(另两条是刘邦的正面防御和韩信的千里包抄)。凭借“三条腿”走到垓下,刘邦走进了阳光灿烂的春天,项羽却到了万劫不复的末日。在这里,彭越助刘邦一举干掉了疲惫不堪的楚军,将最后的胜利果实收入囊中。

刘邦的功劳簿上,彭越的名字相当耀眼。当年春天,彭越被刘邦封为梁王,建都定陶(今山东定陶)。

03

登上梁王宝座是彭越的人生顶点,对此他已知足,因为“小富即安”本来就是他的人生理想。然而,小心谨慎了大半辈子的彭越,却在这之后一不留神把刘邦惹着了。

祸起于一头“巨大的野猪”。

当时,有一个阳夏侯名叫陈豨(豨:巨大的野猪),在投降了匈奴的韩王信的鼓动下起兵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同时命令各诸侯王跟他一起去“打野猪”,可是最后理他的居然只有他的儿子齐王刘肥和齐相曹参,其他诸侯王全都装聋作哑,拒绝听令。

堂堂皇帝的命令都没人听,可想而知刘邦的心理阴影该有多大!他铲除异姓王的心理动因,也许就是那时候产生的。

其他诸侯王为什么不听刘邦号令,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两个原因导致彭越未能听命出兵:一是年纪大了,二是正在生病(有人说他是装病,不过这不大可能,因为不符合他的性格)。

彭越确实并非不听号令。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他就派出部将领兵去邯郸与刘邦会师,可是这不但未能让刘邦消气,反而成了火上浇油。一回到洛阳,刘邦就派人去梁国追责。

刘邦如此对待唯一一个理他的诸侯王,实在有点欺软怕硬的意思。

刘邦的做法,连彭越的部将扈辄都看不下去了,他坚决反对彭越到洛阳去谢罪——打仗的时候要你去你说你病了,现在不叫你去你偏要去,如果是我,我也会认为当初你是装病,这是欺君之罪啊,我的领导!你到洛阳不是自投罗网吗?淮阴侯韩信就是前车之鉴啊!

受到刘邦使臣的责备,彭越本来就不知如何是好,扈辄这番话更是让他慌了手脚。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扈辄咬牙切齿地说,如今要想自保,唯一的办法是趁机反了,先发制人进攻洛阳,打他个措手不及,说不定领导您也能弄个皇帝当当。

大胆!彭越一声大喝,我是断然不会那样做的,这种话不许再说!

他不想造反,又想不出对付刘邦的好办法,只好继续称病。

就在他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时,万万没想到国内出了叛徒。扈辄鼓动彭越造反的事不知怎么被梁国太仆知道了,他连夜逃到洛阳向刘邦告密。

这时的刘邦反倒冷静了,听了举报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派了一个使团去“慰问”彭越。

彭越一听皇上对他这么好,自己生了点小病就派这么多人来探望,这是要把人感动死,哪里还会怀疑其中有诈呢?

“慰问团”一到梁国,就把毫无防备的彭越抓了起来,送到洛阳受审。

04

审来审去毫无结果,或者说毫无刘邦想要的结果,因为怎么也找不到彭越造反的证据。但不定罪也不行,否则就白费了这么大力气,那就定个“反形已具”罪吧。

啥意思?就是当初扈辄鼓动你造反,你虽然没有造反,但是也没把扈辄杀了,这就叫“反形已具”。即使没有实际的造反行动,仅仅是“反形已具”,也是大罪,也是最高领导无法容忍的。

不过这时候的刘邦好歹还没有忘记彭越的巨大功绩,再加上彭越确实年纪大了,就饶了他一命,仅将他废为庶人,让他到四川青衣县“养老”去了。

位于今四川名山县北部的青衣县(如今已不存在)青山绿水,气候宜人,虽然是个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但到那里去“养老”也很不错,说不定比当诸侯王还能多活几年呢。

可是偏偏彭越在被押往流放地途中遇到了个“贵人”。

他是在郑县(在今陕西省渭南市)遇到“贵人”吕后的,那时吕后正从长安前往洛阳。鉴于他们有叔嫂情分,不是外人,彭越见了吕后就像孩子见了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心中的委屈一股脑全说了出来,然后表示自己已经是老得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这辈子也没别的奢望,只希望能够把这把老骨头埋在家乡。

吕后说,兄弟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然后就把彭越带回了洛阳。

吕后的举动,把刘邦惊得目瞪口呆。这女人胆子也太大了,当初滥用私刑先斩后奏杀了韩信,如今又擅自带回了朝廷要犯,眼里哪还有王法,到底朕是皇上还是她是皇上?

吕后说你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听了老婆的话,刘邦这才觉得这个女人把彭越带回来并非头脑发热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吕后的话是这样的:彭越这个人不简单啊,能够从一个强盗混成诸侯王,说明他有过人的本事,号召力惊人。你把他流放到四川去,不是养虎为患,放虎归山吗?日后他若是得到机会,再召集起一队人东山再起,你说你怎么应付?我为什么把他带回来,你这下明白了吧?

明白倒是明白了,可是作为一个皇帝,也不能不讲信用啊,说好了只是流放他,现在又弄回来杀掉,实在让人有点不好意思。吕后说,金口玉言,你的话当然不能不算数,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吕后的办法毫无新意,无非又是诬陷谋反那一套。她收买了随彭越一同被流放四川的一个舍人,授意他告发彭越回到洛阳后又号召家人造反。

再次被捕入狱的彭越百口莫辩,加上审理此案的新任廷尉王恬开猜透了吕后的心思,不由分说判了他死罪,诛三族。

这一回刘邦可没那么心慈手软了,彭越被砍了头还不放过他,下令不准任何人替他收尸,否则同罪。

但比起吕后那个蛇蝎女人的狠来,刘邦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她居然下令把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然后煮成肉汤分给各路诸侯王品尝。

喝着彭越汤,不知诸侯王们品尝到的是什么滋味,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也许他们在想: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不定下一个就是我。所以啊,该吃吃,该喝喝吧。

彭越死得不仅无辜,而且对不起他的英武。韩信死时好歹是中央政府各路诸侯一起串了个场,这排场对得起他国士无双的身份,可梁王彭越被人直接从自己的地盘上带走时,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实在是可怜啊。

萧何杀韩信之后

01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带兵讨伐谋反的陈豨,吕后坐镇长安召见萧何,申明淮阴侯韩信联合陈豨意图谋反,要求萧何请韩信入宫。

萧何依从,韩信入宫后便被吕后埋伏的刀斧手斩杀。

萧何辅助吕后杀了韩信,除去了汉高祖刘邦的一块心病,立了大功,刘邦给他增加封邑五千户,并允许他指派一名都尉加五百名兵士作为私人护卫。

加官晋爵的萧何自认为圣眷正隆,大摆宴席接受宾客的庆贺。一时之间,萧相国府上门庭若市,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这时候,却有一个人身着素衣白履,声称前来为萧相国吊丧。

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史记》)02萧何定睛一看,来者是自己的门客召平。

召平是秦朝时期的东陵侯,后来天下大乱便辞官隐居,终日以种瓜自娱。因他种出来的瓜脆甜爽口,因此被时人称为“东陵瓜”。萧何到关中后听闻召平贤明,便召其为幕僚,召平确实也为萧何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再大的功劳也不好扫别人的兴。

萧何满心不悦地训斥:你喝醉了吗?

召平见萧何没有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便说,明公不要再高兴了,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萧何闻言脸色大变,赶忙将召平请入内室。

萧何不解地问,先生,虽然我如今贵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可谓圣眷正隆,但是我遇事一向小心谨慎,不敢稍有疏忽。为何您刚才出此言论?

召平说,皇帝陛下南征北战亲冒矢石,而你却在长安安居高座,竟然还能得到加封,我觉得陛下已经怀疑你了。你没看到淮阴侯韩信当年也曾功高盖主吗?小心落到韩信的下场啊!

萧何一听,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他早早入宫等候面见汉高祖,力陈自己无功受禄不敢领取封赏,并请求将自己的家产也捐给朝廷。

汉高祖谦让劝勉之后,欣然接受了萧何的建议,又对萧何大大赞赏了一番。

对此,《史记》中的记载只短短一句话:“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说得虽然简略,但从“大喜”二字,能隐隐看出一丝不同寻常。

03

第二年黥布谋反,汉高祖刘邦再次领兵出征,仍旧是萧何坐镇长安。

萧何每次派人将军粮辎重运到前线,刘邦都会问使者萧相国在忙什么。

使者也总是回答:相国殚精竭虑,爱民如子!

刘邦听后默不作声。

使者回到长安如实禀告,萧何也猜不透他这位陛下的心思。

有一天萧何再次遇到召平,便将事情如实告诉了他。召平闻言叹气,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萧何脸色煞白,忙问为什么。召平说道:您身为百官之首已经无可封赏,现在皇帝问您的动向,实际上是怕您在长安图谋不轨啊!关中百姓对您爱戴拥护,您也竭力安抚百姓,以您的号召力,占据关中很容易,到时候百姓归附,陛下将腹背受敌,所以他才对你不放心。

萧何问,那我该怎么办?

召平说很简单,给自己制造些坏名声就可以了,比如强买老百姓田产,让百姓骂您恨您甚至到陛下那里告您,这样他就会放心了。

萧何长叹一声:我怎么能去做贪官污吏呢?!但是性命攸关,最终他还是听了召平的建议。

汉高祖刘邦得胜归来进入长安,长安百姓纷纷拦住皇帝的车驾状告相国萧何。随行官员听说百姓要状告相国,立即上报了汉高祖。

皇帝亲自接见,老百姓们说:相国强买强卖我们的房产,从中牟利千万之多。

汉高祖刘邦听了之后却在心中暗笑,堂堂相国居然抢夺老百姓财物,真是难成大事,看来我可以高枕无忧了!

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史记》)虽然心里这么想,刘邦还是要对老百姓有所交代的。他叫来萧何,假装愤怒地将百姓的上访状纸扔给萧何:当相国的应该多想想怎么为老百姓办实事,你看看你自己干的这些事情!你自己去跟老百姓谢罪吧!

萧何表面上吓得唯唯诺诺,转身出宫,立刻就高高兴兴地照办了。

不过萧何还是改不了为民着想的热心毛病。

第二天,他清退了所有自己“霸占”的财产,向汉高祖汇报进展。原本君臣和乐,结果他见气氛良好,趁机向皇帝提了个建议:长安狭小,上林苑土地广袤,与其荒废,不如交给老百姓来开垦。等老百姓开垦之后粮食由老百姓取走,剩下的秸秆归政府,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刘邦一听萧何又在笼络民心,当即大怒。

相国收了商人的钱财,来打我上林苑的主意!来人,给我抓起来!

于是相国萧何被戴上刑具打入了天牢。

04

过了几天,见高祖心情不错,一名侍卫趁机问他,相国有什么罪,怎么被打入监牢了?

刘邦微微一笑:我听说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李斯把功劳都让给皇帝,罪过都留给自己。如今你嘴里的相国收了商人钱财,竟来讨要朕的上林苑,以此讨好百姓,给自己赚好名声。

侍卫当即辩白道:这就是相国的职责啊,陛下怎么会怀疑萧何接受商人的钱财呢?当初诸侯谋反,陛下御驾亲征,那时候应该是相国受贿的好时机,如果当时他稍有动作,关中早就易主了,哪还用等到现在?况且不就是因为李斯谄媚,所以秦朝才失去了天下的?

刘邦一听,对侍卫的话很不高兴,但是细细一想确实有道理,于是命使者前往传旨,无罪释放萧何。

听到皇帝赦免的圣旨,萧何连家都不回,直接赶到皇宫面见刘邦,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谢罪。汉高祖刘邦见老伙计蓬头垢面,心中非常过意不去,少不得一番安抚。

随着召平的话一一应验,萧何也终于想通了,从此以后他在朝上再不敢发表意见,唯皇帝的命令是从,终于得以善终。

没人害死狄青

01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崛起的西夏国进攻大宋的保安军。双方交战,保安军节节败退。

近年与西夏打仗屡战屡败,宋军将士都有畏敌心理,士气低迷。眼见战况越来越不妙,就在此时,蓦地从斜刺里杀出一支宋军,军中大旗飘扬,上书一个“狄”字。为首一将,披头散发,戴着一个面目狰狞的铜面具,大声喊杀,率先冲向西夏军,左冲右突,勇不可当,西夏军无不见者披靡。

宋军士气大振,一时杀声震天,把西夏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力。西夏元帅李元昊远远望见,下令鸣金撤退。

一战打退来犯之敌,西夏军被这铜面具将军的勇猛吓得心惊胆战,他们说铜面将军从天而降,会吸人的灵魂,因此都叫他“狄天使”。

这位“天使”便是狄青,时任延州指使,奉命驰援保安军。苦战之下取得胜利,狄青威名大扬,特获跳级提拔。

次年,狄青重伤之下,听到西夏军又来进犯安远寨,立即飞身而起,提刀跨马当先冲出,部下无不感动,奋勇争先,再次击败敌人。

此时的狄青已足够成为宋军的中流砥柱,只是当时宋军的高级将领低能,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呆板机械,几次大战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有狄青这样的中下级军官英勇善战,大形势之下,宋军依旧吃亏很多。

不得已,宋军换帅,仁宗任命文官范仲淹、韩琦、尹洙等为主帅对付西夏。这几位对狄青非常欣赏,认定他是将帅之才,范仲淹还送给他一本《左氏春秋》,鼓励他读书,说作为一名将军,不懂古今之事,那就是空有匹夫之勇。狄青大为感动,潜心读书,成为一名深有韬略的勇将。

接连几年与西夏交锋,狄青前后二十五战,攻破金汤城,修筑招安寨,扼守战略要地,杀敌立功,受到宋廷的重视。到西夏李元昊向宋称臣和谈之时,狄青已升任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进入了宋军的高级指挥官行列。

02

狄青行伍出身,因犯事被脸上刺字,发往部队服役。他天生是打仗的料,武艺高超,射术精湛,被选入禁军。宋夏战争爆发,他被选送西北前线,开始了辉煌的军旅生涯。

仁宗皇祐年间,广西的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引兵叛乱,号称南天国,连胜官军,岭南震动。狄青主动请缨:我是当兵出身,除了打仗,没有其他报效国家的方式,只要让我带上精兵强将,我定斩了侬智高的脑袋献给皇上!

仁宗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平叛总司令。

狄青下令,在他到达广西前,宋军严守阵营,严禁擅自出战。但前线将军陈曙等贪功,发兵与叛军交战于昆仑关下,被侬智高打得大败。宋军连败,士气相当低迷。

狄青到达前线,立即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当场将陈曙等三十多人拿下,推出去斩首。

如果命令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这仗还怎么打?

军官们这才领略到狄将军的铁腕,无不心惊凛然,再也不敢有违命之举。

南方军队多信鬼神,之前的连战连败让宋军很有畏敌情绪,为此,狄青召开誓师大会。他在会上当众大声祈祷:皇天后土当保佑我军平叛胜利!说着取出一百枚制钱,又说:如我军能取胜,请神灵让这些钱全部字面朝上!

他把钱往地上一撒,将士们定睛一看,竟真的全部是字面朝上!全军顿时欢声雷动:老天爷站在我们这边!

狄青命令亲兵拿来钉子,将制钱全部钉在地上,盖上青布:等得胜回朝再来收拾这些钱!

03

狄青令大军原地休整。

敌军间谍侦察后以为宋军不会出击,便放松了警惕。不料狄青突然拔寨潜行,一夜之间越过昆仑关,在一马平川的归仁辅布下阵来。

叛军失去昆仑关这天险地利,前来争锋,双方大战。

宋前军不利,狄青登高看得明白,见对方基本都是步兵,立即派出精骑从左右两翼包抄猛攻,打得叛军四处溃散,追奔逐北五十里,把叛军的有生力量消灭了个干净,还一路打到叛军老巢邕州,彻底荡平叛乱。侬智高单骑逃跑,流亡到大理去了。

狄青把老弱病残的俘虏全部释放,将叛军高官的首级挂在城头示众,又将斩杀的敌军脑袋堆积成山,建成“京观”。如此恩威并施,当地少数民族被治得服服帖帖。

宋军获胜,众人回去取来制钱一看,原来是两面都是字的特制钱。将士们钦佩得五体投地,这才明白狄将军“假痴不癫”的高招。那种静不露机的沉稳,真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之风。

大功告成,狄青被提拔为副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正式进入帝国的军队领导层。

狄青做了高官,脸上的刺字就显得不体面了。仁宗劝他用药把疤痕除掉,但狄青说,小臣不敢忘本,我有今天就是因为脸上的刺字,而且留着还可以鼓励士卒积极向上。从此,大家叫他“面涅将军”,来自部队的军官士兵都自豪地指着脸上的字说,狄将军是我们的头儿!

那个时候没人会想到,危险的种子早早就种下了。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位置,在军中的无上威望,后来都成了置他于死地的导火索。

一般来讲,人发财升官了,都喜欢攀上个前辈英雄做祖宗,以示自己根正苗红。有人劝狄青认唐朝大名臣狄仁杰为祖上,但狄青很有原则,直说狄仁杰那样的伟人我是真的高攀不上。

平定侬智高打扫战场时,在尸体中发现一个穿黄袍的。不少人说这就是侬智高,赶紧向朝廷报功吧!但狄青觉得,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不能干,怎么能去欺骗朝廷!

这样的人太完美了,不居功,不贪财,还有治军的本事,深受士兵爱戴,在军队中威望极高。一个这样的人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谁知道会不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呢?

04

宋朝是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的时代,武将在朝中处于边缘位置。

有个笑话说,一个姓汤的武将学文雅,每每自称与人有“一面之交”,就被文官取个绰号叫“汤一面”,后来汤将军征战沙场中箭而死,又被文官取号叫“汤一箭”。可谓极尽讥讽嘲笑之能事。

在这样的风气下,即使是关爱狄青的老上级韩琦,对武将的态度也是一样。

一次,狄青手下将士犯法让韩琦扣住,狄青求情,说这可是个战场上的好男儿啊!韩琦听言,依旧命令杀了:什么叫好男儿?东华门外唱名才是好男儿!

在宋代,士子们考科举,中了进士的才有在东华门外被唱名的荣耀。

狄青悻悻道,我和韩大人之间也只差个进士。

狄青在朝中一面受文人鄙视,一面又受他们忌惮。知识分子出身的大臣们,一直在找机会对付这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人。

文坛领袖欧阳修率先发炮。他向皇帝上奏,再三强调对武将弄权要防患于未然,还特别点出,深受士兵爱戴的狄青狄大人家里,近来好像经常有怪事发生,让人不得不怀疑!

什么怪事呢?有人说是狄青家的狗长角了——这可是变龙的征兆!另外还有人说狄家经常夜里有火光闪闪,邻居去救火,却发现什么事也没有——还记得五代时梁太祖朱全忠家夜里的火光吗?而且京城里有人唱儿歌:“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胡儿不就是“狄”?

一股带着阴谋的暗流指向了狄青。

这时,宰相文彦博站出来,请仁宗免去狄青的枢密使一职,外放他去当个地方官。

狄青得到消息,委委屈屈地对仁宗抱怨:没罪他们要免去我的枢密使,没功却又派我去做地方官!仁宗皇帝也觉得过意不去,便对文彦博说,我看狄青是个忠臣。

文彦博怼他:难道咱们太祖不是周世宗的忠臣?

大宋的天下不就是太祖黄袍加身得来的吗?宋仁宗也开始后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