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贰 出将入相不容易(2)(1 / 3)

《三国志》reference_book_ids\":[6883409163003628557,7267090248675363851]}],\"5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5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55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世说新语》reference_book_ids\":[7267108881812163642,7155407612274543652]}],\"3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5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2,\"start_container_index\":35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8},\"quote_content\":\"《史记》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36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6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start_container_index\":36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史记》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38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8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1,\"start_container_index\":38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7},\"quote_content\":\"《史记》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2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2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22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新唐书》reference_book_ids\":[6883424423005654029]}],\"20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2,\"start_container_index\":20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6},\"quote_content\":\"《资治通鉴》reference_book_ids\":[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078185810025008142,7077845868795153438,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0942727,6883440117109754887,7220732984675011618]}],\"22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2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0,\"start_container_index\":22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资治通鉴》reference_book_ids\":[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078185810025008142,7077845868795153438,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0942727,6883440117109754887,7220732984675011618]}],\"52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3,\"start_container_index\":5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8},\"quote_content\":\"《三国志》reference_book_ids\":[6883409163003628557,7267090248675363851]}],\"5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5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1,\"start_container_index\":55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quote_content\":\"《三国志》reference_book_ids\":[6883409163003628557,7267090248675363851]}],\"56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6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3,\"start_container_index\":56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7},\"quote_content\":\"《世说新语》reference_book_ids\":[7267108881812163642,7155407612274543652]}],\"23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2,\"start_container_index\":23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5},\"quote_content\":\"《大唐双龙传》reference_book_ids\":[711793212664892931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04

什么是豪门世家?

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家族不受历史王朝更替的影响,一直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权力。也就是说,这个家族在各方面都占有话语权。

仅仅有钱的,那叫土豪;仅仅有枪的,那叫军阀。

历史上有钱的人多了去了。春秋时代有范蠡,之后,家族没了;战国时代有吕不韦,之后,家族没了;魏晋时期有石崇,之后,家族没了;朱明王朝有沈万三,之后,家族也没了。

那么一直能够保持兴盛的家族有没有呢?

有!山东曲阜的孔家乃是无可置疑的神州第一世家。

山东琅琊的王氏同样是这样一个地道的豪门世家,而司马睿的好朋友就是来自琅琊王氏的王导。

王导的先祖据说是东周时期恒王的一个王子,所以以“王”为姓。到了战国时代,王家出现了第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大秦帝国猛将王翦。后来,王翦的后代中有一支迁到了山东琅琊,在这里扎了根。

历史发展到了西汉,琅琊王家第一次出了一个名人。此人名叫王吉,不但官居“博士谏大夫”(大概是省部级的官员),而且是我国最早提出“晚婚晚育”政策的人。王吉之后,琅琊王氏家族中代代都有朝中高官,声名开始显赫。到了三国魏晋时期,琅琊王家的名人开始呈“井喷”状态。

首先登场的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卧冰求鲤”的哥哥王祥,后来官居西晋司空、太尉;一个是“护兄争鸩”的弟弟王览,后来官居西晋光禄大夫。接着是开创中国玄学清谈之风的两个名士:一个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堂哥王戎,后来官居西晋司徒;一个是玄理领袖人物、书法家堂弟王衍,后来官居西晋太尉。在他们的后辈里,不但继续涌现出了军阀王敦、良相王导,还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书法大师。

再后来,山东琅琊王氏家族里更是男女齐发力,先后出了八个皇后、二十个驸马、十五个一品大员、一百五十个五品以上的高官。

试想,这样一个豪门世家,想不干涉朝局也不行呀。

05

王导认识司马睿时,还只是东海王司马越手下的一个团参谋长,当时,司马睿与司马越正在联手讨伐司马颖。年方三十的司马睿与同龄人王导一见如故,就顺手把王导要来当了自己的参谋长。

此时,王导的哥哥王衍正受司马越器重,所以职位较低的王导就很少有发言权。不过,没有发言权并不代表一个人不具备发言的能力。

此时的王导就如当初躬耕南阳的诸葛孔明一样,对西晋的时局有着很清晰的判断。一直以来,他都在思考以下问题:一、“八王之乱”已经快把西晋王朝积累的果实啃干了,谁会是最后赢家?

二、北方地域少数民族势力盘踞交割,西晋实力被严重削弱,一旦有变,何来战略纵深的空间?

三、司马家族遍地是王,谁先出头,谁先挨打,谁能保存实力且有能力静观其变?

四、大家都盯着首都,盯着北方,但南方的广阔天地是不是更可利用?

五、王氏一族无上荣耀,但要维系长盛不衰,吾辈应该如何努力?

王导结识司马睿之后,与他三聊两聊后,就敏锐地找到了解决自己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就在司马睿身上。

王导的解题思路如下:

一、司马睿是王子,还是诸侯王,名分、地位都不缺,就缺机会。

二、司马睿现在跟着司马越混也就是打打酱油的角色,可谁会想总打酱油呢?

三、现在风头正旺的是司马越,司马睿与之是伙伴关系,悄无声息地搞点小动作,不会被猜疑。

四、自己在司马越手下不过是个副团级,要想混到一品大员,恐怕很难。但自己若是把司马睿送到更高的层次上,肯定能收获一个大果实。

五、司马睿在南方不太熟,但我熟,如此一来他就得倚重我这个“南方通”。

大概过了一千多年后,大明朝一个叫王阳明的男人,他喊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很多人大赞,了不得呀,圣人圣语呀!殊不知,西晋末年,年仅三十岁的王导就勇敢地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在王导的策划和劝说之下,西晋永嘉元年(307年),经司马越批准,官封江南大都督的司马睿带着一部分西晋王族宗亲跨过长江来到了建邺(今南京)。

与司马睿一同过江的,还有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共五个诸侯王,这便是民间俗语所说“五马渡江去”的由来。可为什么只有司马睿这一个“马”成龙了呢?因为司马睿的马尾巴后,除了王导,还相继来了几个重要的跟班,一个是王导的堂兄——驸马爷、扬州刺史王敦,另一个是王导的堂弟——名士兼勇士、荆州刺史王澄。

来到建邺,来到曾经的东吴大帝孙权的地盘,司马睿的心里其实是忐忑的,因为虽说江南已经好久没有经历战火,但宗族、士族的势力还很强劲。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一个已经衰微的琅琊王,连强龙都不算,又能唬住多少南境百姓?

对于司马睿的担心,王导只是嘿嘿一笑,他说:我们要想在这儿立住脚、站稳身,除了坚持自信,还要依靠智慧!

司马睿说:王哥,你说吧,咱下一步咋办?

王导拍了拍司马睿的手:王啊,你要有自信。然后,他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我这儿,装的就是智慧。

06

对于王导是如何摆平南方的宗族、士族势力的,史书上有多种说法,不过综合来说,或者是用名侦探福尔摩斯的推理方法来解读,大约是这么个情况:如今的江南势力也就是过去被灭国的东吴遗老,以号称“五俊”的贺循、顾荣、薛兼、纪瞻、闵鸿为代表,如果取得了“五俊”的支持,基本上就能控制住整个江南地域。

这“五俊”都是些什么人呢?

贺循是孙策时代名将贺齐的后代,家族之中世代为官为将。

顾荣是孙权时代丞相顾雍的后代,家族世代为官,在文坛上与陆机、陆云兄弟齐名。

薛兼是孙权时代名臣薛综的后代,家中同样世代为官,后来跟司马越也混过一段时间。

纪瞻是孙休时代尚书令纪亮的后代,家族之中累世在朝为官为将。

闵鸿是东吴末帝孙皓的尚书,当世文学家。

东吴灭亡之后,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没有再出仕,而是在家修身修心。

出身豪门世家,又有名士名头的王导到了江南,先是一一拜访“五俊”,然后又对他们逐一开展了政治攻势,所说无非是“哥们你看天下大势如何”“哥们今后有何打算”“愚兄有一不成熟的想法”等言辞。总之,几番“春风化雨”之后,大家表示“豁然开朗”,“五俊”一起拜倒在司马睿的袍角下,纷纷表示,今后就听大王的!

“五俊”归至,让初来建邺的司马睿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如今,他钱粮有了,住房解决了,兵源也有保障了,权威自然也就起来了。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稳居建邺的司马睿迎来一个发展机遇。

这一年,发生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件,首先就是掌控西晋政局的司马越终于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在外敌入侵和气愤交加之中,死了。接着,匈奴汉军在大将刘曜和石勒的指挥下,一举攻破洛阳城,俘获了晋怀帝司马炽。随后,大批西晋臣民逃离北方,一股脑地投向了还未被战火波及的江南。

对这种情况,司马睿最初是恐惧和担忧的,他一是担心战火来临,二是担心流民骚扰。不过王导却暗自欣喜,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劝司马睿“敞开胸怀,接纳四方”,因为来避难的这些人中有许多忠诚于晋室的文臣武将和骁勇农民,接收这些人不仅能够壮大司马睿的实力,而且也能为司马睿下一步合法承接大统赚足选票。

事后证明,王导的这一“开放包容”政策,的确进一步拉高了司马睿在南方的威望。

07

西晋永嘉七年(313年),三十岁的晋怀帝司马炽被匈奴汉国君主刘聪毒杀,晋愍帝司马邺在孤城长安继位,改元“建兴”。

司马邺想到了偏安江南的司马睿等人,他很想在国家存亡之际得到江南力量的支持,然而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拥护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就是没行动。

司马邺不死心,又下诏提拔王导,让他来长安效命,但王导哪里会去?

这时候的王导已牢牢占据司马睿旗下的机枢之地,王敦则带兵守卫建邺,“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开始露出端倪。

西晋建兴四年(316年),独居孤城长安的司马邺再次遭受匈奴汉国的围剿,四个月后城破,司马邺被俘,次年被杀。至此,西晋王朝实实在在地灭亡了。

司马邺死后,身居江南的司马睿在王导的“劝谏”下,改称晋王,改元“建武”。

这时候,司马家的王,人在北方的已经死得基本没有了,人在江南的倒是还有几个,可是,谁敢和背后有王氏家族和江南士族支持的司马睿争锋呢?

从北方逃难过来后吃得饱穿得暖的那批文臣武将首先发声:晋王应该担起责任扛起国家的旗帜啊!晋王应该给我们大晋臣民以希望和未来啊!甚至远在北方深山老林打游击的刘琨等人也“发电文”呼吁劝进。

司马睿问:群众都是这样殷切期盼着吗?

王导回答:是的!有些人还为此闹绝食。

那好吧,孤,现在应该是朕了,勉为其难就答应了吧!

公元318年,在南方发展了十一年的司马睿登基称帝。

当天,来南方之前仅仅官居副团级的参谋长王导受封一品宰相。

当天,来南方之前官居正厅级的扬州刺史王敦受封一品大将军。

当天,次天,再次天,王氏一族和江南“五俊”一脉统统得到了官服、朝服。

司马睿哈哈笑着说:以后啊,咱们携手共进,王与马共天下。他说的是真心话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东晋建立了。

此番立国,看似司马睿收获最大,然而实际上王氏才是最终的赢家,而且赢得十拿九稳。

王氏之所以成功,全靠一个慧眼识珠的王导?

当然不是,同样出身王家的权臣王衍,当初可是先后追随过热门人选,成都王司马颖和东海王司马越呀!

鸡蛋要放几个篮子。只要人多,多边押宝,无论最后是什么结果,都不吃亏。

梁朝天子儿,隋室皇后弟,大唐宰相官01大唐贞观年间的一天,唐太宗在宫廷宴请群臣。

当时的喝酒规矩和现在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要让德高望重的人先喝。一般的场合,先喝酒的往往都是长孙无忌或者是房玄龄,可是这一次,在场的大臣比较多,唐太宗也不好指定说让谁先喝,便道,谁觉得自己最尊贵,就自己站出来先喝。

长孙无忌看了看眼前的杯子,犹豫了一下,又抬头看了房玄龄一眼,只见房玄龄也迟疑地往自己这边看来。二人无语,都没有动。

突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这杯酒只有我来喝,说完便要举杯。

大家一起看过去,这个人是萧瑀。

李世民说暂停一下,你这得有个说法啊!

萧瑀说,我是梁朝皇帝的儿子,隋朝皇后的弟弟,唐朝的高官左仆射,还是你李世民的亲家翁。

唐太宗拊掌大笑,妙啊,妙啊,这酒非你莫属!

虽然名号已有这么多,可萧瑀其实还少说了一句——他在凌烟阁的功臣榜上排名第九。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多少人日思夜想都欲留名其上的地方!

李贺的《南园十三首》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萧瑀已然完成了多少男儿的梦想,但他对这些看得不是很重。他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以至于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

萧瑀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他死后的谥号风波。

中国古代的高等官员死后都有一个谥号,这也是历代官场中人毕生追求的重点之一。萧瑀死后,大臣们拟定的谥号是“肃”,有耿直庄重之意,唐太宗却不满意,改为“贞褊”二字。

贞,贞洁,洁净无瑕之意,是个好词。褊,却是狭隘的意思,肉眼可见的坏话。

为什么狭隘呢?

还是让我们看看他究竟都做了什么,才让李世民觉得他又贞又褊。

02

萧瑀是后梁孝明帝萧岿的第八子。皇帝的儿子,自然一出生就要封王,所以萧瑀刚刚出生就成了新安郡王。

八岁那年,他姐姐嫁入隋朝王室,给当时还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做了妻子。隋文帝杨坚很看重这门亲事,因为萧家也是名门望族,家族势力庞大。

幼小的萧瑀跟着姐姐,千里迢迢来到长安。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念他年纪小,对他多有照拂,平日里百般呵护,待他十六岁时,还把自己娘家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

这个女孩子也姓独孤,这个很重要,要知道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也是姓独孤的,弯弯绕绕,萧瑀和李家也成了一家人。

杨广为了扳倒太子杨勇,平时生活非常小心,虽然有姬妾多人,但为表家居简朴,只和萧妃一人共同居住。萧瑀打小与姐姐相依为命,和姐姐很亲近,也就因此和杨广接触得多了。

杨广继位之后,萧瑀也开始平步青云,从国务院办公厅的科员一路做到了国务院副总理(中书侍郎)。当然,这是我们平常人的看法,萧瑀自己认为这都无所谓,毕竟他一出生就是新安郡王。中书侍郎之类的官职,可以让李白欣喜若狂,对于萧瑀来说却是不值一提。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一直想要打下辽东,并为此做了不少努力。

大业十一年,杨广亲自率军进攻高句丽,不料走到雁门关,突然被突厥的大队人马包围。

炀帝惊慌不已,还是萧瑀给他出主意。当初先帝为了与突厥和亲,在宗族里面选了义成公主嫁到了突厥,如今咱们可以联系一下她。还有就是要给大家吃定心丸,告诉大家咱们不去打高句丽了,这样人心就安定了。大家知道打败了突厥就可以回返,必然会拼命反击,以图早日回家团聚。

隋炀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照此去办。

果然,义成公主接到杨广的求助,便跟始毕可汗说北方有警报,于是突厥士兵迅速撤走了。

炀帝虚惊一场,又开始后悔打辽东的事情半途而废,加上萧瑀总是劝阻他伐辽东,让他开始怀疑萧瑀在出主意的时候夹带私货,于是迁怒萧瑀,贬他去河池当郡守。

河池郡这个地方一直都处在战乱之中。当时已经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了,河池境内的山贼有上万人。说是山贼,其实里面肯定裹挟了大量的饥民。

萧瑀使用计谋,消灭了山贼的首领,俘获了大量的俘虏,并将他们转化为自己的士兵,这为下一场真正的硬仗打下了基础。

当时陇西有一支起义军部队,为首的叫薛举,号西秦霸王,曾几次击败前去讨伐的隋军将领,再加上又有两万羌人前来依附,一时间锋芒毕露,直指长安。

薛举很快称帝,然后派儿子薛仁越率军进攻河池郡。萧瑀没有硬碰硬,再次运用谋略击败了薛仁越的部队,以至薛举的部队再也不敢来河池郡了。

第二年,薛举改为攻击唐军,进逼长安,在高墌城击溃了李世民,俘虏了李世民手下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当然,这是后话了。

03

在萧瑀击败薛仁越,刚刚安定下河池郡的时候,李渊也开始起兵称帝,很快从太原来到长安。他首先要面对的,也是河池郡。

李渊和萧瑀很熟,毕竟是亲戚,还曾同在隋朝为官,外出办公时经常会面叙家常。

李渊就给萧瑀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来吧,相信我,跟我干,大家一起喝酒吃肉。然后他把信交给李世民,叫他看着办。

李世民直接去了河池郡,来到萧瑀家,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家宴款待。李世民说,姑姑姑父,我爸这有一封信给你们。

萧瑀看了信,欣然接受,居然把河池郡所有资财、军队、土地全盘留给李世民,自己仅仅带妻子随从去了长安,面见李渊。

这不单单是一份大礼,更是一种托付和信任。李渊被感动了,封萧瑀为光禄大夫、宋国公,兼任户部尚书。

04

萧瑀的祖先是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法,这也导致萧瑀痴迷佛法,相信命运与因果。

他的命确实很好。投唐之后,他一直与李世民搭档,好像冥冥之中上天已经提前给他站好了队。

随着李世民东征西讨,他作为辅佐者,功劳越来越大,受到的信任越来越多,渐渐也成为李唐的左膀右臂。加上他在隋朝宫廷内多年的生活历练,在大唐帝国初建时期,许多制度、典籍、礼节、法度大家都不懂的情况下,他制定了许多规则制度。李渊常常把他请到家里,向他请教问题,还拉着他的手,称呼他为萧郎。

萧瑀过去作为皇后的弟弟,家宅连绵数里,豪华非常,不过在战乱之中都被其他人分了。如今萧瑀回来,李渊将家产统统还给了他,不料萧瑀转手就将这些东西全部给了宗族,自己只留一个祠堂,供自家人祭祀。

想来钱啊房子啊,对于萧瑀来说都是来来去去的身外之物,他怎么能看不穿呢?

然而,正是这份清高孤傲,视金钱官位如粪土的狷介,让他不能正常与人相处,或者说不被追名逐利的世人理解。

有一个人名叫封德彝,是隋朝的一个官员,最早跟着杨素,后来跟着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失败之后,又转投李唐。

封德彝下层出身,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勤奋向上爬,这和萧瑀的生活经历恰恰相反。

比如隋朝杨素管基建的时候,有一次修建仁寿宫,规模宏大、装饰奢华。他本来是想讨好皇帝,没想到隋文帝看过之后大怒:你耗尽民力来装饰皇宫,是要让我与天下结怨啊!

杨素傻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惊恐之下就去找封德彝讨教补救的办法。

封德彝说,我听说一会儿皇后要来,你就回家好好睡觉,什么事情也不要做,明天保证没事。

次日,隋文帝召见杨素,杨素胆战心惊地去了,却看到皇后独孤迦罗也在皇帝身边。独孤皇后勉励了一下杨素,说,我俩老了,为了我俩舒服一些,你冒着风险修建这么好的宫殿,真是太体贴我们了。如此这般絮絮叨叨说了好多感谢的话,就让他回去了,什么灾祸也没有发生。

杨素惊异地问封德彝原因,封德彝说,当我知道皇后要来,就替你放心了,你想,皇后是女的,凡女性必然喜欢奢华。皇帝虽然节俭,但是皇后高兴,那皇帝也就没啥话可说了。

封德彝投唐之后,也立了很多功劳。

一次突厥来犯,一边围住了太原,一边遣使请求和亲。许多人都说以和为主,要赶紧派人和亲,但封德彝说不可,突厥侵略我边境,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弱小,我们一旦轻易答应,他们接下来必然更会刁难,而且今年占了便宜,明年还会来。不如我们现在趁他们不防备,倾尽全力,狠狠打击突厥一次,再谈和亲的事情,这样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了。

高祖李渊十分赞同,完全照做,果然解决得很完满。

封德彝在唐廷步步高升,才能渐渐显露,让萧瑀也十分赞赏,一直大力推荐。

在玄武门之变中,萧瑀果断地站在了李世民一方。李世民登基之后,萧瑀任尚书左仆射,即大唐第一宰相。他立即向唐太宗推荐封德彝当右仆射,即第二宰相。

05

然而,这个封德彝品德并不好,他常常前脚和萧瑀商量好事情,后脚在面圣的时候临时变卦,让萧瑀自相矛盾,出乖露丑。

几次三番发生这样的事情,唐太宗觉得萧瑀变得越来越奇怪,加上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温彦博之类的平民知识分子纷纷进入朝堂,萧瑀的官二代身份没了优势,就逐渐失势了。

有这么大的委屈,却又无法说清楚,萧瑀感到十分悲凉。

然而这并不是让他最痛苦的事,他的心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小与他相依为命的姐姐,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

自从隋朝灭亡,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之后,萧皇后带着一班皇族只得跟着宇文化及逃跑。不久窦建德消灭了宇文化及,萧皇后一班人被窦建德安置在武强县。

这时,隋文帝时期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听说了萧皇后和王族们的惨痛遭遇,便有心搭救颠沛流离的萧皇后及落难的皇族子弟。

义成公主出身隋朝宗室。隋文帝时期,杨坚为了安抚突厥,发展与突厥的友好关系,便在宗族之中选了一个女孩子,封为义成公主,远赴荒漠,嫁于当时的突厥之王——启民可汗。

数年之后,启民可汗去世,义成公主再嫁于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没几年始毕可汗也去世了,她只得继续嫁给始毕的弟弟处罗可汗。此时,义成公主得知萧皇后的事,便让处罗可汗帮忙,于是处罗可汗要求窦建德将萧皇后等人送到突厥来。

那个时期的各路军阀,像窦建德、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甚至李渊,为夺取中央政权都向突厥可汗称臣。而且隋朝毕竟已经灭亡,窦建德留着这帮人也没有用,就把他们护送到突厥,义成公主把他们安置在定襄。

后来萧瑀得知了姐姐在突厥的消息,就更加想念她,想与她见上一面。

06

在朝廷上,萧瑀本来就经常与封德彝争吵,之后一次朝会,他又与一个大臣陈叔达争吵起来,就连唐太宗上前劝架也拦不住二人,太宗大怒,将二人全部罢免。

萧瑀多年忙忙碌碌,从隋到唐,一直在为这个国家操劳,如今天下初安之际突遭罢相,这让原本就不大合群的他骤然孤寂起来。

心情落寞之下,萧瑀染上了重病。唐太宗得知,连忙去探望他,并写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唐太宗一直对萧瑀的功劳念念不忘,毕竟李唐刚刚起兵,萧瑀便举家跟随,奉献出自己的根据地,而且从来没有因为一己之私要求什么。加上其背后有萧氏南方宗族势力的鼎力支持,他自小在隋朝皇室中的经营和历练,这些都是房玄龄、魏徵之类的平民知识分子无法望其项背的。

不久,唐太宗再次任命萧瑀为左仆射,他重新成为大唐第一宰相。但也是从这时开始,太宗逐渐让魏徵、房玄龄这些人进入权力中心,任命魏徵为左丞,房玄龄为中书令。

唐太宗的实力源自他自己的天策府,而天策府的实力派就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局势稳定之后,提拔自己一系的人马逐渐走上台面,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吧。

但萧瑀对他们很严格,或者说,萧瑀对所有人都很严格,包括他自己。他对物质生活看得很淡,几乎完全不会在意金钱的多少,因为钱财对于一个一出生就被封王,一辈子都在皇宫里面生活的人来讲稀松平常,但是按这样的要求去对待房玄龄、魏徵之类的人,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毕竟人家是要养家糊口的。

大臣们一旦有一些恋财的举动,或者私下有些小动作,萧瑀就不能容忍,要求唐太宗处罚他们,这让太宗很恼火,只得不停地向萧瑀解释,你要体谅他们,你要容忍他们,他们是人,不是神,自然要吃饭,有私心。他还说,用人就要用其所长,忽略其短处,不能斤斤计较,否则将无可用之人。

不料没多久,经常参别人的萧瑀自己反而出事了。

当时,唐俭出使突厥,萧瑀长期思念姐姐,便写了一封家书让他带在身上,叫他到突厥之后给萧皇后。

唐俭出发之后,突然有人告发,说萧瑀私通突厥,这让唐太宗十分震惊——自己最信任的宰相居然与自己最危险的敌人联手,这对帝国来讲无疑是最恐怖的事情。

唐太宗召见萧瑀质问此事,萧瑀全部承认,太宗怒火中烧,立即罢免了他。

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慢慢调查,知道了真相,便又赦免了萧瑀,再一次让他担任左仆射。

这是萧瑀第三次担任大唐宰相了。

09

两年之后,李靖灭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带回了萧瑀的姐姐萧皇后,却杀了义成公主。

萧瑀十分气愤,上书弹劾李靖乱杀无辜,纵容士兵劫掠了突厥的府库、吞没了突厥许多金银财宝。但是唐太宗没有搭理他,反而赏赐了李靖,并任命李靖为右仆射。

不过,萧瑀终于可以常常见到自己的姐姐了,这让他开心许多。然而他自始至终都看不惯那一班平民知识分子,一直和他们发生抵牾,也因此一直让唐太宗烦恼。

此后萧瑀一次次被罢相,又一次次被任用。李世民总是因为被惹烦了就罢他的官,可在罢免他之后又想起他的种种优点,任何人都不曾拥有的、独特的优点——完全纯粹的无私,于是又不得不让他官复原职。

计萧瑀一生,总共六次罢相,最严重的是第六次,他直接被赶出京城。

让人惊异的是,唐太宗的《贬萧瑀手诏》被保留了下来。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字时,顿时感觉仿佛穿越了一千五百年的时光:朕闻物之顺也,虽异质而成功;事之违也,亦同形而罕用。是以舟浮楫举,可济千里之川;辕引轮停,不越一毫之地。故知动静相循易为务,曲直相反难为功,况乎站上下之宜,君臣之际者矣。

朕以无明于元首,期托德于股肱,思欲去伪归真,除浇反朴。至于佛教,非意所遵,虽有国之常经,固弊俗之虚术。何则?求其道者,未验福于将来;修其教者,翻受辜于既往。至若梁武穷心于释氏,简文锐意于沙门,倾帑藏以给僧祗,殚人力以供塔庙,及乎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假馀息于熊蹯,引残魂于雀鷇,子孙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顷而为墟,报施之征,何其缪也?而太子太保宋国公瑀,践覆车之馀轨,袭亡国之遗风。弃公就私,未明隐显之际;身俗口道,莫辨邪正之心。修累叶之殃源,祈一躬之福本,上以违忤君主,下则扇习浮华。往前朕谓张亮云:“卿既事佛,何不出家?”瑀乃端然自应,请先入道。朕即许之,寻复不用。一回一惑,在于瞬息之间;自可自否,变于帷扆之所。乖栋梁之大体,岂具瞻之量乎?

朕犹隐忍至今,瑀尚全无悛改。宜即去兹朝阙,出牧小藩,可商州刺史,仍除其封。

大意是说,君臣之间要互相配合才能像机器一样有效运转,不要太挑剔人家的毛病。佛教、道教不过都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不要过于迷信,而萧瑀这个人完全沉迷于佛教,就像他那个因为崇佛而亡国的祖先梁武帝萧衍。他居然继续在他祖先所犯的错误道路上前行,我怎么也拉不住他。我前几天还说,你既然这么信佛,干脆出家算了,他居然回答说要先入道。我对他忍了好多年,可他从来没有为我做出一丝一毫的改变,我也死了心。让他别天天在我面前晃悠让我烦心了,离开长安吧,我觉得他当个商州刺史还是不错的,但所有封号要一并摘除。

萧瑀从此成了一个平民。

这一次免职出京的动静比较大,他的姐姐萧皇后本来就年龄大了,还有病在身,得知这个消息,一下子没扛住,去世了。

姐姐的去世让萧瑀如雷轰顶,万念俱灰,身体也一下子垮了,再一次得了重病。

李世民听说后非常后悔,连忙召回萧瑀,恢复了他的爵位,还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又加“特进”。

那段时间李世民身体也不好,一直在玉华宫(皇帝避暑行宫)休养,就让人把萧瑀也接来,两个人有个伴,一起养病。

但萧瑀这一次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病情越来越重,终于还是在玉华宫去世了。李世民认为要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所以谥号“贞褊”。

不过就我而言,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老头最后的倔强。什么顽固信佛?这是萧郎对自己贵族身份的最后坚守。

从至奸至佞到至忠至贤,裴矩只需要换个老板历史之变,翻云覆雨。

在时光银河的洗练之下,人若星子,闪耀一时迅疾陨落者有之,黯然无闻骤然绽放者有之。亦有极个别的,他们似乎拥有一种超凡的生存智慧,总能在朝代更替凶险不已的“职场风云”中游刃有余,在历史之潮汹涌澎湃的剧烈变动中随形就势。

比如隋唐之际的一代名臣,裴矩。

01

裴矩,山西闻喜人,生于有“华丽血时代”之称的南北朝之际。

他幼年时,既贵且苦。贵在他是河东望族裴氏之后,祖父两辈在北魏、北齐均为高官;苦在他幼而失怙,打小在叔父裴让之家寄人篱下。

裴矩自小聪颖好学,勤勉励志,倘若天下承平,他必定会走上一条当时世家大族子弟通行的宦海坦途,然而一场飞来横祸打乱了他的生命轨迹:叔父裴让之刚正不阿,在北齐清河郡守任内处死了民愤极大的贪官石转贵、孙舍兴等人,触怒权贵,遭诬陷惨死。

这事极大地刺激了裴矩,也为他种下了“但不犯人”的性格之种。

裴矩初登历史舞台,是在北齐担任一些类似司州兵曹从事之类的小官。他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北周灭北齐之后,那时他傍上了一棵“大树”,成为时任定州总管杨坚的幕僚,颇受倚重。

很快,杨坚成为北周丞相,进而在开皇元年(581年)篡周建隋,史称隋文帝。裴矩押对了宝,跟对了人,升任给事郎,主管内史省事务。这个官职虽然仍不算太大,但可以与闻枢机,因此他地位日重。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任命晋王杨广挂帅伐陈,裴矩任元帅府记室伴行。灭陈之役成为裴矩与杨广的首次合作,为后来他们之间的荒唐君臣关系埋下伏笔。

能力出众的裴矩,很快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开皇十年(590年),裴矩受命巡抚岭南。他还没出发,高智慧、汪文进等人便在江南反叛,吴越之地一时烽烟四起。文人出身的裴矩行至南康无法前行,就地拼凑了数千人,会同朝廷平叛大军,先后在大庾岭、原长岭等地击破叛军,斩杀叛将,并一直打到南海之远,进而安抚了岭南二十余州,为隋朝安定南方立下大功。隋文帝激赞不已,旋即升裴矩为民部侍郎。

而后,裴矩从南及北,开始在“外交”领域显露才华。

面对强大一时的北方突厥,裴矩充分运用“离间分化”的策略,先让都蓝可汗与妻子大义公主内讧,然后鼓动都蓝可汗、达头可汗、启民可汗三位突厥首领互相攻击,彼此削弱。在这样的计策下,隋军坐收渔利,一举击败突厥,成功平定北方,裴矩也因功再升尚书左丞。

02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裴矩又受命经略西域。

经过数年不辞艰辛的实地考察,裴矩对西域的山川地理、人文风俗了然于胸,写成《西域图记》三篇献于皇帝。隋炀帝大喜,擢升他任民部尚书、黄门侍郎等职。

此时的裴矩开始一边做事,一边“做人”。他敏锐地察觉到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便不断投其所好,谄媚逢迎。

大业四年(608年),裴矩挑动北方少数民族铁勒与吐谷浑交恶,吐谷浑兵败向隋求援,隋借援助之名大举进军西域,逼迫吐谷浑南迁,其原有的一半领土皆被划入隋朝版图。这片土地南北二千余里,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