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伍 时间让人遗忘,也让历史扭曲(3 / 3)

这个桥段流传很广,想想能当场骂死一个人,诸葛亮的毒舌真不是开玩笑的。人们对此津津乐道,而王朗先生则背上了这口大黑锅,再也脱不下来了。

若他九泉有知,可能真的要被气死一次。

01

王朗是汉末魏初的大知识分子,著作等身,影响力很大。他的著作《周易传》是曹魏时期人们学习《周易》的第一教科书。他在儒家经典中的注解被人们称为“王学”,这门学问在他儿子王肃手上发扬光大,成为一门重要的经史学科。

王朗年轻时就以博学多闻享誉四方,他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史典籍担任郎中,是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物。

杨赐死后,王朗弃官为他服丧,表现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道义。过了好几年,在各方大员的再三邀请之下,他才出山到徐州刺史陶谦手下担任治中从事。

其时汉献帝正被李傕、郭氾等董卓余党捏在手里,很是憋屈,王朗借机劝陶谦向汉帝进贡,以示忠心。汉献帝在水火之中得到地方大员千里迢迢送来的忠心,自然很高兴,当即提拔陶谦为安东将军,王朗也上位成为会稽太守。

王朗在会稽干了件出名的事。

当时会稽百姓把大禹和秦始皇放在一起祭祀。作为儒家传承人,王朗认定秦始皇是个暴君,不配享用民间的祭祀,不顾百姓反对,坚决取缔了对秦始皇的祭祀活动。

孙策横扫江东,读书人王朗哪里是这个小霸王的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自己也被孙策活捉。好在孙策敬重知识分子,没有太难为王朗。

后来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召王朗,王朗从江东出发,因路上战乱频繁,道路阻绝,走了一年多才到达许昌。

当时许昌的大佬们都很关心王朗的行程。他还在路上时,建设部长、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就写信给他,殷殷告白说:山高水远,音信断绝,更增加了对您的思念。现在皇帝宽容,曹公辅政,思贤如渴。我们知道您正浮海而来,一路小心,相会有期,珍重为上。

这一封信表达了对王朗的钦慕和思念,可见老王在首都士人圈子里的响亮名声。

王朗在曹魏政权最后当到了司空,和钟繇、华歆并列三公。曹丕评价说,咱们大魏朝的三公,都是一代伟人,后世是难以超越的。

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真实的王朗在曹魏朝可是极受认可的人物啊!

不过《世说新语》中讲了个故事,说王朗和华歆一块坐船逃难,有个人求搭载,起初华歆不愿意,王朗说:船很空嘛,为啥不让坐?后来有强盗追来,王朗就想抛下搭船人,华歆又不肯了,说:本来不想让他搭船就是考虑到这一点,现在已经答应人家了,危难之中怎么能抛弃他呢?于是还是带着那人一块走。世人以此判断,王朗不如华歆。

这故事说明在《世说新语》成书的南朝宋时期,王朗的名声就不怎么好了。到了《三国演义》中再让罗贯中先生一描写,他便永世不得翻身。

02

像一切做学问的大学者一样,王朗也很喜欢坐而论道,谈玄学,讲真理,那讲起来绝对是滔滔不绝,夜以继日,乐此不疲。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批评过王朗,说刘繇(扬州刺史)、王朗(会稽太守)这些人身居州长、郡长之位,天天空谈人生玄学,动不动就引用圣人的话,可就是不准备军务,眼睁睁地看着孙策日渐强大而一点儿措施没有,真是空谈误国的典型。

其实王朗在江东还像模像样地抵抗过孙策的扩张,算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和饭碗。

当时孙策打败了刘繇,已经兵强马壮,转头便进攻会稽。王朗手下的功曹虞翻劝他,咱们真的打不过孙策,还是跑吧,避开兵锋。王朗不同意,发兵守住固陵。孙策渡河进攻,打了几次没有攻下来。

用兵上王朗自然不如孙策。孙策趁着夜色在岸这边点上无数火把为疑兵,拖住了王朗的兵力,自己则率精兵偷偷过河直取王朗后方,打得王朗大败。王朗乘船跑到东冶,又被孙策追上,把剩下的人也打了个精光,他这才投降了孙策。

孙策没杀他,还是取笑了他一通:你这个书生,怎么敢抵挡我的兵?现在怎么办?你自己说说看!

人在屋檐下,王朗也没办法,只是在东吴张昭来劝他为孙策效力的时候一言不发,坚决不肯。最后孙策还是应朝廷召令让他回到许昌去了。

曹操见了王朗,问他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王朗说,孙策志向远大,勇冠三军,又有张昭这样的江东大才为谋臣,周瑜那样的英雄豪杰为将帅,将来必成大业,绝不是鸡鸣狗盗之徒。

曹操也有点看不起清谈的人,他请王朗吃饭,故意笑着说:你过去在会稽,丢了个多么好的一个饭碗。

王朗叹道:言行举止拿捏得恰到好处,真的不容易。

曹操不解,这话怎么说?

王朗答:当年我在会稽,身为长官,不能保境安民,叫“未可折而折”。明公今天的做法(当场讥笑客人),就是“可折而不折”。

曹大人,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我是你请来的客人嘛,这样说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03

王朗不算是实干家,处理具体事务不是他的强项,倒是一个当大学教授的人才。不过他在把握国家的大方向、历史的大走向上,还是有一定的眼光。

曹魏建国后,王朗担任过司法长官。他的判决务求宽容,这是儒家的传统,不喜欢过于苛刻,这也体现了他的长者之风。

曹丕称帝,王朗给他上了个奏章,主讲育民省刑。大意是天下征战了三十年,幸好先王(曹操)平定了北方,现在人民安居乐业,渐有生民之象,只要暂时不发动战争,好好养育百姓,惩恶扬善,按农时耕种,二十年后,国内人口滋生,兵源巨大,就可以顺利战胜吴、蜀了。

这也许是曹魏对付吴、蜀最有力的一招。

现代人看三国故事总会有个错觉,以为三方地盘大小差不了多少。但其实三国鼎立后,曹魏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有用地盘,经济最强盛,文化也最发达,他们那里才是当时中国的中心地带。反观吴、蜀两国都在南方,人口少,平原少,经济也落后。如果没有战争,如王朗所言,和平发展上二十年,曹魏真的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后人说诸葛亮进攻中原是以攻为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三国后期,曹魏对吴、蜀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终于由曹魏的继任者司马氏不费吹灰之力统一了全国,就是明证。

到了魏明帝时,皇帝大起宫殿,征召后宫,劳役繁多,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辛苦,而宫中出生的几个皇子也连连夭折。

大臣们都很着急,没有继承人可怎么办?但这又是关乎皇帝面子的皇家私事,没有一定分量的人是不敢说话的。

身为司空的王朗上疏说:周文王十五岁就有了长子,周武王年老才生下成王,每个人当爸爸的时间不一样。陛下您比周武王生成王时年轻,但比周文王生子时大。如今皇后还没产下太子,其他嫔妃养育的孩子也少。周礼说后宫以一百二十人为好,秦汉后经常动辄几百上千人,可生孩子的一样不多嘛!所以求多子要专心一意,不在于女人多,不要再大肆扩充后宫啦。

唠唠叨叨一大通,还讲到小孩冬天不要穿得太厚,不要包得太紧等——看来《三国演义》中把王朗写得啰里啰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面对这样一个老臣,魏明帝只能客客气气地回复,您老人家的忠心厚意我明白,我子嗣未立让您担忧了,我一定听你的意见。

王朗死于曹魏太和二年,谥号成侯。

在他的一生中,确实有和诸葛亮产生交集的地方。

曹魏初建时,王朗、华歆、陈群这些大佬都以私人的名义给诸葛亮写过信,大讲曹魏得天下是天命所在,希望孔明先生识时务为俊杰,举巴蜀归顺。

诸葛亮全部没有回信,而是发表了篇《正议》给大家看:以前项羽强大吧?他占据中原,可是无德,最终还是败亡了。光武帝刘秀在昆阳,几千老弱兵马,照样打败了王莽的百万大军。何况我现在手上有十来万的大军,依大义讨伐逆贼,无往而不胜!

最后孔明还说:

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

你们这几个白发老头,想学苏秦、张仪,鼓动如簧之舌讲所谓“天命”,真是浪费笔墨,太不自量力了吧!

这个可能就是诸葛亮和王朗斗嘴的真实来源了。

一位低情商锦衣卫的非自然死亡

锦衣卫沈炼,如果不是因为电影《绣春刀》的上映,估计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个名字。

在人们的印象中,锦衣卫一贯都是冷峻无情铁石心肠,一门心思只想完成上级也就是皇帝大老板指派的各种任务。

在明朝,大部分的锦衣卫确实都是这样的人,但是沈炼绝对不在这大多数人之内。他是那个年代里的一个异类,至少相对于他那些同事,甚至相对于大部分只顾明哲保身的官员来讲是这样。

01

沈炼,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不是《绣春刀》里所说的崇祯年间的锦衣卫。

实际上,他是嘉靖年间的人,而且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锦衣卫。他很有才华。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三十一岁的沈炼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溧阳县令。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沈炼可能会一辈子就在官场上苦熬资历,或者等着有什么人看重他提拔他,然后顺顺利利地退休。

可是人生总是充满意外,沈炼的意外源自他的性格。

沈炼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骨子里是比较清高的,不屑于和当时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而只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官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自然是青天大老爷,可是老百姓再怎么说他好都没有用,因为掌管着沈炼前程的不是老百姓,而是他的上级。

这样的清流在混浊的官场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他会妨碍很多人的利益。很快,在老百姓眼中是好人好官的沈炼被人打了小报告,县长也当不成了,被贬到了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去任职。

大家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锦衣卫差不多都身怀绝技,其实那都是瞎扯的,哪有那么多武林高手?不过锦衣卫倒确实少有像沈炼这样高学历的人,不知道整治他的那帮人是不是想要故意折磨他,竟把一个文科进士出身的知识分子放到锦衣卫去了。

不过好在锦衣卫在当时也算是一份很吃香的工作,如果沈炼能在锦衣卫好好干的话,说不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最起码很多人是不敢随便招惹锦衣卫的,更重要的是沈炼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很靠谱的上司——陆炳。

如果说沈炼是通过高考一路过关斩将博来了功名,那么陆炳显然比他更厉害一点儿。

陆炳家里是世代做官的,这个“世代”不是一百年二百年,而是六百多年。

吓人吧?

六百年家里都是做官的,一直没变过。而到了陆炳这一代,陆家更是显赫——陆炳的妈是嘉靖皇帝的奶妈,也就是说皇帝和陆炳是吃着一个人的奶长大的,两人算是铁杆发小。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陆炳的官不是家里给他谋取的,而是自己考得的,只不过和沈炼不同,他考的是武举。

别以为考武举就是有一把子力气会舞刀弄剑、会骑马射箭就行了,就算你前面靠武力值打败了所有人,也不见得能过最后一关——策论。

给你一个题目,让你写一篇文章来谈一谈要如何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或者对于周边地区的军事防御有什么看法。

想想看,那些整天骑马蹲裆拎杠铃的大老粗有几个能写出来?况且还是在百姓普遍文盲的大明朝。

可是陆炳能,他不但写出来了,还写得非常好。

02

沈炼是个人才,陆炳也不是个吃素的,所以陆炳很赏识沈炼,这是沈炼的福气。

可是当了锦衣卫的沈炼依然不知道隐藏锋芒,明明就是个特务,却表现得比朝堂上的言官还要积极。

明朝的言官大家都知道,职业就是骂人,看谁事情做得不好或是看谁不顺眼,不由分说就会先参上一本。

沈炼一个刚入门的特务,居然把人家言官纪检监察的事儿给承包了,这得是有多不开窍?这样的一个人还好是当了锦衣卫,还好有一个欣赏他的上司处处维护着他,要不然很难想象他的结局会是怎样。

陆炳原本就对沈炼多有好感,但真正让陆炳开始从心里尊重沈炼的,是他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不是哲理名言,却只有沈炼能说出来,也只有他敢说出来。

嘉靖二十九年冬,蒙古的俺答军队进入关内烧杀抢掠,大明毫无抵抗之力,居然被俺答把北京城给包围了,并且很嚣张地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

嘉靖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议,可是从早晨上班开始一直到中午,食堂伙夫都喊了八遍“开饭了”,也始终没有一个人说话。

是没人敢说。蒙古军队抢就让他抢去,反正打不到城里,抢不到我,我管他呢。现在说错了话,不仅吃饭的家伙要搬家,自己一家人的性命估计也保不住,谁那么傻会在这个时候多嘴?

所以说,嘉靖开这个会纯属于多余,只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而已。

嘉靖同志心里着急,眼睛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着这些平日里说起话来唾沫星子飞溅的大臣,终于熬不住准备宣布下班了,一个人站了出来。

国子监司业赵贞吉说:蒙古这伙人不过就一万多,居然围在我们的家门口跟我们提条件?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皇上你拿出真金白银来招募军队,肯定会有大把的人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这么大一个明朝,难道还打不过一个蒙古?

依然是死一样的静默,没有人说话,是沈炼再次打破了这种沉默。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赵贞吉的支持,还慷慨激昂地补充了很多。

很多人的眼睛都转向沈炼,沈炼的出现让大家都吃了一惊。刚才还沉寂的朝堂上开始出现了声音,大家都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这谁呀?什么时候轮到他说话了?

一直耷拉着脑袋打死都不说一句话的礼部尚书夏邦谟此刻却跳了出来,用很轻蔑的语气问道:你是个几品官?

意思很明显了,你算根什么葱?这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沈炼一脸庄重,沉声回答: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锦衣卫罢了,不过我看诸位大人都不吭声,我这小小的芝麻官只好说话了。

声音不高,却是正气凛然,声震屋梁,夏邦谟面对着一脸正气的沈炼居然无言以对,默默地退了下去。

03

最终朝廷采取了主战的建议,不久之后,蒙古军撤退。

也就是这一次,沈炼用他大无畏的气概震慑了在场的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也赢得了陆炳的尊重。

陆炳让沈炼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这不仅是表示对他的器重,更重要的是陆炳明白,以沈炼的性子早晚得出事,让他跟着自己,自己好看着他,免得他惹事,也让别人不敢对他怎么样。

可是陆炳也没想到,他一个好心的安排却惹出了更大的麻烦,直接导致了沈炼的悲剧结局。

因为陆炳有个朋友,叫严嵩。

或许不能说是朋友,只是同一个阵线的盟友。

严格意义上来说,陆炳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但是因为一些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牵涉自身利益的事,他和严嵩走得很近。

沈炼是一个性格刚直的人,看到那些轻微的违法乱纪的事都忍不住想要说两句,何况是严嵩这样的巨恶之人?每次他跟着陆炳到严嵩家里都没有好脸色,并且还跟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吵过好几次架。

一句话,严嵩父子看他不爽,他对严嵩父子更是不待见。

然而他终究是陆炳的人,陆炳又是当时锦衣卫中的战斗机,很多事他们要依靠陆炳,所以目前沈炼还是安全的。

可是严嵩不敢动沈炼,不代表沈炼不敢动严嵩。他像极了后来的海瑞,一身都是胆,为国为民的胆。

04

沈炼亲眼看到了蒙古军队在北京城外烧杀抢掠之后,百姓是怎样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以严嵩为首的朝廷胆小懦弱不作为。他们不顾百姓的死活,依然在自己家里胡吃海塞歌舞升平,把一个一心修仙炼道的嘉靖皇帝当木偶。

北方边关战情吃紧,眼看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作为当朝首辅的严嵩却欺上瞒下,谎报军情。满朝文武为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话。

沈炼终于忍不住了,他再也无法装作不知道看不见。

他选择了发声,历数严嵩十大罪状,写下了那封著名的上疏,将心里压抑了很久的怒火全部倾泻了出来: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今虏寇之来者,三尺童子皆知严嵩父子之所致也。

当年海瑞上疏之时已经备好了棺材,因为他知道必死无疑,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说出来。

沈炼也一样,他明明知道这封上疏递上去之后自己性命难保,还有可能连累亲友,但他还是选择了慷慨赴行。“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气节。

果然,嘉靖皇帝勃然大怒,翻出了去年他在金殿上随便插嘴的事儿,斥责他作为臣子不注意礼仪,现在又企图通过诋毁朝廷重臣来达到博取名声的阴暗目的。当场判他庭杖数十,把他贬到塞外的保安,当老百姓种田放羊去了。

谁也救不了他了,嘉靖的铁哥们儿陆炳也不能。

就这样,沈炼落寞地离开了京城。无计可施的陆炳去给沈炼送别,看着一脸憔悴的沈炼,陆炳很感慨:你又何必如此呢?

被打得一身伤,一无所有的沈炼却依然高昂着头:为国锄奸,这是我的本分,如果天下人都不说话,大明就完了。

陆炳沉默良久,看着渐行渐远的沈炼那孤单的背影,发出了一声叹息:我不如沈炼。

在塞外当了老百姓的沈炼依然痴心不改。

六年后,宣大总督杨顺和蒙古军队交战,一路溃败,连丢了四十座城池,可是无耻的杨顺却杀害了大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谎报军情邀功请赏。

沈炼连写了两封信给杨顺,怒骂他为官不仁,最后在严世藩的授意下,杨顺将沈炼以白莲教乱民的名义逮捕杀害,时年五十一岁。

沈炼的“低情商”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一个文人,一个被士人精神浸染的文人,是不可能不胸怀家国的。

有的人,在进入官场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有的人,被杀害之后也依然活着。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父子终于倒台,严世藩被诛。沈炼的学生在一块锦帛上写了沈炼的名字,举着锦帛走入行刑现场,看着严世藩断头。他仰头高呼:“沈公终可瞑目了!”然后恸哭而去,观者无不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