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1章 “我们仨”(3 / 3)

张夏红就是一个被心理素质耽误的人,她被免职,心理素质差是一个主要原因,她不希望倪淞钦再走她的老路。

高一的时候,倪淞钦是学生会成员,升入高二后,学生会只留一个高二的学生当任学生会主席,其他成员都是高一的新生。

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安排在晚自习,倪淞钦晚上是不回家吃饭的,张夏红不放心,发了一条微信给他,内容是:儿子,加油!要点:声音洪亮,吐字清楚,真诚、自信。

张夏红是支持倪淞钦的,倪大山却反对,他认为,高二了,还参加学生会,影响学习,应该一心扑在学习上。张夏红则认为不会影响学习,有些事情是互相促进的。

晚上,张夏红非常盼望倪淞钦快点下晚自习,她从倪淞钦的表情就能知道,倪淞钦选上没有,可是这次恰恰相反,倪淞钦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张夏红还以为他选上了。

倪淞钦说:“我落选了,不过我进入了第二轮,我们班有个同学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倪淞钦在学生会干了一年还是有收获的,他拿了一张学生会的聘书回来,证明他曾为学生会服务一年,那也是他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倪淞钦实际生活在一个“极端”的家庭,倪大山和张夏红就是两个“极端”。

倪大山外向,张夏红内向;他强势,她弱势;他心理素质好(在人前喜欢“出风头”),她心理素质差(在人前讲话就紧张,不会表现,虽然她很优秀,但因为不会表现,谁知道她优秀呢!);他适应环境强(张夏红曾经开玩笑地对倪大山说道:“就是把你一个人丢在沙漠里,你也能生存。”)她适应环境差;他对外人比对家人好,她对家人比外人好……倪大山和张夏红就像地球上的北极和南极。

张夏红当初选择倪大山就是为了“互补”,结婚多年后,张夏红听了朋友一席话,她才知道她被“互补”的观念祸害了。朋友对她说:“婚姻中想找一个在各方面都与自己不同,达到‘互补’的人,是因为他(她)的自我性格还不完善,自我成长还没有完成,才需要‘互补’,找伴侣还是要找各方面与自己相似度很高的人,这样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中才能琴瑟和鸣,这样的婚姻才幸福。”张夏红与倪大山就不属于“灵魂伴侣”式的夫妻,张夏红一直在通过看书、摘抄和写成长日记来修行,向内找幸福,努力让自己生活得幸福。倪大山却静不下来,他的幸福总是向外找的,热闹成了习惯,他以为那就是生活。

张夏红有时会想,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爸妈的天使,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学霸”,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班上为什么会有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的区别,如果不是智力的原因,那就是父母教育的关系,责任在父母。

之前,张夏红看到新闻上儿子打父母,她只会谴责孩子,孩子太大逆不道了,要被天打雷劈的。后来,张夏红仔细看了新闻上“儿子”一路的成长轨迹的报道,现在反过来,她更多的是谴责父母,“惯子如杀子”,孩子何其不幸,遇到这样的父母,父母不会教育才让他变成了一个不孝的人,是父母的悲剧,还是孩子的悲剧。

张夏红曾经郑重地对倪淞钦说道:“儿子,我和你爸爸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没有经验,不管爸妈同你讲什么,你认为说得对的,你就听进去,你认为说得不对的,妈妈允许你左耳进右耳出,因为爸妈不是‘圣人’,也不是‘名人’,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就原谅爸妈,不要生爸妈的气,不要记恨爸妈。”倪淞钦疑惑地看着张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