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7章 “神”与“神经病”(1 / 2)

倪淞钦升入高三学期后,他的脾气突然变怪了,张夏红抬削好的水果到他的房间给他,他就对张夏红吼道:“出去!”张夏红之前就听过来人的同事说过,高三的孩子惹不起,是祖宗,都让着他们。张夏红心想,也许儿子压力太大了,等高考结束,他脾气自然就好了。

张夏红经历好多次被倪淞钦“吼”之后,张夏红意识到,等不到高考结束,他不是已经养成习惯了吗?张夏红就与倪大山商量:“孩子也要教育,不要养成不孝子,即使以后他再有出息,也只有我们哭的份。”倪大山皱着眉头说道:“是呀!即使他将来上月球也不稀奇。”“实际上,将来我们老了,也只是希望生病时有人递杯水。”张夏红点头说道。

有一天,张夏红抬了一盘水果给倪淞钦时,张夏红又被他“吼”,张夏红严肃地说道:“儿子,我们花这么多钱送你上学,是让你成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如果读书让你变成不尊重父母的人,那还不如不要读书了。”倪淞钦低下头,没有出声,张夏红认为他应该是听进去了。

张夏红走到旁边的书房继续看《颜氏家训》,想不到她在《颜氏家训》中看到类似的观点,她现在才悟出的道理,南北朝时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提出,张夏红觉得自己真的太差劲了,这就是放弃学习的恶果,没有把学习当作一辈子的事。

言归正传,看看颜之推怎么说的,他告诉人们:“学习是为了有所收获,可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轻慢鄙薄,不可一世。人们憎恶他们就像仇敌,厌恨他就像厌恨那样的恶鸟。像这样因为学习而给自己的品行招致损害,还不如不要学习。”张夏红不禁感叹道:时间在流逝,给人们留下了古人的思想和智慧,中国不愧为世界文明古国,古人的思想至今有用,因为人性是不会变的。

有一天,张夏红偶然看到一篇文章,那是刊登在2016年11月《女子世界》的一篇文章“名人谈亲子断舍离”,其中刘墉的一段话给现阶段张夏红处理她和倪淞钦的亲子关系启发很大。文章中写道:“不要在孩子苦苦修读后,带着不信任的口吻问他:你刚才有没有专心看书,也不必在他学习的时候在旁边嘘寒问暖,有时候甚至可以让全家的鼾声传到他的耳朵里,让他一个人对着一盏孤灯。人,是在寂寞中成长的,给他孤独,让他成长——给孩子留下秘密的空间是人人该懂的艺术。”看到这段话,张夏红觉得自己是一个差劲的妈妈。

张夏红经常突袭倪淞钦的房间,看他是否在玩手机游戏。张夏红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有时是把洗好的衣服挂进衣柜;有时是送削好的水果;有时是问倪淞钦想吃什么……张夏红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是想看看倪淞钦到底在干什么。之前,张夏红还怪倪淞钦没有礼貌,她每次进去都要被倪淞钦“吼”出来,每每这时,张夏红往往批评倪淞钦,他是用声音大掩盖玩手机的错误。张夏红看了这篇文章,她才知道是她错了,她没有相信儿子,没有尊重儿子的私人空间,她打扰了儿子,幸好张夏红是一个好学的妈妈,做母亲没有经验,多向名人学学,虽然有点晚。

张夏红觉得是她和倪大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前期没有做到“身教”,不然这么大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如刘墉所说的这般轻松,而不是如现在这般越出力越没用。

张夏红越来越觉得,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就是父母身上的问题,她作为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孩子未尝不羡慕“别人家的父母”。倪淞钦小时候就说过“要别人家的爸爸当爸爸”。

三毛曾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只有选择认真地老去。”同样,张夏红年轻时没有认真当母亲,只能选择上了岁数后认真当母亲。张夏红觉得她像一个母亲是从倪淞钦读高中以后,也就是从她选择改变她的生活方式开始,之前的她作了很多不好的榜样:熬夜追剧、当了领导后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与倪大山无休止的争吵……

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倪淞钦迎来了他的成人礼。张夏红曾经问过倪淞钦,要不要一套西装,祝贺他18岁了,上大学后,有什么重大的活动可以穿,他说不要,刚好他起床时不小心把眼镜架压烂了,张夏红就决定送他一副新的眼镜,作为他成人礼的礼物。

哪知重新验光时,倪淞钦眼镜的度数又增加了,从200度上升到300度,为此,倪淞钦又被倪大山臭骂一顿。张夏红真的很反感,倪大山遇事就骂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