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二部分 意象对话中的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1 / 3)

意象对话中的心理

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

心理障碍如何形成,是心理病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是心理治疗学的研究重点。对这两个问题,心理学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意象对话提出新理论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意象对话承认许多其他学者的研究是很正确的,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更是我们的思想基础。不过,以意象对话的观点和它自己的角度重新解释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依旧是有必要的。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任何心理学理论本身也都是一个心理现实,而心理现实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正如不同国家的语言一样,虽然世界上只有一种语言也可以,但是有不同的语言存在也有其好处。好处之一就是:不同的语言可能对不同的目标更适用。德语非常严谨,适合讲哲学,而喜欢思考的德国人用它来思考哲学问题显然就比较方便。中文灵活,适合表达中国式的哲思和感悟,所以重感悟的中国人就比较方便用它来写文章。我们用意象对话的视角来重看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理论,目标也正是为了方便我们用意象对话的视角来看心理障碍和治疗,从而方便我们用意象对话来做治疗。用意象对话看到的,是独有的心理现实,也许和其他理论家看到的不同,却未必冲突,因为大家有不同的角度而已。

心理障碍的形成创伤与消极意象

心理障碍产生过程的第一步是在早期创伤性经验影响下产生消极的意象。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意象对话关于心理障碍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在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或反复影响下,人内心中会形成一些概括性的消极意象。

这里所说的创伤性经验指一切对人心理有伤害的事件的经验。从来源上,它大多来源于他人,极少来源于自然的灾害事件。

社会的因素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这一点是各种模型都同意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本我与社会道德的冲突是心理疾病的原因。人本主义者罗杰斯指出父母对儿童的有条件的关心即“价值条件”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这些都是正确的。从来源上说,社会中的一些不利个人心理的因素是通过家庭影响到个人的。家庭中的一些不良的影响是更直接的原因。

不仅仅是一个单次的巨大创伤,更包括那些看起来也许不严重,甚至在别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创伤的小事情,因为这些小事情对当事人的伤害也许并不比一件大事情小。更何况很多这样的日常创伤是多次重复的。举一个极为简单的例子,一个儿童有一个疏远的父亲,当他希望父亲能关注他的时候,父亲却带着厌烦的情绪说“我忙着呢”。这样的创伤看起来似乎很小,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个儿童也许每天会遇到10次这样的场景,到他7岁的时候,他已经反复经历了两万多次这样的创伤了。那么这样的小创伤带来的影响,大大超出一次强烈的创伤性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甚至一些表面上不是创伤性的经验实际上却是创伤性的。例如,父母对儿童溺爱,一切听儿童的。这实际上也是创伤性的经验。因为,这使得儿童产生一种感受——儿童不能用语言表达——如果我们用语言表达的话,是不安全感:“如果他们连我耍赖都没有办法对付,他们是无能的,不能保护我。”在心理治疗中,回忆童年时,也确有很多人这样说。

意象对话理论认为,原始精神机构时时都在运作并用意象去进行认知,因此,在遇到创伤性的事件并引起一种消极的感受时,内心中就会形成一个消极的意象,这个消极意象象征着当时他的内心感受和他对这个遭遇的认识。这个意象是我们心中深层的基本的认知图式。意象对话实践中有很多能说明这一点的例证。例如,被父亲疏远的儿童也许会产生一个想象:“我敲父亲的门,但是他把门关上了,而我恐惧地自己呆在门外。”这个意象并不是当时发生的事件,但是却表现了当时他实际的心理感受,因此可以说是他的处境的象征。

由于心理障碍产生的第一步往往发生在生命早期,那时形象思维占据着比逻辑思维更主要的位置,所以创伤性经验引起的是当时的主要符号系统——意象的异常。而且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人对待情绪的经验,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而是用有情绪的符号——意象去把握。皮亚杰指出,当儿童有无意识的冲突时,如性兴趣、防止忧虑和恐怖、防止被攻击、防止与攻击者在一起、因害怕冒险或争夺而畏缩,他就会“需要一个更直接的象征作用”(皮亚杰·英海尔德著,吴福源译:《儿童心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1月版,44页。)。皮亚杰是在分析象征游戏时这样说的,象征游戏是意象活动的表现之一,但是这也适合其他意象的活动。

如果多次遇到相似的情境,产生的消极意象就会越来越概括化。它不仅仅是某一次经历的象征,更象征着他心目中的世界、人生、自我处境和自我现实等(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基本是美好的,或者虽然遇到了创伤事件却获得了良好的解决,那么他就会形成一个概括化的积极的意象。有积极意象的人心理往往比较健康,所以不是我们这里的关注中心)。

对这个概括性的消极(或积极)意象,一个人往往是没有意识的,但是它却存在于潜意识中,并且时时对一个人产生着影响。有些人会多次做同样的梦,或者说梦虽然有些变化,但是在他的梦中常常出现同样的主题、同样的人物或者同样的困境。这些梦反映的就是他的这个概括性的心理意象。也有的人会在白天常常想象到同样的场景,这也往往是这个潜在的概括性的心理意象的反映。有些人在成年后,也许会用比喻性的语言总结他的人生观,这些总结也往往是内心中的心理意象的反映。例如,我以前认识的一位朋友,他的口头禅就是:“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对他来说,“战场”的形象就是他最概括性的心理意象,反映着他对人生的最基本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内心最概括性的意象是一个消极意象,则他眼中的世界、人生和自我图景中永远有一个消极的背景图像。这也就是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有色眼镜”。他看任何事物的时候,这个基本的意象都会成为他看事物的背景、参考和坐标系。例如,把世界看做战场的那位朋友,在遇到任何一个人的时候,他都先去把对方假设为“敌手”,并且总是从“战斗力大小”的角度去评估一个人。只有对很少的几个人,他才能看做是“同盟军”。这样,他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威胁和压力。他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更难让自己去爱一个人。他的消极意象为他眼中的世界涂抹了一层烈火一样鲜红的底色,以至于他不能从其他角度来看人生。这样的概括性意象使得他对人、对事件、对世界的认知容易产生某种特别的偏差,就是把什么都看做是战斗。概括性的消极意象带来了认知歪曲,也因而会带来适应的困难,因为你看不清这个世界,当然也难于很好地适应世界。不是外在事件,而是人通过意象的过滤而看到的事件引起情绪和行为。有消极意象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歪曲的、消极的,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有问题的。因此,他们会产生消极情绪和不适当行为。这里说“不适当行为”是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而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不适当。例如有个朋友长期处于强烈焦虑状态中,攻击性强而且人际关系不好。但是在他眼中,他的做法是很自然的,因为身处战场的他觉得不攻击别人就会灭亡。我认为,任何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他们都因过去的创伤而形成了概括性的消极意象,而这个意象也在歪曲着他对世界的认知,使他眼中的“现实”不美好,从而引起了他们自己的困扰甚至心理障碍。

当然,我们内心中的各个意象的概括性是不同的,有的意象概括性最高,反映着一个人对自我、世界、人生和他人的最基本的看法或信念;有的意象概括性相对低一点,只反映了对一部分问题的看法和信念;还有的意象概括性很低,只反映着一时一事的感受和看法(在我的博士论文中,我曾经把概括性最高的意象称为“意象原型”以便区分它们和其他概括性低的意象。不过,这里所说的“原型”一词又容易和荣格所说的“原型”相混淆,荣格所说的原型是先天遗传的,而我所说的是后天形成的,两者并不相同。因此,在本书中为了避免混淆,就不用“意象原型”这个术语了)。概括性越高的意象,对一个人心理的影响越大、越持久。

情结的形成

创伤对心理影响的产物,并不是散乱无序地放在内心中的;相反,这些内容会自发地进行组织,从而最终成为一些有组织的结构。消极意象逐渐走向概括化的过程,就是这些内容越来越组织化的过程。最终组织化的产物,就是心理动力学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情结。

按照荣格的说法,情结是“一种经常隐匿的、以特定的情调或痛苦的情调为特征的心理内容的团集物”(荣格著,成穷、王作虹译:《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10月版,49页。)。情结往往有一个基本主题,和这个主题有关的各种心理内容集合到一起。比如,一个人如果有“金钱情结”,则和金钱有关的回忆、态度和情绪等许多心理内容都会集结在这里。一旦你触动了其中一个内容,其他的内容也会被激活。

这样的情结,是如何集结到一起的呢?心理动力学中并没有明确的分析,因此作者将在这里做一个分析。

一、集结的方式

第三章中我们提到过,原始精神机构中联结不同事物的方法是凝缩、改造或启示等,这些方法可以把小的结构联结起来形成较大的结构;随后我们会用拼凑、扩展或启发等方式最终组织成整体的结构。情结的形成过程,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进行的。

正如弗洛伊德所举的例子(见第三章),一个人会在梦中有一个凝缩了几个人的特征的形象来表示这几个人共有的一个特点(比如都是我的精神导师)。如果继续用这样的方式凝缩,最后这个人就会得到一个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而这个意象就可以成为一个情结的中心。

我们也可能因受到启示而产生一个情结,在心理患者的内省报告中,有时会有一个瞬间对他是决定性的。在这个瞬间,由于一件事情的刺激,一个人突然形成了一种对整个人生的似乎是顿悟性的理解。例如,一个女性多次失恋后,有一天看到一个男人看街上的美女,突然意识到男人实际上就是“性动物”。这一意念迅速地整合了她心中原来就有的、但是不成系统的许多对男人的印象,从而一下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这就是启示作用下形成的情结。

二、集结的基本规律

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分析情结形成过程,我们还可以归结为更基本的规律。原始精神结构中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就是我们提到过的“相似性原则”,相似的东西往往会被看做是同一的。因此,有一个基本的心理活动就是:相似的内容会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结。在这样的过程中,心理世界中的各个分散的事件,将根据内容的相似性分别组合为一些不同主题的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情结。

按照前面提到过的心理原理,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看做是一个广义的“认同”过程。弗洛伊德所说的认同过程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这个人可以认同另一个人。而认同实际上还可以扩展到更小的主体,即每个心理内容上,一个心理内容可以“认同”另一个相似的心理内容,从而使这两个心理内容组合在一起。就像性格相似的人会做朋友一样,相似的心理内容也会集结在一起形成大的心理内容“团体”。

在心理内容集结的时候,它们所带有的心理能量也会集结在一起,从而使这个总体带有更大的心理能量。内容汇集的越多,总的心理能量就越大,最终形成的情结中,就会汇集很多的某种形式的能量。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某天,一个3岁的男孩子正在和母亲一起愉快地玩耍,严肃的父亲回家了。父亲一回家,就责备母亲没有做好饭,斥责这个孩子把屋子搞乱了。而母亲却马上放弃了和孩子玩耍,讨好地去给父亲倒水并对父亲表示亲密。这个男孩子感到愤怒,而且会嫉妒父亲的权利和他对母亲的占有。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他6岁时的一天,他看到一个很像父亲的人和漂亮而像母亲一样关心自己的阿姨在一起,表现得非常亲密,也引起了他的嫉妒和愤怒(这一次愤怒的成分也许稍微少一些)。一次又一次,类似的事情总在出现。而由于这些事件以及它们带来的情绪反应都很类似,这些记忆都集结到了一起,最终,这个男孩子在18岁时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他觉得许多男性很严厉或有权威性,经常表现出过度的愤怒;他对身边的女友,一个大他两岁的很照顾他的女孩子总是不信任,担心她会和别的男人好。我们说,他有了一个情结。

在相似的情境出现的时候,这个情结就会被激发出来。而它一旦出现,就带着它所有的情绪能量。于是一次,当他看到女朋友和一个中年男性非常友好而亲密地谈话的时候,他异常地愤怒和嫉妒,于是不顾一切地上前争吵(当然,这个例子中的后果很不好,因为那中年男子刚好是这个女孩子的父亲)。这一次他所表现的愤怒和嫉妒,实际上是从小到大一次次积累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其中的每一个记忆都比作一个单独的人,那么集结了所有这些记忆的情结就仿佛这个人所参加的一个黑社会组织。在这个人要去打架的时候,整个黑社会组织都会和他一起上。这也难怪他会有那么大的情绪了。

情结一旦产生,它引起的活动大多是自发的。在我们的感觉中,仿佛这个情结是一股力,迫使我们按他的指挥行动,仿佛这个情结是一个“心里的小人”,他在驱使着我们做他让我们做的事情。正如荣格所说,“不是人支配着情结,而是情结支配着人”。

当然,情结中的心理能量也可以被转化,通过前面说的“接触转移机制”或通过某种其他心理机制,用于其他的方式。例如,那个嫉妒的男性可以努力奋斗,争取自己当上权威人物,他认为这样他自己就可以像父亲一样成为女性服从而讨好的对象了,也不担心别人会夺走自己喜欢的女性了。这样,他的愤怒和嫉妒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进取性。

情结往往让人不愉快,我们会希望它能消失,不过因为带有心理能量,它不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不解开这个情结,也没有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情结中的能量调走,那么一生一世它都会在我们心灵深处存在,永不消失。你也许会以为自己忘了,但是在心里你不会忘。除非你让这个心理能量释放了,情结才会失去力量甚至会消失。

每个人都必然有许多情结,每个人具有的不同情结是构成其人格特点的基础。有些情结对人很有益处,而很少危害;也有些情结本身说不上是益处大还是害处大;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常常给人带来消极情绪或者不适当行为的情结,因为这些情结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意象对话和精神分析治疗传统一致,我们认为仅仅是消除症状不是真正的治疗,只有消除引起这些症状的情结才是彻底的治疗。也就是说,真正的治疗必然要导致人格的改变。

心理能量转化

消极情绪使人不快,压抑造成的欲求不满也使人不快,因此,人必定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某些方式应对,而在应对的过程中,心理能量也有相应的转化。心理能量可以转化是心理动力学的常识,不过下面对其转化的方式我们还可以有一些更详细的总结,补充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不足。

一、心理能量未转化时的冲突

压抑的情况下,被压抑的心理能量有突破压抑的倾向,这个倾向和压抑的力量相对抗,就造成了人的一种对“失去控制”的恐惧,或者说对压抑失效的恐惧,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一种情况。用水比喻心理能量的话,这可以比作水坝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水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二、心理能量转化目标而不转化形式

水被水坝阻挡住的时候,有另一种倾向出现,那就是被阻挡的水也许会另寻出路,改道而行进。同样,被压抑的心理能量也有一种转向的趋势。最简单的转向是:心理能量转换目标,但是并不转换其形式。例如,性的能量本来是指向异性间的性行为,但是受到了阻碍,则可能转换目标,指向同性或者指向异性的内衣、鞋等物品,或者指向暴露、窥视等行为方式。这时目标转化了,但是性能量还是性能量,这一点没有变。或者,当我对上级愤怒却不敢表达的时候,也许我会对弱者——比如我的孩子发火,这也是心理能量转向而没有转化形式。

三、心理能量形式的转化

另一种情况则是心理能量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种被压抑的欲求转化为其他欲求。比如性不满足时,有些人把性的欲求转化为获得成就的欲求,从而不遗余力地工作。更明显的例子是,当某种情绪被压抑的时候,转化为另一种情绪。例如,当爱的情绪受到压抑的时候,比如求爱不成,有些人(不是全部)会“因爱生恨”,情绪完全变了,但是心理能量并不会消失,它由爱的能量转化了形式变成了恨的能量。因此,爱得越多,恨起来才越狠。

四、转化的规律之一:不会彻底转化

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中,我发现心理能量的转化也许总是不彻底的。也就是说,心理能量不会完全转化,总会残留一部分于原来的情绪中。因爱生恨的人,不论他的愤恨有多么强烈,多多少少总会有少许的爱意残留。其他的情绪转化也无不如此。因此,敏锐的心理咨询师就有可能发现,某个转化后的情绪来源于何处。

五、转化的规律之二:可以多次转化

如果外在和内在环境允许转化后的情绪表现,则心理能量可以得到一定的释放,心理的压抑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当然,由于转化永远不彻底,所以这释放也不会完全,压抑可以缓解但是不会去除,情结不可能解决。能有的作用,也只是感受上会“暂时舒服一些”。

但是,如果内外环境对转化后的情绪依旧不允许释放,则这个转化后形成的情绪也有可能会再度转化,变成另外的一种新能量形式。因爱生恨的人如果其价值观不允许其表达愤怒和仇恨,则有可能转化为其他情绪:也许会转化为抑郁,我们可以在临床中见到,很多抑郁的来访者内心中实际上压抑着非常多的愤怒;也许会转化为嫉妒,从而表现出嫉妒的种种特征;也许会转化为狂热地工作;或其他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冲动。如果这些在转化后的情绪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则也可以有一时的缓解;如果这些转化后的情绪再一次受到压抑,则也许会发生又一次的转化。这个过程可以一再重复,转化之后再转化,直到转化出的情绪和一开始的情绪完全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在转化到不同的情绪时,就可以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转化为抑郁时,有可能出现抑郁症;转化为狂热的时候,有可能出现焦虑症;转化为恐惧时,则可能出现恐惧症。种种不同的心理障碍都可能出现。

六、转化的规律之三:转化方向不确定

转化朝什么方向进行,总的来说是不确定的。爱不能满足的时候,我们刚才举例说可能转化为愤怒,但是这不是唯一的转化方向,实际上有许多其他的方向可以转化:可以直接转化为抑郁、焦虑、恐惧、内疚、友情、衰弱感等各种情感,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反应。

七、转化的规律之四:转化的能量递减

由于转化可以多次重复,而且每次转化中,心理能量的转化都不会很彻底,所以每次转化都不会把所有的心理能量转化为新的形式。这样,非常合乎推理的一个结论就是:转化次数越多,最后转化的心理能量的量就越少。这个结论,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也得到了观察的证实。

因此,越往后面的转化,所选择的方向和形式越趋向于选择那些“低能量”的形式。愤怒虽然是消极情绪,但是携带着很大的能量,所以一般来说,越往后选择愤怒的几率越小。最后的几次转化,往往是选择如“躯体化”(把心理问题转化为躯体疾病)、抑郁、无力感等低能量的形式。而靠近最后的转化,则往往转化为一种心理的麻木,一种对任何刺激后很少有反应的状态,一种类似行尸走肉的心理状态。

八、多次转化后的主观感受

在一次次的转化过程中,意识区域内的主观感受愉悦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一开始的几次中,愉悦度是逐渐降低的,以至于后来进入越来越不舒服的感受中。这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一次次转化后的情绪一次次被压抑。但是,在多次转化后,将会有一个转折点出现,在这个转折点之后,不愉悦的感受将随着进一步的压抑加强,随着转化的次数增加而逐渐减轻。当一个人心理越来越不健康,走到麻木的边缘时,他的不舒服将逐渐减少,愉悦度将从负值逐渐向上回升——如果一个人最终彻底麻木,他将不会有任何不愉悦的感受,他的愉悦度将回升到“零”,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心理能量完全受压抑的、不健康的状态,但是在他自己的感受中,这反而是不再有痛苦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