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二部分 意象对话中的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2 / 3)

如果他再能给这个平静一个解释,比如利用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把这解释为四大皆空或者无欲无求、顺其自然(当然这并不是佛家和道家的本意),则他将更容易安于这个麻木的状态。

我们认为,有些心理咨询或治疗虽然也能缓解甚至消除症状,但是却是通过增加或辅助来访者不断走向麻木而达到的这个效果。意象对话不赞同这样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意象对话理论也反对用“症状消除”作为心理治疗效果的唯一指标。我们的价值观认为,如果一个人成为行尸走肉,心理能量被严重压抑,虽然没有症状,但是其心理不健康的程度却有可能比有症状的人还要严重。有症状的人还在心理痛苦中挣扎,而这些麻木的人却已经心死了,“哀莫大于心死”。

九、应对方式在转化中的功能

我们刚刚说过,心理能量转化的方向不是唯一的,而是不确定的。虽然不确定,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应对方式的不同选择,就是影响转化方向的重要因素。

应对方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应付方式或应对方式;也可以是没有意识的,也就是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防御机制”。

例如,当一个人失恋而痛苦的时候,当他的心理能量无从发泄的时候,假如他刚巧遇到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建议他去打架,他去了而且发现有效。也许他就会从此习得这样一种方式,同时,他的能量也习惯于转化为攻击性的心理能量。如果他刚好遇到的是另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建议他把失恋的痛苦写成小说,他做了而发现有效,也许他就会习得这种方式并习惯于把能量升华为创造活动能量。

熟悉心理能量转化,对心理治疗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情结、原型与心理意象

正如荣格所发现的,仅仅用后天的创伤来解释情结是不够完全的,我们必须注意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情结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一、原型

荣格提出了“原型”的概念,所谓原型是一代代的人类个体,在经历了非常类似的情境并作出反应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于世界作出反应的先天性向或潜在倾向”(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版,33页。)。“人……并不需要通过经历黑暗或与蛇的遭遇而习得(对黑暗和蛇的)这种恐惧,尽管这些经历和遭遇会强化或者再次证实他的这种性向”(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版,33页。)。荣格也指出,原型并没有固定的内容,而只是一种潜在的倾向。在“被人意识到并因此被人用意识经验的材料充满时,它的内容才被确定下来”(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版,36页。),也就是说这时原型才有了具体的形象,我习惯于把这形象称为原始意象(荣格是把没有内容的原型和有了具体形象后的原型同称原始意象)。

我认为,原型和本能这两个概念是关系非常密切的,它们都是一种遗传的倾向,都带有一种意向性(欲求)在内,也都有一些反应的倾向。区别仅仅在于,本能指动物的固定性的倾向,而原型则有一定的灵活性(我认为马斯洛提出人类有“似本能的需要”(马斯洛著,李文恬译:《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版,171页。),这应当和原型概念很有关系,只不过这不在本书详细研究的范围内)。另外,本能是研究者自外去观察动物时设定的概念,而原型则是人自内观察人时所设定的概念,所以本能概念中不关心体验只关注行为,而原型则不同,体验是重点。还有,原型包含着一种原始的认识。总的来说,我认为原型可以说是“在内省中发现的似本能的认识和反应倾向”。

为什么不同的人在恋爱的时候有非常类似的反应,因为人有恋爱的似本能的倾向。这个倾向在世世代代的人那里重复,每次重复都加强了它的力量,以至于它“遗传”到后代身上。一个没有恋爱过的少年,心里就潜藏着对恋爱的迷恋。一旦有一个合适的异性激发,他身上潜藏的本能中储存的能量就被激发了,于是他就会像他的先辈一样激动、兴奋,把对方想象得完美无缺,像他的先辈一样,时时刻刻想和心上人在一起,仿佛他在继续前世的爱。

二、原型与情结的形成

原型是情结的基础,因为当我们激发出某种心理能量的时候,被激发的能量往往出自某种原型(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来源于某种本能),而且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也受到了原型中的各种潜在的反应倾向的影响。因此,原型往往能成为一个核心,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产生情结。

三、情结、原型与心理意象

原始的精神结构中意象是最常用的认识符号,因此,情结往往以一个心理意象的方式储存在心理的深层,原型更几乎永远是以心理意象(也就是所谓的原始意象)的形式储存在更深的荣格称为集体潜意识的心理层。

如果有些情结会引起心理障碍,这些情结以及和这些情结有关的心理内容也都可以反映为意象。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发现和解决心理障碍。这就是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如,有学员出现了这样一个想象的内容:“在沙漠中,有清澈的泉水,并想象出有一片绿洲。发现有一个窑洞,窑洞中男女老少都有,是长老的样子。还有一个人穿着阿拉伯式白袍,这个人是这里的精神领袖,但是似乎内心有一点虚弱。这时有个声音说:‘从现在起是我控制一切了。’这时这个穿白袍的人变得一身白甲。一个仆人进入他胸中,这个仆人也是白甲,有白色精钢的翅膀……”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不止一个原始意象。沙漠、泉水、绿洲、精神领袖都是原始意象。沙漠是情感枯竭和缺少爱的象征,泉水是生命力和爱的象征,绿洲象征着保护所,而精神领袖更有着复杂的象征意义,这里的精神领袖实际上是“魔鬼原型”的化身。在这些原型影响下,这个人的情结是“权利情结”,他实际上自卑而缺乏爱,于是幻想自己能得到爱,幻想自己是“控制一切”的领袖(控制一切的欲望是魔鬼原型最重要的特征),而且完美无缺(用白色象征),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防御内心中隐约还能感受到的那种“虚弱”的感受……这个过程中,通过补偿、幻想等防御机制,他把虚弱的感受转化为强大的感受,心理能量由虚弱时的恐惧不安转化为骄傲,但是,这并不能消除他本来的消极感受,此人并没有达到心理障碍的程度,但是如果这样的过程继续加强,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的形成,就是在这样一些心理机制下,由于人对创伤和挫折的(往往是不恰当的、短视的)应对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心理障碍的维持

有一些因素会使得消极意象难于被改变,它们是使消极意象以及建立在消极意象基础上的心理障碍得以维持的影响因素。

恶性因果循环

由于心理障碍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的内外在的后果,这些后果往往会有强化原有的心理障碍的作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因果循环。心理障碍是因,这个因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又成为心理障碍的因。

心理障碍会导致社会适应的不良,从而使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受到损害。结果是这个人在社会中不成功,生活状态不顺利,或者是收入降低,或者是事业失败。一旦一个人在社会中成为失败者,则这个事件本身又成为他的新的压力来源和新的创伤,新的压力、挫折和创伤则可能加强他原来的消极意象。使他感到,“不出我所料,世界果然是这样的不友好”,从而加强了他原来的消极的行为模式,结果就是心理障碍得到了维持甚至加强。

心理障碍也会带来内在的后果,比如使一个人的创造性减弱、信念消极,而创造性减弱就使得他没有能力去发现新的机遇和新的生活方式,信念消极就使得他对改变自己的信心不足。这样,他也就不容易改变自己,从而不容易消除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者由于心理能量被压抑,能自由活动的心理能量不足,普遍有一种潜藏的“无望”的感受。这种感受表现为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改变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消除心理障碍并拥有幸福的人生。而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这种心态甚至会影响到心理治疗师,使(除非很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产生一种对这个来访者“无可奈何”的感受。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到来访者,使来访者再次确信“我的确无可救药”了。

我们前面提到的沉溺固然也是一种恶性心理循环,但是这里所说的恶性心理循环却不仅仅是沉溺,而往往包括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个吸毒者因为吸毒,导致了和原来家庭成员的疏远,为了排解孤独,就结交了一些同样吸毒的朋友。在他试图戒毒的时候,父母也许会不相信他而不能给他足够的支持,而毒友却诱惑并劝说他继续吸毒,这也是恶性心理循环。这样的恶性心理循环的存在,使一个人改变自己格外的困难。

最重要的恶性循环,就是当有了心理障碍之后,人们会自发地寻找一些防御机制来暂时缓解焦虑、恐惧和痛苦,而这些方法总体倾向都是回避问题、自我欺骗。由于回避和自欺,问题就更没有机会得到解决。

执著的倾向

执著是一种人的基本心理特点,指人会倾向于用以前用的方式行动,倾向于用以前有过的方式来寻求满足,以及心理能量保持在原来的形式和方向。执著是心理的一种惯性,它倾向于保持曾经有的状态。

比如女孩子失恋,痛苦不堪,感到没有了这个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旁人也许会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是,这话对女孩子是没有用的,她的心在大叫说:“我只要这一棵草。”为什么呢?因为女孩子说:“我爱的是他,而不是随便的什么芳草。”在她遇到他之前,她是活着的,活得也有意义。为什么现在她却觉得活不下去了?为什么她只可以在他一个人身上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不可以在别人身上得到?是因为执著。

我们把心理能量投射到一个人身上,当这个人离开了我们,我们不是马上可以把这心理能量转到别处的。这个“惯性”,就是执著。

弗洛伊德很早就注意到了执著对心理障碍的巨大影响。他分析神经症时提出有些人“执著(fixed)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解脱,以致与现在及将来都失去了联系”(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1月版,215页。)。由于有执著,所以一个人的消极意象一旦形成,就轻易不会改变。儿童时受到疏远,即使现在已经是成年,而现在身边的人丝毫也没有疏远他,一个人也完全可能时时刻刻依旧有一个被疏远的意象,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在被疏远。这是因为他执著地固守着原来形成的心理意象,而在这个意象的影响下,他所看到的世界或者说他心中的心理现实就是如此。

弗洛伊德提出的另一个和心理障碍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强迫性重复,实际上,强迫性重复也是执著。在寻求一种新的满足失败时,转向过去曾经有过的满足是强迫性重复。但是,似乎奇怪的是过去的不快也会有强迫重复的现象,我们的潜意识似乎会强迫自己去重复过去的不幸。我们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知道这个现象非常明显地存在于生活中,比如一个幼年受到过性侵犯的女孩子在长大后,往往很容易受到类似的侵犯。这实际上也是执著带来的后果。

如果把这个论点推到极点,则可以说既然生物的出现晚于并且产生于无生物,执著不仅仅是人类心理的特点,它更是整个自然的一个特性。而执著的最后状态,应当是自然最初的状态。弗洛伊德指出,最初的状态中只有两种基本力量。一种力量是把一切结合在一起,另一种则是把一切排斥开,简单说就是一为吸引、一为排斥。吸引力体现到人类身上就是“生本能”或者“爱欲本能”,其“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排斥力体现到人类身上就是“死本能”,“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最终目标是使勃勃生机变成无机状态”。(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3卷,656页。)

执著于死,也就是所谓死本能,当然是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而执著于生,或者执著于其他次级的欲望、思想和意象,也都对心理障碍的持续有重大的促进力量。原因很简单,由于执著的存在,任何心理障碍的模式都有自我保持的力量,我们有了改善之后,也都有一种回到障碍中的惯性趋势,而对那些我们不曾经历过或很少经历的幸福生活,我们却会因不习惯而不大愿意去接受。这听起来不大合理,但是心理治疗实践中我们却天天可以见到这样的事实。

沾染

沾染是在符号化过程中,分辨过程不足导致的后果,即混淆了不同领域的内容。沾染是原始精神机构的认识活动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有符号化过程就必定会有少许的沾染。不过,过多的沾染却是心理障碍维持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混淆意象和现实知觉

混淆意象和现实知觉,是沾染的一种。我们在观察现实的时候,必定会用过去储存的意象作为模板和参照,这个过程中,对现实的知觉必定会受到意象的一定影响。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有能力分辨我们所看到的哪些是我们的意象,哪些包含着现实中的信息。这样,我们就有一种能力,可以根据现实来修改原来不准确的意象。

心理障碍者过去的意象是很消极的,但是,他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和他们过去消极的意象不同的现实事件。过去他们的生活中也许没有爱、没有希望,但是现在他们会有可能遇到爱、有了希望。这时头脑的真实经验和他们的意象是不一样的。如果他们分辨意象和现实的能力健全,他们就可以发现,实际的事件和自己想象的有差别,从而修改自己的消极意象原型。

但是,如果他们分辨意象和现实知觉的能力低下,分辨自己的想象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的能力低下,他们就无法根据外界情况修改消极意象。相反他们会把自己根据消极意象对外界的想象当成真实情况,他们觉察不到,至少不能清楚地觉察到,事实不同于自己的想象。他们会把想象当成现实。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真的是完全无能,世界上真的没有谁会帮助自己,世界一片灰暗。因为意象是如此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在分辨力差的他们看来,是如此真真切切。他们不能想象世界会有另一种面目。因此,他们不会想到修改消极意象。心理障碍者大多恰恰是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强迫症患者有一种意象,就是房子中充满了死猫、死老鼠等脏东西,于是她有一个强迫性的冲动要不断地打扫房间,每天不得不几十遍地拖地。实际上,充满了死猫、死老鼠等脏东西的房间是一个心理意象,其象征意义和她的心理冲突有关,而和现实中她所居住的房子毫无关系。由于混淆,她产生了打扫现实房间的冲动,这就成为心理障碍的症状。她不知道,真实需要清扫的房子,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房子,而不是现实的房子,所以她错用了力,做了无用功。

对于重症精神病患者,这个能力更为低下,以至于他们会把自己心中的意象完全当成是现实中的存在,把幻觉当做现实。这样他们更没有能力去修改自己的意象,因为那个我们认为是他想象出的“迫害者”、“鬼怪”在他看来是现实的存在。

具有消极意象及缺少分辨意象和现实知觉的能力,这两点加起来就足以造成心理障碍。如果只具有消极意象而不缺少分辨力,心理障碍将不会维持而将自愈。如果缺少分辨力但是不具有消极意象,也不会成为心理障碍。

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并不认为由意象构成的内心世界是“不具有实在性的”或者是“虚假的”,只有现实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实际上我们认为它们都是有实在性的,都是真实存在的。意象有在原始逻辑基础上构建的心理现实性,而物质构成的“现实世界”则有在日常逻辑思维基础上构建的现实性。一般的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只有客观现实才是真实存在,而想象都是虚幻的。这是不对的。心理障碍者所犯的错误则是混淆,也就是误把此“现实”和彼“现实”当做一回事。举一个例子,我们说“法律”是存在的,“白菜”也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有人问“法律”有多重?这就错了,因为法律不是物质性存在而是精神性存在,所以它没有重量、没有体积、没有颜色。我们不应当把它和白菜的存在形式混淆,否则就可能使我们的心理障碍得不到解决。

二、混淆过去记忆和当前现实知觉

混淆过去记忆和当前的现实知觉,就会让我们把过去的阴影加到现在的事件上,从而不能建立关于现在的准确知觉。这样的例证可以说举不胜举。例如某人在草地上受到过侵害,以后只要到草地上就会感到恐惧,并把草地知觉为“可怕的地方,充满阴森森的气氛”。但是,如果她能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她就可以分辨出,可怕而阴森森的感受是被唤起的过去记忆而已,至于现在的真实知觉还需要自己重新体会。

如果一个人有充分的能力分辨过去的记忆和现实知觉,则不论过去有多少消极的影响,都不会引起现在的心理问题。他固然也会有时回忆起不愉快的事情并有消极的感受,但是这些不会影响他对现在的真实感受,也不会影响到他现在的行为反应。

三、混淆不同的人的心理内容

混淆不同的人的心理内容,有时是把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混淆,有时是把自己和别人相混淆,这些混淆都会出现心理障碍并维持。

精神分析理论中所重视的移情现象,实际上就是混淆不同人的心理内容的表现。来访者把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男性心理治疗师身上,也就是混淆了他父亲和心理治疗师的人格,所以才会用对父亲的方式来对待心理治疗师。还有,一个有恋母情结的男子对他的妻子——一个和他母亲有相似的女性有移情,也是同样的混淆。

由于意象可以用“凝缩”的方式结合,我们常常会把不同人的意象凝缩为一个凝缩意象。在这之后,我们就有可能用这个意象来理解很多类似的人,这使得这种移情性的混淆非常容易出现。

把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相混淆,也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现象。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投射”概念,就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在这个人的心理现实中,有许多自己的心理感受,也有他对别人的心理感受的理解。如果分辨能力强,则这两种内容虽然都存在于他的内心中,但是应当划分在不同的领域。前者划在“自我”领域,而后者划在“我心中的别人”领域。但是,如果分辨能力差,则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在有某种动机驱动的情况下,则他就可能把本应在“自我”领域中的一些情绪、欲求的冲动归到他心目中的“他人”领域,“不是我残忍,而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么残忍(所以我也不得不残忍)”。相反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内投”。

在心理治疗中,还有一种混淆经常出现,那就是心理治疗师误把来访者的情绪当做自己的情绪。我们知道,由于人有“会心”这种基本能力,人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心理治疗师也可以感受到来访者的情绪,在感受过程完成后,这些情绪实际上就进入了心理治疗师的内心世界。如果心理治疗师有能力分辨,则他可以知道“这些情绪虽然我现在感同身受,但是归根结底不是我的情绪而是来访者的情绪”,他就可以把这个感受反馈给来访者,这也成为“共情”。但是,如果心理治疗师的分辨力差,他就有可能把这些情绪当成自己的情绪。于是,来访者愤怒,心理治疗师也感染了愤怒;来访者无奈,心理治疗师也感到对他很无奈;这就是因为混淆了人我。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中有办法帮助心理治疗师提高这种分辨力,具体方法见以后的章节。

除了这些混淆外,心理治疗中我们还会发现其他的一些混淆。而所有的混淆都在心理障碍的维持中有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混淆的存在,才使得心理障碍者看不到那些和他们的想象不同的现实,不能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