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15章 走向快乐与成功(3 / 3)

前人的知识也是我们的壳。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成长也罢了,思想一成长,你就会感到你不得不挣脱你的精神导师,不得不批判他,不得不提出异议。你挣脱这层壳所花费的力气有时甚至和你当时获得它时花费的力气一样多。

更难蜕下的壳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长久以来保有的心结。也许有一个女孩从小就缺少父母之爱,她长成了一个忧郁的女人,厌倦冷漠地观望着这个世界。渐渐的,她心中的创伤已经平息,生命的热力已催生了新芽。这时她就会发现,那早已习惯的幽怨、寂寞,那习惯了的悲观、伤感,已经成了一个束缚她成长的壳。这层壳应该蜕掉。但是她又会发现,虽然这不是她想要的壳,但蜕壳却又绝不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她会害怕失去她的幽怨,因为她不认识那个陌生的、没有幽怨的自己。而且一旦失去了悲观,她会感到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会感到无所依靠的迷惘。一个做惯了奴隶的人,刚刚自由时所感到的不是快乐,而往往是惊慌,他可能会宁愿回到旧主人那里去接受驱使;一副戴久了的脚镣,刚刚打开时,囚犯的感觉也不全是轻松愉快,而是感到脚下没有了根基;更何况人的价值观。人心中的情结是他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用一件件事、一次次的喜悦或忧伤作丝线编织成的,更何况这层外壳是他以前生命的唯一方式和依托!

而且这层难蜕的壳还不一定是一个坏壳。有一个人很正直,只是看人看事爱走极端。在他的眼里,一个人或者是好人,或者就是坏人;一件事不是漆黑的,就是雪白的。这个壳保证他有正义感、有价值感,而缺点不过只是使他欠缺宽容。这个人也很难下决心付出努力和痛苦的代价去换一个新的壳。

人的一生,要面临多次蜕壳。也许有很多人,在某一次该蜕壳的时候,终于没有挣扎出自己的旧壳,没有蜕掉这过时的保护和现存的束缚。他从此将不再长大,他的心灵的新芽将枯萎,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看出他在一点点地僵化,一步步走近死亡。

也许只有很少的人,每一次都蜕掉了旧的外壳,为自己的心灵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他们注定要比一般人多经历蜕壳的痛苦,多经历刚蜕下壳时的软弱和危险,但是他们的痛苦获得了报偿。不论他们年龄老到了70岁还是80岁,他们仍在不断更新自己,他们仍然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们的心灵仍旧在成长。

也许爱因斯坦、歌德、贝多芬,就是一些多蜕了几次壳的人。

七、痛苦带来的财富

如果《飘》中的郝思嘉没有遭到那一系列挫折,如果她得到了她所爱的人,如果南北方没有战争,她大概一辈子是个孩子,一个被父亲、被丈夫宠爱的孩子。她将永远不知道,她身上有那么强劲的力量;她将永远不知道,她可以那么勇敢;她也将永远不知道,爱可以那么深沉。

挫折和痛苦驱赶着她,让她离开了旧的家园,却让她得到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家园。

贪玩、自私、不知责任心为何物的她,如果不是在战乱中完全无处求助,绝不会有勇气亲手为韩媚兰接生。当她历尽艰险终于回到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看到母亲去世父亲也精神崩溃,看到自己已无人可依赖,她绝不会有力量独自撑起这个家,更不会懂得什么叫做对土地的爱。而在最后,如果不是在发现卫希礼真的没有爱过自己,而又失去了可依傍的白瑞德,她也不可能真正获得情感上的成熟与独立。

从一个角度上看,《飘》这本书所叙述的,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郝思嘉的成长过程。她经历一次次挫折与痛苦,每次被打倒后,她都努力要站起来。而在这种努力中,她发现了蕴含在她自身心灵中的,但又是自己从未看到过的,一种更深的情感、更大的力量和更顽强的意志。这种情感、力量和意志使她更接近了自己心中最深处的那个力量源泉。她发现了真正的自我,开发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由一个依赖性强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定、负责、独立、成熟的人。

看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心理力量大小很不同。有心理力量的人,未必有多么强壮,也未必有多么聪明,但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气势、那种坚毅,让其他人为之折服。再拿《飘》中的人物作例子,郝思嘉的父亲似乎不是弱者,他性格刚强、强壮勇敢,但是他的心理力量却并不十分强,因此当厄运到来时,他精神上就垮了。卫希礼也一样是个勇敢的人,但是他的心理力量也不很强,因此当南方在战争中失败后,他也失去了生机。白瑞德的心理力量就比较强,而韩媚兰,虽然体弱无力,但是却和郝思嘉一样有强大的心理力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韩媚兰在任何危险中从没有过惊慌失措。

再拿《飘》之外的人物来说,例如林肯,就有极大的心理力量,因而让他人无法不服从他。虽然我们无法用测力器测出心理力量大小,但是当一个心理力量大的人来到身边,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的力量。这种人能给人一种威胁感或安全感,或者说是一种人格的魅力,看他与你的关系而定。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用“力比多”这个术语称呼某种看不到的生命能。这种力比多蕴藏在心灵深处,如同石油蕴藏在地下。力比多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我们进行心理活动所需的力量。当一个人可用的力比多较多时,他的心理力量就大。虽然人所具有的力比多或多或少,但是每个人的力比多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充分利用,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大的心理力量。不能充分利用力比多的原因是没有发现它,没有把力比多的渠道打通。如同《飘》一开始时的郝思嘉,遇事便惊慌失措,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坚强有力的人,那时她的力比多渠道就还没有打通。她就如不知地下有石油的人一样,只好用地面上的柴草点燃生命之火。而当一次次挫折逼得她不得不开掘内心中的潜能时,她终于越来越多地挖通了通向地下石油的渠道或油井。而当她获得了内心的力量源泉后,她显示出了巨大的心理力量,便可以在风雨中傲然独立了。

厄运其实是我们的好老师,虽然它的外表很严厉。在厄运中,人们的力比多渠道最容易打通,因此说命运是公平的,它在给人不幸的同时也附带了一笔巨大财富,那就是开掘地下力比多所用的钻头。因为在挫折中,现有的心理力量已无力应付,所以人们才需要更多的心理力量。而当你需要,你的心灵就会自发地努力打通力比多渠道。

在这里,我特别要告诉那些遇到不幸厄运的朋友,不要失去命运送给你的这笔财富,不要仅想着如何熬过痛苦,如何减少痛苦给你的伤害。如果你抱着头忍受命运的打击,你所得到的只有伤痛。而你如果和命运战斗,如果时时想着,“我不能白白受苦,我一定要在这件事中学到一切东西,我相信我还有更大潜能”,你也许和郝思嘉一样会发现,从内心深处正在涌出一股强劲的力量,它是你从未体会过的。真的,只要你顽强抵抗灾难不幸如同死守阵地的战士,同时对自己说,我还有潜在的力量,那股力量就会出现。你不知道你的力比多渠道是如何被心灵打通的,也不知道它会在何时打通,但是它通了。力量如石油喷射,如援军来到,你会觉得你无所畏惧,不论困难有多大。

只要你相信,只要你坚持。

八、你可以永不言败

你可以永远不失败,这并不需要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不需要你有奇迹般的好运,成败之间只是一念之差。

你的企业破产了,这并不是失败,因为你毕竟有了经验教训,你还可以东山再起,也许下一次你将赢得亿万财富。

你写的书出不了,这更不是失败,你可以因此发现并改正书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找下一个出版社。

你高考落榜了,这同样不是失败,因为你还可以明年再考。就算你屡次失利,这也不是失败,因为成人自学高考的机会永远存在。

……

即使是最优秀的人都会有一时的失利、挫折,但是他们没有失败。失利和挫折只是成功路程中的驿站,当然这不是舒适的驿站,但是它不是坟墓。失败才是坟墓。

不承认有失败,这不是阿Q精神,不是玩弄社交辞令,而是一种必将成功者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你固然仍会遇到挫折,但最终你必将成功。

刘邦与项羽打了二十几次仗,前边每次仗都失败了,后来他打胜了一次,从此建立了汉朝。刘邦自己肯定不认为前边的二十几次是失败,他认为他终将胜利,这二十几次不过是挫折而已,而且是很有意义的挫折,正是这些挫折为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时,试了两千多种方法不成功。人们问他作为失败者怎么想?他说:“失败者?我从不这么看。我现在已知道两千多种造不出蓄电池的方法了。”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个叫孙乙的女孩的故事。她想上大学,但是第一次因偶然事件没能参加考试,第二次因没有钱而未能如愿,第三次因条件不符合所在工厂的条件未能上学,第四次又因没有钱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是在第五次,她终于成了大学生。

因为他们不接受失败,所以他们没有失败,有的只是挫折而已。

就像孩子们打架,一方把另一方打倒不算结束。骑在上面的孩子要问下面的孩子:“你服不服?”如果下面的孩子说“服了”,他就是失败者,这场战斗方告结束。而如果他说“不服”,战斗仍将继续。

当命运把一个人打倒在地的时候,只要他不服,他就可以继续和命运战斗,直到他战胜命运。

命运女神只欣赏战胜她的人,她所拥有的丰厚的宝物也只赠给这些不会失败的人。

不会失败的人和失败者的区别往往只在于一念之差,那就是信念上的差别。不会失败的人有必胜的信念,他们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必将成功。暂时失利不能说明自己无价值。自己所写的文章没发表,这只说明文章没发表,并不能说明自己没有写作能力。女友弃你而去,这只说明她不爱你,并不能说明你没有价值。文章将来总会发表,爱你的人终究会来到。失利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你发现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失利说明你遇到的题目难,超出了你现有的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生活给你出了难题,你才有机会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失败者没有必胜的信念,他们或是怀疑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或是干脆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怀疑自己的人害怕挫折,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十分沮丧,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证明了他们没有能力,或证明了他们不被命运宠爱。他们会轻易相信这就是失败。不相信自己的人对挫折反倒容易接受,因为结局果然不出乎他们的预料:“我就知道我会失败的,我认命了。”

这两种人的一念之差也可以说成是信念的差别。失败者没有对目标的渴求,没有获取成功的决心。他们在向命运索要时说:“请给我我所想要的,但是你如果不给我,也就算了。”而不会失败的人则说:“我要,我一定要,如果你现在不给我,我还会继续向你要。”有了这种决心、这种坚持,他们必将会得到他们所要的。鲁迅说过,不论想得到什么,只要“执著如怨鬼”,是一定能成功的。

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勇于进取,因为他们不担心那一时的挫折,挫折也不会让他否定自己。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做事总是全力以赴,因为他们从不去想万一失败了,将如何面对外界,也从不给自己预留退路。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叹息悔恨,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沉溺于过去,他们还要为未来而奋斗。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最有韧性,因为在最黑暗的夜里他们心中都有希望的曙光。

在孙中山辞世时,他对事业的现状并不满意。清朝政府虽然已经推翻,但新军阀却各霸一方,国民党也失去了创建初期时的朝气和革命性。但是他并不认为有什么失败,他只是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所以,失败是不存在的,最不利的结局也只是“尚未成功”。只要继续努力,终会见到成功。

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正是成功者的人格魅力所在。

永不言败,你的人格魅力将永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