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二节 功高震主:武大郎的困境(2 / 2)

了解了这一点,对孔子为什么要维护西周的“礼”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了,因为那是在那个时代很有用的一种设计,破坏了这个设计就会带来危害。

另外,如果臣子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不允许他们“犯上作乱”,并且如果国王对臣子有仁爱,臣子对国王也有仁爱之心,这也可以成为一个辅助性的保护。

在春秋战国时期,仁义和礼义都已经被严重破坏,礼和仁所带来的信任感和爱心也不再了。随后产生的法家思想代表了“礼崩乐坏”后的人心,并且强化了一种和“爱”没有关系的价值观,那就是把君臣的关系看作是赤裸裸的相互利用,而且相互没有任何形式的爱,只有相互算计。合作和斗争都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正是韩非的观点,他说:“上下一日百战”,这是说君臣之间的心态;“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改变)主位”,是表达对臣的不信任,并为君不爱臣提供理论依据;“千乘之君(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指中等国家的君主)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指大国之君主)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受制)于人”。这些也都是告诉君主不要相信别人。我们可以看到,刚才这个功高震主者危险的困境,实际上是法家思想占据上风,而且是法家的统治术占据上风的时候所必然产生的困境。如果我们简化描述这个困境,可以这样说:“当两个人互不信任的时候,除非一方完全占据上风而另一方服从,否则双方必然都会产生恐惧,并且因此导致争斗。”

有个心理学原理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一个人坚信某种事情,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使这种事情更容易发生。如果我们欣赏某个学生,受到了欣赏的学生就会表现得更好;丈夫怀疑妻子有外遇,于是对她加强管束和监视,妻子感到越来越气愤,决定找个外遇报复丈夫……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更容易发生。因此,当皇帝们相信法家所说的话,怀疑功臣肯定要作乱时,功臣作乱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说儒家的理论背后,是一个有些天真的理想家;法家的理论背后,则是一个对任何人都没有爱,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只相信权利地位和奖惩的心理扭曲的人。

为什么大多数皇帝都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呢?如果他们采纳了儒家或者道家的思想,中国会怎么样呢?这里只指出其中一个原因,那就是秦始皇之后的皇帝,在先秦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都是“没有合法性”的。他们都只是凭借暴力获得了皇帝的地位,实际上都并不能很好地证明自己“受命于天”。我认为这是一个关键,正因为皇帝的地位来自于暴力战争或者暴力政变,所以他们才会害怕功臣或者权臣也通过向样的方式来一个改朝换代。当然他们也会使劲宣传自己当皇帝的合理性,但是那一套方法能欺骗小百姓,而欺骗名臣大将却十分的不可靠。皇帝权力无限利益巨大,怎么敢保证功臣不动心篡位?因此困境产生的关键是,皇帝的地位得来的不正当。

言至于此,我们对如何解决此困境就有了一点头绪:首先,我们不能把如此巨大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这样,权力对人的诱惑会有所减少,功高震主者也就未必愿意夺权了。过去的帝王权力大到几乎可以对任何人生杀予夺,这样的权力当然值得用全家人的命去搏取,而现代越来越民主的社会中,权力必须受到约束,即使是最高权力者也应当受到民众的监督,这样,权力的诱惑会有所减少。另外,人所得的地位应当有“合法性”,这样他的地位就不会轻易被侵占。我们今天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恢复世袭制,那是一个笑话。但是我们可以采用现代的选举制度或其他方法,并让我们所有人都承认这样获得的地位才有合法性,那么,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相互猜疑,避免或减少功高震主者的困难,也可以避免或减少武大郎开店的困境了。当然,在不同的领域和职业,我们也许需要不同的方法,比如在私人企业,也许重要的就不是选举制度,而是对投资人的权利的法律保障。如果投资人相信,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法律保护,不会被自己所聘用的经理轻易侵夺,他也就不必要选择“矮个子”做自己手下的经理人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才可以逐步告诉大家,法家所说的那些是不对的,人和人之间是可以在相互有信任的情况下合作的,人和人之间是应当有爱的,人类社会是可以更美好的。当人们相信这个世界有爱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