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1.4 研究的思路、材料和方法(1 / 1)

1.4.1 研究的思路

本书的选题来源于现实,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然而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的认识是有分歧的,对农民非农职业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没有形成共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像其他任何问题一样,也得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提出农民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然后对问题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农民非农就业培训的经济以及社会意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1.4.2 研究的材料

本书研究的问题是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就业中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鉴于时间、经费、人力的约束,全国性地调查有很大困难,因而本书研究中的调查主要在陕西地区进行,也涉及北京等地比较典型的农民培训机构,其他地区的案例来自文献和访谈。从经济地理来看,陕西地处西部地区,按照自然地理分布来看,陕西又恰好处于中国的中心地带。2002年,全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2476元。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1592.25元,居全国第28位,高于西藏的1462元,贵州的1490元和甘肃的1590元。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来衡量,陕西农村包括西安的一些郊县都属于贫困地区。陕西有108个县(区、县级市),其中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就有50个,省级扶贫重点开发县27个,贫困县多达77个。因而,陕西农村地区在全国的欠发达地区有很大的代表性。

本文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访谈、调查、座谈和参与式研究获得的一手资料,包括去职业中学、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工厂、劳务市场、村庄里收集的资料。从2002年3月去乾县调查民办学校和职业中学起,笔者先后深入淳化县、蒲城县、榆阳区、佳县、富平县、白水县、蓝田县、临渭区、渭城区、秦都区、乾县及西安市、北京市等地对民工、学生、教师、村民、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工作者、工厂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座谈和参与式研究,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是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志、地方年鉴、统计年鉴、政府文件,图书、期刊资料,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来自互联网网站的文献资料。

1.4.3 研究的方法

问题是常新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却是不变的,关键在于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和非农就业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以下基本的研究方法。

1.4.3.1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实证研究是从实证材料出发,通过对经验事实的研究抽象出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规律的研究方法。温铁军就认为,许多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经常从本本出发,用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来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往往脱离中国农村的实际。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够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和为什么。但是仅有实证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规范研究来解决应该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当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也是无法割裂的,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推动的。

1.4.3.2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定量研究是对事物量的规定性的研究,解决是多少的问题。仅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不知道是多少,无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事物。同样,只解决是多少而不解决是什么,更不利于我们认识事物。要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和手段必须结合起来。

1.4.3.3 参与式研究方法

参与式方法是发展工作者在发展工作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作方法,目前在发展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展工作通过发展项目,对发展对象进行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弱势群体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的发展。发展工作者认为,发展的对象才是发展工作的主体,在发展规划的制定、发展项目的确定、实施、监测和评估中,发展对象不但应该全程参与,而且应该处于主体地位,他们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世界银行就在2000年出版了《倾听穷人的声音》的报告。发展工作者并不认为自己掌握发展对象拥有的资源、发展对象的需求等全部的相关信息,因而并不认为自己比发展对象高明,而且,他们认为发展对象的参与过程本身就是能力建设的过程。本书研究的是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和非农就业问题,因而应该让农民和农民工适当地参与此项研究,发表他们的看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而不是把他们仅仅作为调查的对象。

§§第二章 农民非农就业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