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2.2 农民就业的大趋势(1 / 3)

中国农民自古以来以农业为生,农业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主导产业,只有极少数人从事工商业。明清以后,在江南一带,工商业逐渐繁荣,手工业工场日益增多。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工商业的份额是极为有限的。直到近代,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沿海一带出现近代工商业,工商业从业人员才渐渐增多,而这些从业人员,基本上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就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逐步非农化的情况。这里的农民职业已经有许多分化,江村有360 户,其中农业户274,专门职业59户,渔业14户,无业13户。在城镇里从事专门职业的14户,纺丝工人6户,零售商10户,航船4户,手工业和服务业24户,非农户占16%。一个家庭开支需要200元,来自农业的收入,仅能达到68.4元,单靠农业不能维持生活,每年要亏空131.6元,也就是说农业收入只能满足开支的34.2%,其余的65.8%要靠从事非农工作的收入来补足。因此,为了维持生活所需,包括日常必需品、礼节性费用、税、地租以及再生产所需的资金,从事非农活动就成为必然。

尽管近代以来中国农民的非农化进程逐渐加快,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这一进程很快就被外寇入侵和内战所打断。直到1952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仍然占50.5%。中国农村人口还占总人口的87.5%,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2.5%。整个中国的情况还不如费孝通笔下的20世纪30年代的江村。那时的江村,农民非农化达16%,产业非农化达到65.8%。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的份额迅速增加,商业的份额也有所增加,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和产业非农化进程比较快,但是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有限,农民的非农化较慢,和产业非农化不成比例。直到1978年,农村人口才下降到总人口的82.1%,而这时农业只占国民生产份额的28.1%,非农产业占71.9%。人口和产业非农化水平刚刚超过当年的江村。2001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已经下降到15.2%,可以说国民经济的非农化是相当迅速的,仅仅半个世纪就走过了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历程。

然而,人口的非农化却远远的滞后于国民经济的非农化。一般而言,在现阶段,中国农民就业的领域遍及第一、二、三产业。以在第一产业就业为主,2001年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67.3%;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32.7%。由于中国正在快速发展,城市化、非农化进程很快,二、三产业份额还在不断扩大,而农业增长缓慢,成长空间有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还在逐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就业岗位主要来自第二、三产业,因而,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樊纲就认为中国农业问题以及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产业化,也就是80%以上的农民最终都能在非农产业就业。

2.2.1 东部沿海地区农民的非农就业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中国前列,自从鸦片战争以后,这些地区和国外的贸易日渐增多,近代工商企业也不断增加,渐渐地出现了一批工商城市和港口。江南农村从事非农的人也逐渐多起来,不少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还有不少人从事采矿等非农活动。抗战之前的10年,是中国工商企业飞速发展的10年,上海成为当时亚洲的工业商贸金融中心,苏州、杭州的纺织业也兴盛一时。

改革开放之后,几个经济特区都设在东南沿海一带,南方的城市也是星罗棋布。由于接近大城市和经济特区,由于沿海的侨乡较多,也由于历史传统等因素,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非常发达,形成了赫赫有名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因而,东南沿海地区农村的非农化进程相对而言快得多,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就很多,有不少农民进城打工,有部分农民或在农村或在城镇自己创业,也有不少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就业,这就使得当地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江苏农民进入乡镇企业的比较多,而浙江农民自主创业的很多,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创业的浙江人。北京有闻名全国的浙江村,西安有浙江村服装城、义乌小商品城,浙江龙港成为一个10多万人的农民城。创业经商的农民们还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西安有温州商会、浙江商会、广东商会等较大的商会组织,也有许多因地缘和业缘关系成立的众多小型商人团体。

浙江省农村,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大,农民的非农化程度高。1995年,在浙江省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44.0%,比1990年的53.2%下降9.2个百分点,而全省劳动力的非农化水平上升9.2个百分点,到达55.0%,比全国同期的非农化水平30.5%高出近20个百分点,这说明浙江经济的整体水平高于全国,产业非农化和人口非农化都较快。1995年浙江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者的比重为56.9%,比1990年下降11.0个百分点,而农村非农化水平为45.35%,比1990年上升11.0个百分点,农村非农化的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比全国非农化13.6%的水平高31.75个百分点。

现阶段的浙江农村概括起来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半数农民不务农。至2000年,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就已达到了4580元,已经连续15年成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的“收入状元”,据浙江省统计局的分析,农民人均收入来自农业生产的部分仅为953.8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83%。

在浙江农村,凡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越少。所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浙江农民富甲天下的奥秘在于“半数农民不务农”。浙江省东阳市蔡卢村2000年有农户732户,人口2299人。全村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农户仅27户,占总数的3.78%,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数多达1348人。200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201户,占总户数的28.2%。

第二、半数农田不种粮。浙江省1983年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全省农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人均收入1984年才165元。1994年浙江省农业调查资料表明:当年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亩均纯收益为173.68元,而种植土特产品亩均纯收益可达636.33元,种植水果蔬菜亩均纯收益则高达1346.59元。面对这个反差,农民对效益农业有了认识,自然就由“以粮为主”转向“多种经营”。这些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浙江省农村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乃至“一县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至1998年,由农业部、林业部命名的150个“中国特产之乡”,浙江省就占了三分之一。

浙江省效益农业的发展,导致“半数农田不种粮”。1999年,浙江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为68:32,2000年调整到59:41.2001年再次调整,又减少326万亩,两年减少的种植面积占1999年粮食种植面积的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