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3.1 农民非农就业面临的诸多障碍(1 / 3)

相对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在非农就业中有更多的障碍,这些障碍有的出自农民自身的主观条件,有些是中西部地区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3.1.1 农村非农产业对农民非农就业的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了1亿多农村劳动力,年均吸纳600万人,是农民非农就业的主渠道。但是,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1990年-1998年,乡镇企业年平均吸纳就业409万人,仅相当于1980-1989年每年吸收农村劳动力的57.9%。1997年以后,乡镇企业连续几年就业出现负增长,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减少458万人,1998年又比上年减少513万人,两年净减971万人。从全国总体来说,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在放慢,“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年增长42%,1996年下降到21%,继而下降到1997年的17.4%和17.3%。由于乡镇企业增长放慢,就业也相应地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乡镇企业也会出现“下岗”现象。

中西部地区的农民要进入二、三产业寻求工作,首要的问题是受到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的约束。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匮乏,在偏远山区,耕地资源稀缺,许多地方人均耕地只有几分,有些农民没有一点土地,温饱都成问题,更没有资金来发展非农产业。只有极少数地方有丰富的紧缺资源,可以吸引来外部资金,可以发展采矿业以及配套的服务业。但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一片空白,因而部分地方即使有些矿藏,开采也有很大困难,因而,贫困地区依靠自己资金积累发展二、三产业没有力量,吸引外部资金困难重重。不仅如此,贫困地区的资金、人才还大量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使得贫困地区的人、财、物都很匮乏,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因穷而穷以至更穷,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量少,乡镇企业规模也都很小。

中西部地区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要特色的采矿业近年来由于安全生产问题,面临治理整顿的局面,出现大面积的停产、歇业和关闭。由于缺乏竞争力,在东部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的冲击下,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不少乡镇企业关门倒闭。由于农村需求不旺,个体工商户生存艰难,难以为继。这就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很难像发达地区的农民那样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

2001年,全国668786个乡镇企业中,东部地区有317423个,占47.6%,中部地区有282263个,占42.2%,西部地区有69100个,占10.33%;在全国3328万名乡镇企业职工中,东部地区有1936万人,占57.4%,中部地区有1124万人,占33.34%,西部地区有312万人,占9.26%;全国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合计13514亿元,其中东部地区9643亿元,占71.35%,中部地区2936亿元,占21.72%,西部地区936亿元,占6.93%。从数量来看,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是西部地区数量的4.6倍,从乡镇企业职工数来看,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6.2倍,贫困地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就更大了。

2001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乡镇企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63.9%、27.1%、9.0%。2000年,东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增加值之比为7.07:2.99:1.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很大,而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更大。事实上西部的许多贫困县工业企业几乎全部倒闭,剩下一些规模很小的商业企业勉强运转。

从全国来看,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2001年就下降到15.2%。而西部地区的农业劳动力还高达74.1%,非农就业人口仅为25.9%。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到第二、三产业就业,但是,在西部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农民的非农就业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在2002年转向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85.7%,转向中部地区的为7.2%,转向西部地区的为7.1%。

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都十分缓慢,致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进厂比例不足l0%。近十年来,许多贫困乡的乡镇企业不但没有新的增长,相反原有的几家企业不是停产就是破产,就业人数不增反降。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贫困省份(广西除外)的乡镇企业就业人数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尤为严重,其增长率分别为-8.3%、-4.9%、-3.2%和-2.5%,远低于全国平均-0.2%的水平,更低于东部地区1.3%的水平。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全球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资金、技术、区位等条件都处于劣势的贫困地区,要基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对乡镇企业的期望不能过高。贫困地区农民的非农就业只能是主要依靠向东部和城市异地转移就业。

陕西省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贫困县达79个。1999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8.0%,而农业劳动力却达到57.1%。到2001年底,陕西省农村有370多万剩余劳动力需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一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被关闭,乡镇企业发展的势头减弱,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降低。

3.1.2 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非农就业的约束

农民的非农就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离土不离乡在农村实现非农就业,主要是到乡镇企业就业。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步履维艰,解决就业的能力很有限。另一种方式就是离土又离乡进城就业或者到发达地区从事非农工作。统计资料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本地就业的较多,因为当地乡镇企业发达,可以解决大量的乡村人口就业问题。而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多的选择离土又离乡的异地就业。

由于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农民进城就业积极性很大,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源源不断。但是平衡的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是对应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也会抑制劳动力的供给,阻碍农民进城就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企业减员增效,释放出大量的下岗工人。技能不高的下岗工人将和农民工在同一劳动力市场竞争,这些人的就业在国家的重重保护下都难以解决,农民工就业就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除了要有供给和需求以外,劳动力和雇主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完成交易,还需要相应的机构和机制来促成。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没有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里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原始、落后、交易成本很大,不能很好的起到促进交易的作用。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所有者和雇主之间完成劳动力买卖交易的供求机制和场所以及相关机构。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有十多年了,但是还没有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各自为政,按小口径来操作。一般分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职业介绍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上至猎头公司,下至保姆介绍所之类的就业中介机构,它们在调节劳动力余缺方面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劳动力市场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近年来就业形势趋紧,民办劳动中介机构日益兴旺。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是具有农民身份的劳动力完成交易的机制、场所和机构。一般被称为劳务市场,基本上是自发的劳动力市场或是民办的小型劳务中介所。在这里出卖劳动力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乡下的农民,他们没有技术或仅有初级技术,雇主则来自各行各业,主要是建筑业、装潢业、餐饮业、零售业、家政业等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居民户。长期以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一般都是自发的、原始的劳动力市场,政府很少介入。近年来,政府试图规范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但是,由于政府在这一方面投入少,措施不是很得力,所以成效不大。

目前为农民工服务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即自发性、原始性、灵活性、季节性、过渡性、边缘性,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自发性

西安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都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自发形成的。起初,一两个民工站在马路边等活干,渐渐地,民工们越聚越多逐渐形成劳动力市场。西安南门劳务市场从几个人到形成上千人的市场,发展的过程历时10多年。

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过程中,政府几乎没有投入。在市场形成的最初20多年里,许多政府部门不但不支持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反而认为劳动力市场影响市容、藏污纳垢,要予以坚决取缔。每一年农民工都要被驱赶很多次,他们的劳动工具甚至自行车有时会被没收。政府投入了不少钱兴办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有些企事业单位也组织人才交易活动。但是,没有人给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投资。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力度不够大。

第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原始性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像乡村的骡马集市一样具有原始性。市场环境脏乱差,果皮、剩饭、废纸满地都是,有人随地小便,空气污浊,气味熏天。农民工有坐的、有站的、有躺的,地上放一块牌子或一张纸,上面写上工种或技能就是广告。没有人组织交易活动,农民工没有档案,没有技能证书。没有人发布用工信息,就业信息完全来自直接的观察和交流,技能的鉴别依靠试工。农民工总体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买卖双方直接讨价还价,直到达成口头协议,不签合同。雇佣双方缺乏信任感,雇主怕民工随意离职或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民工害怕雇主拖欠工资。由于没有合同,工作非常不稳定,而且经常发生劳动纠纷,纠纷的处理往往采取原始的方法,有的民工以死来要挟雇主,有的使用暴力手段。

第三,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农民工的就业是一种非正式就业,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具有灵活性。许多农民工一天的活干,半天的活也干,往往干完活钱就能拿到手。双方口头达成协议就行,不需要公证处的公证,直接交易的成本很低。雇主想辞掉农民工非常容易,农民工想辞掉工作走人也不用太劳神。伴随着这种灵活性的是不稳定性,农民工今天有活干,明天可能就没有饭吃。不少雇主拖欠工资甚至赖账,有些民工也不打招呼就走人,给雇主造成不小的损失。

第四,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季节性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有明显的季节性。春节期间人最少,民工们要回家过春节。在2000年以前,春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民工都回家去了。2000年以来,大年三十,文艺路还有些民工,初一初二就没人了,因为这两天已经没有雇主到劳动力市场来。这是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一年里的最低谷。即使部分民工春节不回家,他们也不到劳务市场来,他们要么已经有活可干、要么在城里过节。初三开始有些民工就返回了。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西安文艺路劳务市场的民工人数达到最高峰,每天有超过3000人聚集在这里。夏收的时候这里的人较少,但是比春节期间人多,由于各地夏收的时间不一样,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又来了。这是文艺路民工劳动力市场一年里的次低谷,到7月份达到每年的次高峰。10月份,秋收季节又到了,部分民工回家收获去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进入一年的第三低谷。到11月份就迎来一年中的第三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