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3.1 农民非农就业面临的诸多障碍(3 / 3)

从个人角度看,社会资本主要指以家庭、朋友、工作等方式联系起来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拥有者可以通过这种关系网络获得包括信息、信任、帮助、机会等各种稀缺资源。家庭是以血缘以及婚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具有法定权利义务以及道德权利义务关系的群体。血缘和婚姻关系的扩展便形成比家庭更大的关系群体,他们之间因家庭、家族、民族等社会文化的约定和规范形成关系网络。这些关系网络就是个人的基本社会资本。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对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中的“匹配”问题,即人际关系网络是就业信息传递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会资本在就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拥有广泛的社会网络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通过进一步研究,格兰诺维特发现,如果把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那么弱关系是传递就业信息的主要桥梁,因为强关系传递的信息往往是同质的,对找工作意义不大。所谓强关系是指来往密切,交往频繁的关系,主要是指以家庭、邻居、朋友方式联系起来直接频密交往的关系,交往的对象是熟悉的人;弱关系是指交往密度小或者间接交往的社会关系,交往的对象是不熟悉的甚至是陌生人。

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社会,弱关系传递的就业信息更有价值。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弱关系在就业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但是人们在就业中对强关系的依赖性很强。农民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由于自己社会资本中主要的是强关系,因而农民在求职时特别依赖强关系。诸多的调查表明,农民在求职时更多的是依赖亲戚、朋友、老乡传递信息,而依靠中介机构的很少,自己上门求职的也较少,对弱关系的利用很有限。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的社会资本中仅有以血缘和地缘关系联系起来的有限的强关系,而缺乏以其他形式联系起来的弱关系。人的强关系是有限的,而弱关系可以不断扩大。

从亲戚朋友或同乡等社会关系网络关系获得迁移就业信息的比例达87.2%。其中,就业信息来源于在深圳打工的同乡或朋友的达42.7%,来源于在深圳居住的亲属和朋友的达31.3%,就业信息来源于传统社会网络以外的比例不到13%。

总的来说,农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社区,他们的社会资本主要基于传统的亲缘地缘关系网络,这决定了他们获取非农就业信息渠道的单调性;进入城市的民工,由于制度分割、社会歧视、居住环境等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社会资本相对贫乏,这也限制了农民去寻找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如果农民工能够利用非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利用弱关系获取信息,无疑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3.1.5 农民的非农社会化约束

农民要进入城市,进入二、三产业就业,就需要在乡村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社会化。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社会化,是指农民学习城市文化,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过程;二是非农劳动社会化,是指农民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职业,就要学习非农职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和技能,适应非农职业要求的过程。

最早使用社会化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他在《社会学的问题》一书中首先使用社会化的概念来形容群体形成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社会现实的内化过程。台湾学者龙冠海认为:“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传授其文化或生活模式与团体价值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将新生婴儿塑造成一个社会分子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美国学者科塞(Lewis Coser)认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某种价值、态度、技能和知识,简而言之,获得了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从个人、群体和社会相联系的角度看,社会化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最基本的联系纽带,这一纽带至关重要,任何个人、群体与社会都不能脱离它而存在。因而社会化使得社会不仅在生物意义上而且在社会意义上重新产生自身,从而保证社会得以延续。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社会化的:社会化是“个人凭借其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立的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其实社会化不仅包括从“生物人”转化成“社会人”的全部内容,而且包括个人成年后与社会之间发生的教化、内化与调适过程。它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一直持续的动态、复杂过程。

程贵铭先生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社会化具有以下特性:社会强制性、主观能动性和终身持续性。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是形成人的个性和人格的过程,也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必经途径。从社会的角度分析,社会化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交往、有序的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前提条件。

要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必须经过社会化过程。每一个农民,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活动。他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必然和农村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每个农民都是农村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塑造、教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每一个农民都是农村社会的一个分子、一个细胞,对农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农民的社会化和一般的社会化本质上是一样的,是一般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具体说来,农民的社会化是指农村社会成员,按照农村社会文化要求,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环境,参与农村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一般而言,农民的社会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活和生产技能。生活技能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知识,比如吃饭、穿衣、睡觉、日常用语等。生产技能主要指劳动技能、生产经验、科学知识等,掌握这些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过程也就是劳动社会化。农民不但要掌握自理能力,还要能自谋生路。在传统农村社会里,劳动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家庭中的长辈言传身教完成的。因为传统社会主要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生产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庭劳动技能教育方式就不够了。现在各种正规和非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越来越多,只有经过这些培训,农民才能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生产能力和谋生技能。

2)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在任何社会里,都有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一套社会规范。个体要参与社会生活,使自己的行为与团体的行为协调,必须学习掌握社会规范,包括一般社会日常生活规范(例如,饮食用餐习惯、家庭生活规范、公共场所的守则、待人接物的礼节、风俗和时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政治规范。农村交通闭塞、现代传媒还不普及、文化生活单调传统,所以农民社会化过程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在相互交往中,农民建立自己的信念、行为方式和习惯,学会在农村社会中待人接物,知道如何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懂得遵守群体规范。但是在全球化时代,在市场经济的的条件下,农民要走出狭小的圈子、改变旧的行为模式,传统的社会化方式就不够了。

3)传递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事件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物质产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主要表现为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两大部分。农民的社会化过程是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把价值观念内化的过程。在农村,社会提供的价值观念一般都是比较保守的、传统的,比如生产中的以农为本,以土为命,重农轻商观念;生活中的知足常乐观念;生育中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观念等。与城市社会相比,农村价值观念的传统性、保守性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4)培养社会角色。每一个农民都在特定的社会和群体中扮演着一种或多种角色。角色是一套权利、义务、行为模式的规范体系。农村社会中存在着多种角色,比如干部、农民、乡镇企业工人、农业技术人员、教师、乡村医生等。在农村家庭中有夫与妻的角色、父母与子女的角色、成人与儿童的角色等。和每个角色对应的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规范。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行动,以保持社会秩序和正常生活,否则,就会发生角色冲突和社会冲突。由于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习适应扮演新的角色就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农民要从事非农职业活动,就必须经过良好的非农劳动社会化以适应非农工作对一个农民工的要求,扮演好农民工的角色。非农劳动社会化是指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接受非农工作所需要的劳动技能、观念、文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农民掌握非农工作技能,学习非农工作需要的行为规范,接受非农工作需要的价值观念,学会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就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进行新的劳动社会化。

农民要到城市从事非农职业活动和谋生,还需要继续社会化以适应城市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对农民的新要求,可以称之为农民的城市社会化。农民的城市社会化是指农民学习在城市生活、劳动的技能,接受城市社会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农民的社会化是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农民的家庭、农村的学校、农民的同辈群体对农民的社会化都是比较传统的,它们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的适应非农职业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社会化。除了大众传播媒介能够传播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外,在进入城市之前或从事非农工作之前,农民没有其他途径接受新的劳动社会化和城市社会化。这就使得农民不能顺利从事和适应非农工作和城市生活,构成了农民非农就业的又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