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5.2 政府部门的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教育项目(1 / 3)

从古至今,各级政府部门在中国各类学校的投资和管理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有的学校都收归国有或者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兴办,乡村学校为公社或村集体兴办和所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学一般由村集体或村民集资兴建或改建,农村中学由县乡政府投资兴建或改建,所有政府或集体兴建的学校由县乡政府发放教师工资,日常费用由学生的杂费来维持,县乡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人事和业务管理。

农村职业中学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并且由政府选聘教师和发放教师的薪水。县级政府劳动部门举办的劳动就业培训机构也是政府解决师资和工资的。在大中城市,职业中等专科学校、职业中学和技术学校多数是政府兴办和管理的;部分是大型国有厂矿出资兴办和管理的,所有开支由企业承担,政府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评估。乡村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自农村,绝大多数是农民子弟;城市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学生主要来自城市,他们是城镇居民或其子弟。因而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县乡政府。

5.2.1 陕西省政府的农民职业教育政策和学校建设

陕西省政府为了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各县建设一所示范性的职业教育中心,并对部分财政较为困难的贫困县由省财政给予支持。陕西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方案规定了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标准:

1.政府统筹规划,社会通力合作,融县内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于一体,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一校多制的办学管理体制。

2.组建县长牵头、农科教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办学决策机构,配备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整体素质高、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职教中心领导班子。一般由县(市)长任职教中心办学委员会主任(或董事长)兼校长,配备校级领导3~5人,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3.有与本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办学规模。职教中心在校生一般应达到1000人以上,力争占到本县总人口的5‰。其中以职业高中为主体的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75%以上。职教中心都必须设培训部,负责对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县域内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

4.有适应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工作需要的标准较高的校园和设施。校园占地一般在100亩以上,建筑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以上。教学、实习、生活、运动区的布局和功能科学合理。有能够满足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和生产服务需要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有微机室、语音室,有400米跑道的体育场,有与中心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农事实验场地和校办企业。

5.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能够发挥多功能作用的师资队伍。骨干专业有1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技能的学科带头人,一般专业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作为带头人。60%以上的教师达到国家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

6.办学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学生人均经费高于普通高中的2倍。

7.交通方便,能以城镇为依托,有利于学生学习、实习和生活。

8.专业设置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有2个以上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骨干专业,有一整套符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科学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有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估和考核制度。

9.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灵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产教结合,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10.适应当地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要求,具备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在建设县、乡农科教结合网络,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中能够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

陕西省建设职教中心所需经费,以县自筹为主,所在地、市给予配套支持,省上适当补助。县(市、区)采取财政拨款、调配土地和其他固定资产、使用部分教育费附加、变卖合点并校后不用的校产、动员社会资助、发展校办产业、实行学生缴费上学等办法,解决职教中心建设经费问题。

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用地按省政府省长会议决定,69个贫困县的县职教中心建设用地,由省教委、省土地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需征用土地的县,报省政府审批。其他县建设职教中心,均由省教委进行项目审批,并按程度申报土地使用计划。省土地局根据项目规模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政府审批。各县职教中心用地,充分挖掘现有占用土地的潜力,尽量利用非耕地解决。

为加快贫困县职教中心建设,按照陕西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的要求,陕西省扶贫办按2000万元的规模安排资金,协商省教委分年度到位,2000年前拨付完毕。各县职教中心从建成起,5年内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免收各种费用。具体实施办法由省教委与省扶贫办协商确定。贫困县所在地(市),也应划拨专项扶持资金。对省、地(市)划拨的扶贫资金,要确保用于职教中心建设,不得挪用。对于人口密度小的山区贫困县,建设职教中心可采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人口不足20万的山区贫困县,可先期建成接近省定基本标准的职教中心,在校生规模一般在500人以上,校园面积不少于50亩,且有250米跑道的体育场,其他硬件设施可适当降低要求。

到目前为止,陕西各县都建立了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建筑漂亮,校园宽广,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施和设备。除此之外,各县都还有一两所公办的规模较小的职业中学。2001年陕西省农村职业中学(包括职业教育中心)总数合计174所,每县约有两所职业中学,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集体兴办的公办性质的职业中学有136所,非公有制职业中学38所。除了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中学外,还有部分在劳动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蓝田县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中学2所,成人技术学校3所,在劳动部门登记注册的有9所。

2001年,全省职业中学294所,职业中学在校生18.2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1所,在校生18.2万人。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有民办职业学校123所,在校生5万多人。

5.2.2 陕西省米脂县政府与米脂女子家政学校

米脂县为了推动劳务输出,解决贫困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而缓解贫困,创办了米脂女子家政学校。这所学校是完全由政府投资、政府管理并强力推动的,米脂县政府王丽华县长为米脂家政学校的创办、教学、管理、公关、学员安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县政府不光投入了资金和人力,还动员了权力资源、政府的权威和信用、地方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深度干预农民非农职业技术学校。

2003年2月米脂县政府决定创办以“米脂婆姨”为品牌的米脂女子家政学校,制定了办学方案,并报榆林市劳动局批准。6月份开始向全社会招生,家政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走村入户进行宣传,180名初高中毕业生报名,经过政审、面试、笔试、体检和公示,有102名年龄在18到20岁的贫困户子女被录取,他们来自米脂、绥德、子洲、横山、佳县、榆阳等地。县、校主要领导多次到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劳动部门探讨如何编制教材、开设课程。学校以中级班为主,学制半年,其中4个月文化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家政管理机构岗前心理提升培训和一个半月的上岗实践培训。课程包括德育、普通话、计算机基础、家庭服务、家庭技艺、烹饪、保洁与家居等14门课程。

2003年8月16日,米脂女子家政学校正式开课。为了保证生源充足,学员免收培训学费800元。12月8日,第一期学员送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岗前心理提升培训,并由富平家政公司在北京安置工作,委托富平家政公司全程托管,处理劳务事宜。学校和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北京富平家政公司签订扶贫培训、人员输出协议书。米脂家政学校不定期的对输出人员进行跟踪,确保学员稳定就业和学员的合法权益。首期学员全部就业,月薪在500元以上。

米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是900元。而赴京的家政人员年收入可达6000~10000元,是当地农民年收入的6~12倍。输出一个人到北京工作可以使4口之家年收入由3600元增加到10000元以上,人均收入达2500元以上,有些家庭人均收入可翻两番。

由于县政府的强力干预,米脂家政学校颇受关注,发挥了一般农村职业技术学校难以望其项背的作用。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把米脂女子家政作为全省劳务输出的品牌,省市计划、教育、扶贫、劳动部门在项目上予以倾斜,在资金上予以帮助。158家新闻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有新闻媒体长期跟踪,有50余家家政中介机构寻求合作机会。

5.2.3 政府部门支持的公办学校的优势和劣势

政府兴建的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职业技术学校相比,总体来看有不少优势。

1.政府兴建的职业技术学校普遍校园大,实习园地、场地、工场条件较好。政府可以利用行政权力在征地中予以干预,所以公办职业学校比较容易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土地。政府的财力比较雄厚,所以各种设施、设备比民办学校要好得多。

2.政府兴建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学历高,素质普遍较好,绝大多数教师接受过教育教学的专业训练。由于政府所属的公办学校经费相对有保障,吃的是财政饭,加上近年来地方国有企业单位普遍不景气,许多优秀人才愿意到职业技术学校这类事业单位工作。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90年代中期以来,学费增幅大,学费上涨较快,职业学校的学费收入猛增。因而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只要生源有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相对较好。

3.政府兴建的职业技术学校由于有政府背景,在文凭发放和职业技能鉴定中有天然的优势,容易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在学生安置过程中,可以通过行政措施干预,也是吸引生源的另一个优势。但是由于就业制度的变化,用人单位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许多政府兴办的公办学校在就业安置方面的优势正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