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7.4 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1 / 3)

非政府组织在农民非农职业教育中越来越活跃,虽然这类学校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的精神和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学校,也是中国国内最早的一家为农民服务的公益学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农民非农职业培训案例,这所学校在农民培训的招生、培训、就业等方面最早进行了探索,在女性农民的培训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取得了可贵的经验。

7.4.1 学校简介

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位于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大东流村,1998 年10 月成立。这所学校由《农家女》杂志社创办,是一所专门面向农村妇女的公益性培训学校。学校占地7010平方米,建有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图书室、多功能厅,还拥有计算机、美容美发、缝纫等专业教室,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全国妇联、北京市和昌平区政府也给予了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大力支持。学校的第一笔捐款来自已故著名作家冰心。学校理事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吴青女士。

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和大龄辍学女童提供短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为她们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创办以来已培训学员4360 多人,覆盖全国26 个地区,学员除汉族外,还包括17个少数民族。

农家女学校是一所非学历和非营利性的学校,主要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农家女,目的是让最没有机会的人得到培训;农家女学校除了培训就业技能之外,更突出的特点是将社会性别意识、公民意识和爱的教育贯穿始终,让低着头走进校园的学员,能够昂着头走向社会,将自信和爱的种子播撒进学员心中;农家女学校坚持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学员一进校园就当主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把做事和做人看得同样重要。

7.4.2 农家女学校的资金来源

农家女学校资金有两大来源:一是海内外爱心人士和机构的捐赠,二是国际组织的扶贫项目资金。最近几年以来,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分别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慈善总会合作,先后设立了农家女扫盲基金、打工妹紧急救助基金和农家女助学金。农家女助学金由著名陶艺家、美籍华人储荟芸女士发起,由北京市慈善总会和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下属的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共同设立,北京市慈善总会负责助学金的监督管理,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负责农家女技能培训项目的执行。农家女助学金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失学女青年走进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通过短期的学习和培训,使学员掌握一到两门就业技能,并接受社会性别、公民意识、法律知识等基本培训,使她们有能力在城市就业、立足,达到帮助一个人,救助一家人的目的。

7.4.3 农家女学校的培训类型

农家女学校培训内容有两大类:一是提高贫困地区农家女就地发展的能力,包括如何从事优势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参与社区活动,促进农村发展的培训;二是提高贫困地区农家女转移到城市就业的能力,包括餐饮酒店服务、美容美发、计算机应用和家政服务等需求量大、就业门槛比较低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师资主要由学校老师担任。还有部分课程由一些专家、志愿者为学员上课。

农家女学校在实践中创造了3种培训模式。

第一是农家女助学金项目。2000年6月美籍华人、陶艺艺术家储荟芸女士把义卖100件陶艺品所得32万元全部交给农家女学校,开启了农家女助学金项目。资助的对象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辍学大龄女童,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农村妇女进城就业最常用的基本技能。培训时间是1~12个月。到2004年底,共免费培训了来自四川、河南、河北、甘肃、江西、内蒙、吉林、云南等贫困地区的22期527名学员,已经有2/3的学员用所学技能在城市和家乡就业。

第二是农家女勤工助学培训项目。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底,先后有300名来自甘肃白银市、贵州麻江、云南曲靖、江西上饶等地区的贫困农家女来校学习餐饮服务技能,结业后根据她们的意愿推荐她们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大城市就业,就业率达100%(个别想回家的学员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