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8.3 解决资金问题的实践与探索(1 / 3)

为了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资金筹集问题以及资金的利用效率问题,政府的扶贫部门和教育部门,私立的职业技术学校,非营利职业技术学校及其他非政府组织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这些尝试对农民职业教育的资金筹集和管理制度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8.3.1 陕西××职业技术学校的探索

陕西××职业技术学校是一个私立职业技术学校,到2003年,陕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8年,培养了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纺织、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6000多名。这些学生多数来自陕西的贫困县乡村或贫困家庭。他们通过在学校学习,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以后,由学校安置到北京、天津、上海、青岛、苏州等地的对口厂家。这些学生就业之后,大部分工资在500-1000元之间,部分学生月薪可达1600元。除了自己零用外,平均每人每月给家里汇款300多元,缓解了家庭贫困。学校达到了培训一个人才,解决一个贫困户的目标。

学校建校时,校长自筹资金4万元,租赁了几间房子,找了10多名学生就开学了。在办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交不起学费,学校给予减免。2001年,有18名学生交不起学费,学校尝试用贷学金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由校长以个人名义担保,在银行贷了4万元支付学费,约定学生就业之后,一年之后还清贷款。到2003年,18名学生有17名学生如期还款,只有一名学生因病没有还款。陕西××职业学校的这次贷款助学行动,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据调查,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一直徘徊不前,多数困难学生根本贷不到款,而贷到款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如期还款率很低,更是抑制了银行助学贷款的积极性。而陕西××职业技术学校贷学金的还款率相当高,其中原因值得探讨。陕西××职业技术学校的贷学金数量不大,每人只有2200元,贷款时间只有一年。学生一年之后即可就业还款,只要就业有保障,不出其他意外的话,11个月内学生就能把钱还清。而大学生贷款一般数目较大,不少人贷款在万元以上,贷款的周期长,四年之后学生才开始找工作,工作找到之后才开始逐月还钱。如果毕业即失业,不可能还钱,就业之后如果工资低,还钱也有困难,这就导致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不大。从陕西××职业技术学校的这次尝试看,在农民的非农职业技术培训中用借贷的办法来解决就学的费用问题是可行的。在适当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发挥银行和学生之间的担保人或者中介角色。

陕西××职业技术学校从1997年开始和陕西省扶贫基金会合作,1998年开始和陕西省妇联合作培养贫困地区的青年农民。陕西省扶贫基金会、陕西省妇联承担学费,陕西××职业技术学校负责学生的培训教育和就业安置。陕西省扶贫基金会和妇联都是非政府组织,但是他们有半官方色彩,妇女团体近年来接受海外援助也越来越多,资金的筹集渠道相对有保障。扶贫基金会和妇联发挥筹资优势,陕西××职业技术学校发挥培训优势,两者密切合作,培训效果好,深受工厂的信赖。资金的问题有了保障,学校集中精力抓教学和安置,安置工作在民办学校中首屈一指,就业指导和辅导工作也周到细致。

2001年陕西××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和国际计划合作,承担国际计划的大龄女童培训项目。国际计划每年执行一个大龄女童培训项目,每个项目资金20万元。但是国际计划只支付部分现金,就是学员的部分学费(每生1000元),其余的资金用于四种用途:1)国际计划请专家给学员上课(性别意识、青春期保健、妇女权益保护、劳动权益保护等)以弥补陕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不足;2)为学校添置教学和实习设备;3)针对教职员工的培训需求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相关培训;4)用充足的资金对培训结果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陕西××职业技术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支付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还有自主招生的学费、银行助学贷款。该学校的助学贷款虽然没有大面积铺开,但是却是有益的尝试,证明对贫困农民发放小额职业教育助学贷款是可行的。陕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8年来硕果累累,尤其是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对学校、学员都受益无穷。由于有非政府组织的项目监测和评估,保证了培训质量,保证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教学和培训而不是其他目的。学校也从招生难、收费难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教育培训、学员就业安置和就业指导中来。

8.3.2 北京富平职业学校的实践

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定位为非营利组织,实行股份制,股东投资不分红,办学收入用于学校发展。茅于轼、汤敏两先生集资数十万元,分别占股26%和25%,两人合计51%,为两大股东,茅于轼领衔兼任董事长。在茅于轼、汤敏的感召下,一些志同道合者慷慨解囊,共同创办起富平学校。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除了创办它需要一笔资金外,要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稳定的、可持续的运行费用来源。

办学初期,学校期望用收取学费的办法来保障学校的运行。家政初级班学费500元,高级班为800元,学员先免费入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再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分期交还学费。实际上这个方法是茅于轼先生在山西吕梁山区实行小额贷款的延续,并且这个贷款是无息贷款。尽管小额贷款是成功的,但由于学校招生困难,招生成本太高,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和市场无法解决社会信任问题。学校曾派老师周游各省,下乡招生,花费不少,招来的学员却不多,费了很大劲,每月才招到三四十个学员。这样的规模学校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更达不到通过职教扶贫解困的宏伟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艰难摸索,他们很快调整思路,向政府宣传富平的办学宗旨,把富平学校变成农村扶贫工作的一个有机环节,同年8月5日,富平学校终于与安徽省扶贫办达成共识:前者负责学员进京后培训并推荐就业,后者负责招生、体检、办理各类证件并将学员安全护送至北京站。协议签署后,招生渠道逐渐畅通,在安徽省扶贫办协助下富平每月招生量迅速上升,由每月100多人增至每月三四百人。

为了实现低收入农民零门槛入学,富平学校精打细算,把每人培训、实习和食宿费820元降到600元。同时,富平与安徽省扶贫办商定,学员招生、体检、路费等费用由安徽省扶贫办全额负担,同时承担学员600元培训、食宿费的50%,即每人300元。而富平学校则以小额贷款形式先期为学员垫支另外的50%,也是每人300元,待学员就业后分三个月还清。学员进富平培训不仅不需花一分钱,而且连被褥也不需带。在眼下名目繁多、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类似富平这样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得到培训的学校,确实很罕见。

通过和安徽省扶贫办合作,培训的费用由学员以小额贷款的形式支付,转变为安徽省政府支付一半300元培训费用,而另一半300元的培训费用由学员以小额贷款的方式解决,工作之后3个月还清。安徽省扶贫办利用基层政府扶贫部门动员学员入学,节省了富平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费用和人力,学校可以集中精力搞好培训和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