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10.1 农民非农就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与原则(3 / 3)

10.1.2.2 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农民就业培训在专业设置方面需要相对的稳定性。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可以使培训主体立足自身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创造特色。专业设置的稳定性要求培训主体要在事先应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培训主体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添置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从而形成长线专业,品牌专业。当然,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同时还要注重其灵活性,实现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这是因为各个部门、行业和地区对不同种类劳动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专业设置只有遵循市场需求规律的变化,才能得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品牌专业的建设;而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经济的商品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实用技术在不同领域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一批批新的劳动技能人才将出现短缺。这就要求培训主体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仅要根据职业培训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保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而且要及时捕捉各种信息,改造和调整专业,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

10.1.2.3 实效性和前瞻性相统一的原则

农民就业培训专业设置必须体现职业培训的特色,坚持实效性的原则。所谓实效性,有两层含义:首先,作为职业培训它必须针对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特定职业范围,使被培训者能够很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满足现实职位的需求,体现较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其次,实效性体现在对培训主体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和能力的针对性上。办学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它直接关系着专业设置的可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培训主体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在对其自身资源有了充分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才能为被培训者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提供保障。

农民就业培训专业设置也必须遵循知识、技术发展的规律,坚持前瞻性原则。所谓前瞻性指培训主体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一方面要立足市场、农民需求,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发展需要,引导未来人才消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它要求培训主体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充分考虑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任何种类的人才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和过程,在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力争做到专业成熟期与人才需求高峰期相一致;二是新科技、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专业设置要与社会、经济和科技保持同步,瞄准新科技、吸纳新成果,在新领域中设置和开发专业;三是专业群体发展的拓展功能。专业设置与开发应具有优化配置的观念,考虑与其他专业在教育培训上的共享共用,在已有专业基础上繁衍新专业,形成新的专业生长点。

10.1.2.4 专业口径宽窄适宜的原则

农民就业培训专业设置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程度和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做到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的统一。一方面,专业设置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原有职业岗位和相应技术知识能力的变化,本着终生教育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就业者的适应性前提下进行。在充分认识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努力设置大类专业,在宽口径面上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而另一方面,农民就业培训又要必须适应从业者具有足够的技能和素质胜任具体的、特定的职业岗位。这就要求专业设置必须选择与特定岗位知识技能相适应的小专业,缩窄专业口径。因此,专业设置应统一考虑从业者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做到专业口径宽窄适宜,大小结合。

10.1.2.5 保证质量和结构最优的原则

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设置的师资队伍、实训场所及教学设置等软硬件条件应该满足专业设置的要求。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培训主体的主要办学条件─师资、设备等都是有限的,其不可能包办太多的专业,而需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如果培训主体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综合专业,一方面无法达到教育培训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松散的专业设置不能使得教育培训资源集中,各专业之间无法互相渗透,实现资源共享,难以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群,从而影响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在学校资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专业设置应该与培训主体的师资、软硬件条件和管理水平相适应,形成特色专业群,努力建立专业体系,实现专业结构综合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各种要素和资源充分发挥最佳效能,以达到最佳效益。为使农民就业培训专业设置最优化,一方面要全面搜集信息,搞好人才市场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根据人才预测,结合学校办学条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正确进行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