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总结(1 / 1)

本书探讨了农民就业的基本趋势,农民就业中的主要障碍,农民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农民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农民的就业指导,农民就业教育和培训的专业设置。尤其是对农民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和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着笔较多,这也是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最大的地方。多年以来,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受重视,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不符合农民的需要,导致了农民职业教育长期徘徊不前,投入的资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通过对政府部门供给的公办职业学校、私人部门的民营职业技术学校和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职业技术学校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转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中,农业的份额日益减少,工业的份额正在迅速扩大,第三产业也在不断扩大。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正在迅速变化,农民的数量还在增加,但是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城镇居民增加加快;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更快,第一产业从业者迅速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日益增加。

农民的身份转化也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农民的职业转化却比较快,职业的转化也正在促使农民的身份转化。进城创业经商的农民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城里购买了住房,举家迁居城市,在城市有了永久居住权,身份发生了转化。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包括创业教育是促进农民身份转化的一个有力手段。

对农民进行非农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在对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中,农民投入的是机会成本和学费,政府或其他组织投入办学的基本经费、人力和监管评估等费用,这些投入最终都会转化为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经济要素。

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刺激需求,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县域经济发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推动,使区域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其次,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对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民就业,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使广大农民能够分享经济繁荣的果实。如果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而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还被局限在穷乡僻壤忍受着贫困而愚昧的生活,这有悖于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再社会化,帮助农民适应新的时代对新农民、新公民的要求。促使农民克服身份转化中的种种社会障碍,适应城市生活,适应二三产业对从业者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

我国农民由于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贫乏,要改变他们的命运,使他们摆脱贫困,除了要运用经济手段,增加他们的经济资本外,还需要采用社会手段以及公共财政手段,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使他们可以利用现代社会资本,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我国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逐渐松动,乡村社会秩序不再那么宁静和谐,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增加,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城市流动人口的激增,流动人口就业的不稳定,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中受到歧视,流动人口静坐、上访、诉讼也不断增加。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鉴于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对农民进行非农职业教育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各级财政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投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和改善对农民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公办职业学校、民营职业学校和非营利职业技术学校的竞争,克服公办职业技术学校的福利最大化倾向、民营职业技术学校的利润最大化现象,推动非政府非营利职业学校的发展。

运用市场机制,就要利用和完善已经开始试行的职业教育券制度,引入社会项目委托管理制度。这样就把政府部门的公办职业学校、私人部门的民营职业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学校放到了共同的竞争平台上,使他们公平竞争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让他们在竞争中求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他们所提供的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关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的探讨才刚刚开始,本文所涉及的范围是有限的,在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