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17 拒绝自己成为谁(1 / 2)

《肖申克的救赎》reference_book_ids\":[701282101316341251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大理这个地方,住惯了觉得也没啥特别,不就是阳光天天灿烂着,人们日日细碎地生活着,彩色的云不停变幻着,你在一处草地上躺着看云流动,躺半天都不会看腻烦。

抱着很大期待来旅游的人,走的时候多半会觉得,也没啥呀,不明白怎么那么多人搬来。

住惯了也觉得没啥的我,每次出差或旅行,都是离开一两天就开始想念。一周以上再回来,被炽烈的阳光照着,见到才认识一两年的“老朋友”们,亲切得恨不得上去拥抱,有一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

我不知道这种痴迷何时会消退,确定的是,如果未来有一天离开这里,也必定会回忆说:那些年啊,真是惬意。

匈牙利女哲学家赫勒,给出过美好人生的三个维度(一九八三年):自然禀赋的充分发展、正义、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

三十岁前我一点也不能理解这三个维度,觉得即便真有美好人生,那也应该是:够用的物质,富足的精神,融洽的关系吧。

在大理住这几年,时常思考,什么是一个人该有的样子?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人生?耳边时而响起苏格拉底的咆哮:你关心一堆东西,你的财产、你的声望,而独独不关心你的心灵。那么,关心心灵的人呈现何种模样?

我观察大理的人们,揣着这样一些有的没的的困惑,逐渐意识到,哲学家的三个维度,果真具有根本性。

美好人生的第一个维度——自然禀赋的充分发展,“至少需要自由、多元和多样化的教育”。对于成年人,是自由、多元的价值评定,以及内在驱动的自我再成长。这一点,在大理的外来人群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曾经衣冠楚楚的商业精英,变身采茶人;工程师变成面包师;投机者蜕变成坐而论道的修禅者;首饰设计师变成面朝红土(云南是红土地)背朝天的农夫。闲聊间,最容易把别人问住的一个问题是:你猜猜他以前是干什么的?这感觉很奇妙,也让我对自己未来将生长出的样子,感到好奇。

美好人生的第二个维度——正义,自不多言,除了自己不作恶,也不处在一个被迫作恶的系统里。

怎么理解作恶?打个比方,想象让一个崇尚极简、热衷环保的人,处在某宝的工作系统里,分配给他一项工作——策划“双11”狂欢活动,让他一本正经地炮制出这种口号——“就算没有男女朋友,也要疯狂购物!”

这种时候,他内心对“正义”的诉求就不可能获得满足,他的工作无论在世俗观念中多么光鲜,都成了他通向美好人生的阻碍。

美好人生的第三个维度——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则需要以‘人’为轴心、以自组织为原则的社群、社区以及‘社会’的发育和发展”。只有在真实坦诚的自我之间,才可能产生“深刻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