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三章 存在感(3 / 3)

在下一圈开始的时候,这些情绪和感受,会和最初的存在焦虑混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更强的一股情绪能量。

这种存在焦虑和后面的情绪感受混合后的情绪,我们称之为“焦虑”。

第五节 焦虑以及后面的循环圈

存在焦虑混合了其他情绪和感受的能量后,形成的那种情绪,为什么我们称之为焦虑呢?

因为“焦虑”这个词,就是指以恐惧为核心,混合了多种其他情绪而形成的那种混合的情绪。

让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西红柿做的汤,叫作西红柿汤,如果加上鸡蛋,就要改叫西红柿鸡蛋汤。但是如果杂烩汤中,添加了新的菜,比如添加了豆角,是不是需要改叫杂烩豆角汤呢?不需要,它还是叫作杂烩汤。

焦虑,就是情绪中的杂烩汤。

存在焦虑混合了其他情绪和感受,形成了新的且更大的焦虑之后,下面的循环圈中,第一步就从这个焦虑开始了。

在新循环圈的第二步,欲望将会是什么呢?

总体来说,应该是减少焦虑。但这时的焦虑是一个混合体,其中有存在焦虑也有后来的其他情绪,这一步的欲望是从削弱哪个焦虑开始呢?

这时,不同的人其产生的欲望会有所不同。有些人会依旧针对原来的存在焦虑,欲望是消除存在焦虑。

另外有些人则会针对新产生的那些焦虑成分,从而产生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欲望。这一种新产生的欲望,就是希望能够不死,或者至少希望能够非常长寿。如果欲望是这样,人就需要创造出一种永恒存在的感觉。于是新循环圈中的策略,就必须能让人有永恒感。

得到永恒感的策略,也有很多种,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就成为不同类型的人。

比如一种获得永恒感的策略,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持续不停的行动,创造一种永恒在行动的感觉,并且屏蔽死亡的知识,让自己忘记人是会死亡的。一直在行动,本身也有一个功能,让人能顾不得去想到死亡——不知老之将至,更不知死之将至。

再比如,把自我的认同放在某种比自己的身体活得更久的事物上,也可以创造一种永恒感或至少是更长久存在的感觉。

创造出某个存在的更久的事物,然后告诉自己说,“这是我创造的事物”,就可以把自我认同引入这个事物,从而让自己有了永恒感。艺术家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希望这个作品能够永恒存在,于是就感觉到自己的“不朽”。政治家创造一种制度,希望这个制度永恒存在,也是一种不朽。或者,一个英雄建立功勋,希望自己的事迹流传下去,也是一种不朽。平民也可以用的方式,就是生育后代,代代相传,也是自己的一种不朽。秦始皇建立了新的国家后,希望从自己开始,二世、三世……直到千世万世。这就是同时希望自己的后代永恒存在,也希望自己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永恒存在,更希望自己的声名永恒存在,这也是追求自己永恒存在的一种形式。

这个时候,为了让自己的策略能够有效,当然需要一些外在的条件。比如要想创造一个不朽的艺术作品,至少自己需要学习艺术,需要有创造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想让自己的后代代代相传,至少自己需要有机会和异性发生性关系。而且,还需要养育孩子很长时间,保证这个孩子在自己死后还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在选择了获得永恒感的策略之后,需要根据对外在条件的了解,选择执行永恒感策略的具体行动策略。例如,选择了“当艺术家”的策略后,还需要选择“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家”的策略。

然后,人们才能按照所选择的策略去付诸行动。而这个行动,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行动的全过程中,人们需要控制自己的内部活动,影响外部的世界,最终得到一个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人和其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人们会产生种种情绪或感受。这些情绪和感受也带有心理能量。有些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释放并从而影响到了结果,也有一些能量会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然后,人们检验结果,判断行动是否完成,并判断行动是否实现了策略。如果策略实现了还要看这个策略是不是满足了欲望,而如果欲望实现了还需要看是否缓解了焦虑。

在诠释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回答:为什么行为能顺利完成,或没能完成?如果行动虽然完成,但是并没能实现策略,为什么?

如果策略实现了,欲望却没有得到满足,为什么?

如果欲望满足了,但是焦虑并没有减少,为什么?

最后,诠释中还需要对自己的种种情绪和感受是什么,给出一个结论。

最成功的情况下,焦虑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或减少。但是,这个胜利也是暂时的。永恒不可能实现,这是不可改变的命运。

而在不完全成功的情况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会积累新的消极情绪和感受。比如行动不顺利的时候的烦躁和挫败感,或者发现行动并没有实现策略时的懊恼,或者迷惑,或者遗憾等感受和情绪。这些情绪和感受中的心理能量,会添加到原来的焦虑中去,使得焦虑的程度进一步增加。

下一圈,人们从一开始就面对着更强的焦虑,也是更复杂的焦虑。

然后,人们再产生可能是不同的欲望,产生新的不同的策略,然后进行不同的行动,检验之后,再产生对新情况的诠释。下一圈如果成功,则事情不会恶化而已。如果有任何不成功或者部分不成功,那么就又增加了新品种或者更多的消极情绪和感受,被添加到焦虑中。让再下面一圈的循环从更大的焦虑开始。

于是人们的迷失也就越来越严重。

第六节 心理健康量变到质变

实际上人们迷失的路,更像一个向下的旋转楼梯。每一个六步循环转一圈后,整体的焦虑就更深了一些,人的幸福就更少了一些,诠释也更消极了一些,而心理健康的程度就越差了一些。

随着量变的逐渐积累,质变的概率也逐渐增加。

只要人没有超脱于这个循环,那么量变是自然要发生的,而且一般来说是变得更焦虑。因为获取了存在感,不过是一时满足,成果总会随时间消失。存在焦虑还在,而其他焦虑也会继续出现。但是每一圈必然会多多少少有些不成功,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和感受却不会随时间自然消失,所以最后的结果,焦虑几乎总会有所增加,检验中的失败也必然会增多,诠释中也必然强化那些更消极的信念。

但是,质变是不是发生,却不是必然的过程,而是一个概率性的过程。

可以用吵架的夫妻做比喻。如果夫妻不懂得相处之道,经常吵架,而且其吵架的方式没有建设性;那么,夫妻关系的量变是必然的,他们会越来越不喜欢对方,越来越疏远。但是,质变未必发生,他们也许这样吵了一辈子,却没有想到要离婚。双方都还没有改变他们原来曾经有的那个决定,要生活在一起。

但是,这些量变可能增加他们离婚的概率。越是关系不好,他们越有可能想到离婚,随后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当他们决定改变基本的关系,决定离婚的时候,质变就发生了。

六步循环圈一次次转,是量变。在量变的过程中,其诠释中的信念量上有变化但是质上是不变的。比如有个信念是,为了让存在感长久存在,必须保证一些外在条件。因此在获得存在感之前,应该先保证这些条件的存在。随着这个人在循环中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在条件的获取上,他越来越经常地忘记在此时此刻对存在感的追求。这就是量变。而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在某些条件不满足的时候,根本不能去追求存在感。那么质变发生了。

有两个青年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姑娘有点犹豫不决,但她说自己喜欢爱学习的人。为了向姑娘证明自己更值得被爱,两个人同时出国留学,谁先拿到博士学位就可以先向姑娘求爱。青年甲努力学习,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就得到了博士学位,于是他高兴地回国找那个姑娘求婚,刚好赶上参加另一个青年和姑娘的第一个孩子的满月庆典。

因为另一个青年根本就没有出国读博士。

而第一个青年,以为必须满足了条件才能去求婚。

信念的质变发生后,不仅信念改变了,而且欲望也会改变,策略和行为也往往会随之而改变,被检验的内容改变,而这些检验将用来证实改变后的信念。于是整个循环圈都有了质变。

质变究竟在何时发生,前面的循环圈要转上10圈还是1000圈才发生质变,这不是确定的,而是一个概率性的。就像我们看一个人对他的女朋友很不好,我们可以预测她早晚会离开他,但是她会在多久后离开,是两个月还是两年,这是说不准的。